APP下载

面向“工业4.0”的高等教育课程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8-09-10巴特尔马卫方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工业4.0高等教育

陈?巴特尔 马卫方

摘要:“工业4.0”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挑战,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实现目标的核心,面临发展困境。根据高等教育供给理论,从课程供给者及课程需求者对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及课程结构进行困境分析,提出通过教师“走出去”与“引进来”,重视课程间接供给者,拓展课程授课方式及多元参与课程“订制”的对策突破“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课程发展困境。

关键词:高等教育;间接供给者;课程市场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035-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5.007

纵观人类发展史,每次社会经济变迁、工业产业的变革,总会迎来高等教育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撼动了大学固守的“象牙塔”理念,让古典大学从“神坛”走向“凡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近代大学的形式,扩展高等教育的内涵;第三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现代大学的服务意识,开始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高等教育不仅适应了每一次的变革,从最初只有大学一种组织机构形式到现在形成多种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形式,而且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输送和智力支持的主要机构。随着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再工业化”,中国提出“制造业2025”,人类进入“工业4.0”时代。面对“工业4.0”新的变革,对于高等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阿什比(Eirc Ashby)指出“大学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他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象动物和植物一样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机构,遵循生物体进化的规律,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又一次面临新的发展机会,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即教育的外部关系的规律,就是教育同社会关系的规律,受制约的因素包括: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传统。[2]可见,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需不断适应外部的变化,尤其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课程是高等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在“工业4.0”时代,高等教育现有课程面临发展困境,能够成功突破发展困境,不仅对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支撑所在国家抢占“工业4.0”制高点,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理论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产业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于高等教育提出新的需求。根据高等教育的供给理论,只有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的结构相适应,高等教育供求的质量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从而有效的促進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高等教育落实教育目标的基础是课程,也是通过课程实现所培养人才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连接,所以,课程应集中体现所处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高等教育课程面临的发展困境

“工业4.0”时代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体现综合、多元化的特点,对于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反观现行课程,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发展困境体现在多方面的,课程内容滞后主要体现在从科学研究前沿成果到成为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存在较大时差问题,现行课程内容无法有效满足工业及产业需求,由于缺少工业产业的推动,课程滞后性明显。以往的基础教育对于人才基础技能及知识能力培养不够,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以课堂为主,对于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有待提升,学生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和速度欠佳。课程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现行的课程结构以院系、学科、专业进行设置,课程壁垒大,跨学科课程资源获得性差,导致跨学科课程学习存在障碍,同时,课程被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在不同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缺少对于整体课程结构,课程与课程之间关系的把握及辅导,使知识较为单独的存在,缺少体系化的认知,专业知识过于狭隘,知识交叉融合差,跨学科创新存在较大的困难。根据高等教育供给的供给理论出发,可以从课程内容供给者及课程内容需求者两方面对于高等教育课程发展困境进行分析。

高等教育的课程供给者包括直接供给者教师及其他间接课程供给者。从课程直接供给者教师而言,高校教师由于群体特殊性,学历门槛较高,接受教育年限长,结合对于资格资历的要求,教师年龄普遍较大。同时,由于缺少在企事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于工业产业需求了解不透彻。而且,我国各高校都争创研究型大学,对于课程内容的供给的其他相关人员来说,对于课程的滞后性及应用性虽然认知已提升,但是对于合力改进课程内容,经验不足。对于课程结构的调整虽然认识提升,但对于实际改进课程结构及设置缺乏经验。例如,虽然专业硕士及学术硕士培养目标不同,但是课程的设置却是一样的,课程设置缺乏指导。

课程需求者包括高等教育的直接需求者学生及间接需求者家长、企业等其他相关人员。对于课程直接需求者学生来说,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对于课程的需求与以往的学生存在较大不同。现存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对于课程内容关注度较低,认同性降低,且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性差,无法有效的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企业虽然面临用人难,应届毕业生培养成本高的困难,但是对于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却较难参与。尽管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家长虽然是高等教育课程的利益相关者,但是也同样难以参与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的更新及课程结构调整。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课程认同性,进而影响高等教育课程对于“工业4.0”的适应性。

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5期Jiao Yu Wen Hua Lun Tan

·高等教育·陈·巴特尔马卫方:面向“工业4.0”的高等教育课程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三、高等教育课程突破发展困境的对策

从高等教育课程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出发,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需要学习“工业4.0”的整合思维,对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升级,遵循创新专业课程的同时加入系统性信息化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拥有专业迁移的能力,宽阔的专业能力以及灵活的产业适应能力。“杜威认为:在传统学校开设的众多课程中,课程多半都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再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分解为若干的课时,把统一完整的科学知识零碎片断式的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理解出现断层,更多的是纯粹的记忆和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系统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3]所以,结合高等教育课程面临的困境,根据高等教育的供给理论,从课程内容供给者和课程内容需求者两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一)课程内容供给者

