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五次全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解析

2018-09-10魏玉山

新阅读 2018年5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样本

魏玉山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1999年开始,到今年为止已经进行了15次,该项目是财政部支持的国家重要调查项目。4月18日,课题组在北京发布了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有关数据。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0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量为18666个,其中成年人样本为14245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4421个,未成年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3.7%;有效采集城镇样本14012个,农村样本4654个,城乡样本比例为3:1。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84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2.1%,农村居民占47.9%。样本调查是采用入户调查方式,入户调查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我院一直坚持采用这种方式,有效控制样本的分布,如样本结构、年龄结构、区域结构,力求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

一、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和纸质图书阅读率均有所增长

这次调查有很多新发现。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所谓的综合阅读就是包括对图书、报纸、期刊的阅读以及对数字产品的阅读。纸质阅读中,图书的阅读率有所提升,但报纸、期刊的阅读率有所下降;数字的阅读中,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平板电脑阅读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下面重点发布以下几组数据。

我国城乡阅读现状差距明显。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城乡之间的阅读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见图1。

分析城乡之间的阅读差距,其实是为全民阅读推广更加精准化提供决策依据。仅仅通过综合数、平均数是不容易找到我们政策的着力点的。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细分,农村还可以细分到中东西部的农村,城市也可以细分到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中小城市等,细分便会看到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城乡之间的阅读差别不仅表现在阅读率方面,还表现在阅读的数量,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83本,较2016年的5.60本高0.23本;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35本,低于2016年的3.61本;城镇居民的报纸阅读量为49.36期(份),高于农村居民的15.12期(份);城镇居民的期刊阅读量为5.37期(份),高于农村居民的2.00期(份);我国城镇居民在2017年人均阅读电子书3.50本,较农村居民的2.70本高0.80本。

不仅阅读率与阅读量上城乡之间有差距,在每天的阅读时长方面,城乡间差距同样明显,见图2。

关于阅读重要性的认知,从调查数据显示来看,城乡之间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有近四成的城市居民認为阅读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而农村居民对与阅读的认知则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只有28.2%的人认为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有78.1%的城市居民认为阅读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而农村居民只有72%的人认为阅读具有重要性。

家庭藏书是阅读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藏书量平均数是62.15本,是农村居民拥有27.14本的两倍多。有40.7%的农村家庭没有任何藏书,这也是我们农村居民在阅读量、阅读率、阅读时长远低于城市居民的重要原因。

影响农村居民阅读的另一个原因是买书不便,我国农村居民距离购书网点是比较远的,平均距离是4.37公里,是城镇居民距离购书网点2.12公里的两倍多。城市居民中有10.3%的人距离购书网点只有500米,而农村居民有15.1%的人距离购书网点超过10公里,悬殊的数据对比说明城乡之间在图书发行网点的建设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农村急缺购书网点。

调查显示第三空间或者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等,城乡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城镇居民包括对公共图书馆、社区阅览室、报刊栏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知晓率为28.8%,农村对农家书屋的知晓率仅有7.9%。因此有的地方虽建了农家书屋,但是宣传力度和普及力度不够,这也是影响城乡居民阅读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举办阅读活动的认知和参与度要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对于举办阅读活动的诉求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阅读活动走进农村。调查结果显示,城镇中小学生对于学校图书馆的知晓率要高于农村中小学生,城镇中小学生图书馆的覆盖面也远远高于农村的中小学。因为图书馆也是影响中小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这个指标也是城乡差异明显。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超过90%,农村居民接近80%;14-17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城市是91.7%,农村是88.8%;9-13岁城市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是95%,农村是90.9%;0-8岁这个差距比较大,城市居民图书阅读率84.1%,而农村居民只有69.6%。

未成年人的阅读量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据调查数据显示,0-17岁,城市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是超过10.10本,农村儿童是7.44本;在阅读量方面14-17岁的未成年人阅读数量是最多的,城市儿童阅读量为13.37本,农村的儿童达到9.34本。阅读量最少的是0-8岁的儿童,城市儿童为8.34本,农村儿童只有6.18本。

