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优雅谢幕 源自天衣无缝的规划
2018-09-10陈凯张璐
陈凯 张璐
2018年5月10日,90岁高龄的李嘉诚最后一次主持了长和与长实集团股东会,他宣布正式交棒给自己的儿子李泽钜,而他本人将转任集团资深顾问。
有“李超人”称号的李嘉诚,其创造财富的一生,可谓传奇,被公认为真正的华人企业家教父。如今年事已高的李嘉诚,从创造财富的台前转到幕后,而其深谋远虑、精心布局几十年、并不断深化的传承计划,由此正式展现其神奇的力量。
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实现财富传承软着陆的吧。
很多创始人往往在六七十岁,甚至更老的时候才会去考虑传承。笔者陈凯律师很多年前看到这样一句广告语——对此非常认同:传承,从出生一刻展开。李嘉诚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传承并非始于一代功成名就萌生退意的时候,而应该始于一代财富开始积累之时,二代生命尚在襁褓之时。
早在李泽钜和李泽楷3岁的时候,李嘉诚就有意识地带他们出席公司的董事会,言传身教经营之道。当记者问及李嘉诚对于李泽钜接任的看法,李嘉诚温柔地说:“没有信心是假的。”这份信心来自于李嘉诚30年来在李泽钜身边观察指导的点点滴滴,用他自己的话说:“看着他做事几十年!”
对于传承什么,很多国内企业家和财富管理、企业管理人士往往分不清什么是家族传承,什么是企业传承,什么是财富传承。由于对三者思路混乱,现实中很多企业家陷入了多重盲区:
例如分不清企业传承和财富传承,导致传家的结果往往意味着先分家。分家是许多家族企业在处理家族传承時不得不面对的痛苦选择:分家将意味着家族企业的规模瞬间变小,而且产生互相竞争的对手,甚至原有的产业格局因为分家而发生重大变化。
再例如分不清家族传承和企业传承,因而只注重培养个别企业接班人,对无法接班的家人,则在财富传承上不做安排,在家族传承上不做引导,导致对家人厚此薄彼,不但忽视了家族共同文化理念的塑造,而且因为企业传承使得家人各有算盘,最后一地鸡毛。
再例如分不清家族传承和财富传承,或者被“二世祖”伤透心的同时,面对巨额财富不知如何是好,或者以为家族精神文化代表一切,只注重坐而论道,却不能采取专业科学的方法将积累起来的财富进行妥善地保护和传承。
李嘉诚的传承安排则很好地诠释了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他把企业传承和财富传承进行了很好的区分安排。一方面他确立了长子李泽钜对家族传统产业的继承地位,另一方面也组织了大量现金给李泽楷,随时准备为次子的未来插上腾飞的翅膀。
如此一来可以说一举三得:第一,家族企业没有因为分家而被削弱;第二,家庭也没有因为李嘉诚厚此薄彼而陷入不和;第三,李嘉诚计划协助李泽楷收购的目标公司,将会是新业务,与目前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的业务无关,因此两个儿子的业务不同,不存在利益冲突,按照他自己的设想,日后两人“仍有兄弟做”。既保全家族企业,又留住家庭温情。
在安排企业传承和财富传承的同时,一向重视家族文化的李嘉诚早早做足了家族传承的功课。被李嘉诚称为自己“第三个儿子”的李嘉诚基金会的诞生、成长和强大就是见证。从1980年成立基金会以来,到今天这第三个儿子也已经38岁,也获得了自己父亲将近三分之一的财富。
家族、企业和财富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相生相克。唯有参透其中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把握传承根本。
家族传承需要涵养底蕴,企业传承需要安排人与事,财富传承需要工具。
除了在家族文化理念方面加强引导和熏陶,李嘉诚在企业接班人安排上体现出了更大的智慧,在财富传承上体现出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多年来,每当李嘉诚出席业绩记者会、股东会,传媒朋友都会问他对两个儿子的评分,而李嘉诚会说:“作为父亲,给孩子留空间是珍贵的礼物。”
而对于财富传承,李嘉诚则运用法律工具,搭建牢固安全的财富城堡。
李嘉诚将各种财富工具运用到极致,除了设立基金会,确保财富隔离于家族各种风险之外,仅从公开资料中透露出来的冰山一角就已经看到,通过层层控制和交叉关系,李嘉诚构建了一张融合了遗嘱、家族信托、慈善基金会的家族资产传承结构网。
可以说,多种财富传承工具的综合模式,才是财富传承的必经之路。
李嘉诚优雅谢幕,其底气和气定神闲,来自于自己布局的天衣无缝的传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