1.“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联动,促进课程更新。

对于课程内容的更新,关键还在师资,因为教师在课程内容更新中起主导作用。“走出去”是高校教师走出去,到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引进来”是引入优秀的企业人才为在校学生讲授课程,开展讲座。在现有的高校教师准入机制前提下,着重增加青年教师的比重,增强高校教师群体的活跃性,从而促进数量以及结构的合理,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的创新奠定基础,同时为企业提供课程培训服务提供保证。传统的观点往往认为,只有学校和研究机构才是知识生产的地方,知识的传递只能从高校到公司,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事业也逐渐成为知识的摇篮。高校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生产知识,而企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对于能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知识技术生产周期短、更新频率快,所以,高校与企事业在知识生产方面各有所长,应该促进企业和学校对于知识生产的联动转换。通过为企事业提供培训服务,在互动咨询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用人、培养人的实际困难,并将经验运用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企业优秀人才“引进来”有些高校已经开展,但是范围和实际效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对于外引的教师而言,内部的教师“走出去”促进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升级更具优势。因为高校对于企业中的优秀人才、高管、工程师来说吸引力有限,而且企业较忙,时间难以保证,无法保证课程的连续性,但是,高校老师去企业时间较为灵活,高校教师的辞职率较小,可以保证课程的连续性。总体而言,“引进来”和“走出去”相比,“走出去”再回来更有助于课程更新的保障。所以坚持“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通过合理的师资储备,双向联动促进高等教育课程的升级。

2.重视课程内容间接供给者,全方位保障课程升级。

“很多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多,实践课少,表明高等院校的教學课程内容改革已势在必行。”[4]以往对于课程的直接内容提供者教师关注较多,而课程内容的间接提供者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间接内容提供者对于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变革的促进作用却不容忽视。如果只着眼于课程直接供给者,必然导致后续相应审核以及持续改进缺乏保障,从而影响实际的效果以及进度。

在现有条件下,提升间接课程内容提供者的岗位的准入门槛,注重间接课程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增加专业人员的配比,优化人员的结构,形成年轻态、良性的人才支撑结构,为课程结构的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与课程内容的更新直接相关,间接课程攻击者对形成相应的督导审核机制对于课程内容的升级和结构的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确保高等教育课程的优化升级。同时,针对“工业4.0”新的要求,根据专业学科相关性,将“智能化”元素运用于课程,以课程内容为依托而促进课程结构的“智能化”,对其优化的过程进行督促推进,倒逼课程更新升级速度。同时,为相关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为多元联动促进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升级提供保障,最终,增加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及结构对“工业4.0”的适应性。

(二)课程内容需求者

1.多样拓展授课方式,加强学生互动参与。

“千禧一代”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信息环境的条件下,与以往的学生需求相比,在娱乐的氛围中,实现快乐学习,更加契合当代学生的需求以及成长特点。所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一些智能化环节设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就显得尤为重要。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授课场所不受限制,可利用线上的方式及时分享一些课程内容,以实现更好的互动。也可由学生自行准备课程,利用微课形式进行讲解,老师起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准备的过程中,掌握最新的内容,实现知识的更新,学生及时分享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利于以后在职场中能够做到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信息知识的及时培养,也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指导帮助同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只是“催化师”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做中学”,从而能过够及时适应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同时从传统的讲授方式,变为行动式,体验式学习,从单一的知识灌输,变成更加多元的学习,从简单的记忆式变成情境式学习,学习效果更加的深刻。教学方式增加趣味性,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堂能成功吸引其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过程对于教师课前的准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有的课程需预先的进行设计,同时在进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状况也需要灵活的进行应对,从而能够真正达到预先的目的。学生在这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更新的过程中,加速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升级,课堂过后学生自然而然进行知识的总结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理解,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也能够形成终身教育的思维,提高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最终适应“工业4.0”时代的发展要求。

2.多元参与课程“订制”,促进“课程市场”形成。

“课程市场”指的是课程作为商品,其是否拥有相应的价值是由需求者决定的。形成“课程市场”,有利于保护无论是课程内容的直接需求者还是课程内容的间接需求者对于课程的选择权。学生拥有课程是否开设的决策权,决定主修课程的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应提供基本的培养框架,赋予基本培养目标一定的灵活性,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参与其中,形成学生“选课”的常态化机制,让学生除了能够选择课程外,同时能够对于课程内容进行“把关”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知识、课程内容的“把关人”,参与课程内容及结构的升级,有效解决“课程内容供给”与“课程内容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老师在过程中起引导、指导的作用,使得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更加的鲜活,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让学生形成研究性的思维以及缜密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以及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选修课”制度的诞生,曾经盘活了过于制式化的专业培养,丰富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多元的课程选择,在保留学生选课自主权的同时,完善学生作为“备课”主体的制度,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程内容订制的过程中,将有利于高等教育适应“工业4.0”的变革。同时家长及企业作为间接的课程内容需求者,可通过对于学生的影响进而影响课程市场,如果学生对于“课程”难以决策时,可提供参考性意见。高等教育机构形成学生与企业交流的平台、渠道,将专业、产业之间联动形成常态机制。从而保障课程的间接需求者也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课程市场”的决策,以适应“工业4.0”的变革。

三、结语

高等教育积极适应“工业4.0”的发展的过程,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是根据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适应能力,最终还是能够在变革的过程中,实现新的发展,寻求到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变革的平衡点。在高等教育不断适应“工业4.0”的过程中,对于人类社会知识交互、生产、创新以及“嬗变”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实现的基础,根据高等教育供给理论,从课程供给者及需求者角度出发,多元参与共同促进高等教育课程突破发展困境。同时,在高等教育课程变革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课程应对变革的对策,并且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变革应对体系。

参考文献:

[1]〔英〕 阿什比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2]潘懋元. 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 ,1988(3)

[3]田春,马金晶,杜威教育思想中“近远”和“新旧”的关系透视[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 (12).

[4]王恒, 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耦合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 (11).

(责任编辑:蒲应秋)

猜你喜欢

工业4.0高等教育
基于“工业4.0”背景下的高校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工业4.0”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消费趋势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汉诺威工业展聚焦“工业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