通过调查发现,有81%的城镇儿童家长有陪伴儿童读书的习惯,高出农村家长17.0个百分点。在有亲子共读行为的家庭中,94.5%的城镇儿童家庭在过去一年当中陪伴儿童读书,比农村的家庭要高5.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每天平均陪孩子读书24分钟,高于农村家庭陪伴22.85分钟。不管是陪伴的范围,还是陪伴的读书的数量和读书的时长,城市家庭都高于农村家庭。

二、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听书率的调查是我们2016年开展一项新的阅读调查项目,听书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过去听书主要是在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当中开展或者比较普及,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听书平台的兴起,包括出版单位听书内容加工的数量增长,也包括智能终端为听书所提供的服务,听书有了很大的发展。2016年全国成年人的听书率是17%,2017年的调查结果是已经超过了22%。

听书的发展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生产;二是平台建设;三是终端技术发展。调查显示,现在有声书的移动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最主流的平台。过去听书主要是通过广播电台,现在的听书主要是通过移动APP,比如喜马拉雅等。当然,微信里面的推送也有相当的用户,广播也还是处于第三位听书的平台。调查结果显示,9-13岁和0-8岁的儿童当中,有声阅读器和语音读书机比较受欢迎。成年国民当中通过移动APP听书的比例也大增,通过APP听书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形式,其他听书渠道依次是广播、有声阅读器或者听书机、微信。具体见图3。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听书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其中内容选择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比如成年人喜欢听故事;9-17岁的儿童和青年人倾向于听英语,把学习和听书结合起来;0-8岁的儿童则青睐听诗歌朗诵和儿歌。

文学类、历史文化类、经典诵读类的作品比较受国民的青睐。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收听比例较高,达到75.3%。总体看文学类、历史文化类、经典诵读是比较受欢迎的。

虽然有22%的居民有听书的习惯或者行为,但是有更多的人没有参与到听书当中来。调查显示,有相当多数的人是因为没有听书的习惯,也有一些人认为现在不了解有什么听书的渠道,或者对内容不感兴趣,对听书的工具使用不方便,也是影响选择听书的因素。不听书的读者或者不听书的听众应该是我们未来开发有声读物或者发展有声书的主要人群,是我们要进攻的蓝海,不听不读的人群更应该引起我们下一步足够的重视。

三、青年群体是图书阅读的主力人群

调查显示,从最喜欢阅读的人群可以看出来,我们的阅读率和我们的年龄是成反比的,年龄越高閱读率越低,年龄越低阅读率越高,18-49岁中青年群体是图书阅读最主流的群体。看了这个数据我们也感到很欣慰,青年人不是不读书,青年人还是我们读书的主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未来大有希望。

从阅读时长来看,18-29岁的青年人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最多。调查数据显示,18-29岁的年轻人平均每天读书时长近1个小时,70岁以上的阅读时长也较高,在阅读时长中排在第二位,说明很多老同志退下来之后仍然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四、我国阅读指数首次发布

2010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成立了课题组,开始做阅读指数的研发,经过8年的时间,形成了阅读指数初步的框架体系。今年4月18日,我们发布了三组数据:一是全国阅读指数;二是个人的阅读指数;三是公共服务的阅读指数。

阅读指数和我们前面讲到的阅读调查数据既有关联,也有差别。阅读调查数据针对的是每一个人,是基于个人的阅读行为来评价的指标;而阅读指数是在个人阅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地方政府和地方相关单位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所做工作的考察。过去我们无法考核或者衡量一个地方政府对于阅读所做的工作,比如开展阅读活动、建设阅读空间、提供大量的阅读推广资金等,通过阅读指数的概念,可以全面综合地反映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国家在一个时间内阅读推广的全面情况,就像用物价指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间段之内的物价总体变动一样。

阅读指数的设计体系是两个维度、25项指标。两个维度:一是个人阅读指数,二是公共服务指数。个人阅读指数包括家庭的藏书量、个人的读书量、阅读率、阅读评价和阅读水平。公共服务指数包括公共阅读设施、阅读活动推广、阅读率、阅读量的区域反映,通过这样一系列指标构建一个总体指标。

经测算,2017年我们国家的阅读指数是68.14点,其中,个人阅读指数为71.65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4.90点。这是我国首个阅读指数的发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以后会陆续发布相关指数,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指数综合反映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国家全年度的阅读的整体状况。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样本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第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