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现状研究
2018-09-10许婉莹
许婉莹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重不断攀升,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成了当今社会人人关注的一大难题,建立社区养老驿站成为了减轻社会养老压力、满足老人“在家门口养老”需求的一种优选措施。北京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保障水平较高,老龄化问题在国内尤为突出,所以,北京市内部分社区纷纷加入了社区养老驿站建设的队伍当中,在国内起了带头作用,对其他市社区养老问题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养老驿站;北京市;现状调查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北京市是我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380万,占户籍人口比例26.7%。北京市即将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面对如此挑战,“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北京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于2016 年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保障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驿站主要解决的是居家养老与养老机构衔接不协调的问题,是一种灵活、有效的养老方式,使老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在社区内享受到优质、贴心的服务。是完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同时也符合北京市推出的建立“三边”(床边、身边、周边)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愿景。
二、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概况
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驿站150家,2017年将实现200家运营,年底的驿站总运营数将达到350家,到2020年,北京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总数将达到1000家,基本做到老年人较多的地方全覆盖。北京市老龄办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政府负责设施提供,各区、各街道为社区无偿提供场地支持,以专业化养老服务通过企业运营的操作方式进行。截止到2017年9月,北京市共有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45家运营。
(一)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分布情况
结合北京市老年人口分布情况来看,现有的养老服务驿站主要分布在朝阳区、大兴区、顺义区和海淀区,朝阳区有64家,大兴区有25家,顺义区22家,海淀区有21家,这四个市辖区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数量占全市总数的53.9%,是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主要阵营,对驿站的发展起着引领性作用。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服务人员配备情况
在综合了解北京市众多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后,笔者筛选出7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养老驿站,分布于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根据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试行)》第二十三条中指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站长1人(可兼职),养老护理员与服务对象比例达到1:6,至少有1名社会工作人员(可兼职)、1名医务人员(可兼职)、1名工勤人员(可兼职)、财务人员1人(可兼职)。”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对各个养老驿站的服务人员主要职责做了总结,基本上一位护理员要承担对老人的日间照料、协助老人测量血压和血糖等基本医护健康举措、陪老人聊天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陪护老人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等责任,工作内容繁琐且工作量大。
(三)基础设施配备情况
从2016年起,北京市开始大力修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各个社区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配备基础设施。据调查,除少数发展时间较长、作为试点的驿站,大部分驿站处于发展阶段,其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未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在调查的7家养老服务驿站中,文娱室和医疗保健室是各个驿站都有配备的,为老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活动,以及量血压、测血糖等基本医疗保健项目。除此之外,海淀花园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有配备老年餐桌、西城西单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配备了图书室和9张床位、西城丰汇园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配备了多功能区和3张床位、朝阳松榆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还配有助浴室和心理慰藉室等。针对调查的7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设施配备情况,可用下图直观表明。
三、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存在的问题
(一)驿站内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北京市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处于刚起步阶段,很多基础设施并未紧跟规划落实到位,不同区域间的设施水平差异很大。经济发达、老年居住人口较多的区域,养老服务驿站内部设施就比较齐全,偏远区域驿站内的设施相对比较缺失,未能达到政策规划中的要求。
根据对养老服务驿站的工作人员访谈得知,老年餐厅并未普及到各个养老驿站,很多驿站的日托服务做的并不到位,老人吃饭还得回家自己做;床位数远远不够,有些驿站甚至不提供床位,老人只能享受日间照料却没有享受短托照料;所调查的全部养老驿站中,只有少数建立了呼叫服务平台,无法利用多媒体为老人提供便利的上门服务,养老服务存在时间和地点上的局限性;娱乐器材种类较单一,据调查,大多数养老服务驿站中,麻将室和棋牌室居多,缺乏健身器材,久坐对老人的身体也无益。
(二)服务人员匮乏,社会参与度不够
在调查的养老服务驿站中,基本的人员配置为三人,包括站长和护理员,根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试行)》第二十三条中规定:“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站长1人(可兼职),养老护理员与服务对象比例达到1:6,至少有1名社会工作人员(可兼职)、1名医务人员(可兼职)、1名工勤人员(可兼职)、财务人员1人(可兼职)。”但现实中大多数养老服务驿站选择一人兼多职,护理员同时负责多项工作,职责划分不够细、专业性不够强。
由于北京市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一项新兴的社会工程,人们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高,了解甚少。很少有志愿者加入到驿站里做服务,使养老服务驿站的宣传工作发展缓慢。
(三)驿站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老人的传统养老观念未变
如今仍有不少老人甚至其子女的还持有传统的居家养老理念,认为将父母送去社会养老机构是“不孝、不尽责”的表现。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通常会选择家庭养老,再加上驿站的费用并不亲民,在调查的7家养老服务驿站中,平均费用约120/天左右,老人的退休金有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社会养老的。再加上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对社区养老驿站的宣传不到位,使老年受益群体以及他们的儿女对驿站的了解不够深入。
可见部分老人对社区养老机构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养老机构的寄托照料功能上,未了解现如今的养老服务驿站是多方面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不仅仅提供照料服务,还有文娱、医疗健康、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综合性的服务。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提供的服务层次较低,还以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方面,无法满足老年群体越发多元化的精神层次需求,在社會中的认可度并不高。
四、改善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修建力度
养老服务驿站与家庭养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驿站可以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比如陪伴、医疗健康保障以及助餐服务等。这些需要完善驿站内的基础设施,来为提供服务奠定基础。改善当前驿站的基础设施成了当务之急,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驿站需要添置托管床位,床位数与本社区有托管需求的老人人数有一定比例;考虑到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建议驿站将老年餐桌与文娱休闲区的桌子一并使用,节约空间可添置更多的设施;除了基本的生活设施之外,可添置满足精神需求的多功能设施,做好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开通驿站的呼叫服务,老人可在家通过互联网传达需求,通过手机、电视等设备连接;据调查,休闲娱乐服务在养老服务驿站中受欢迎程度最高,因此,增加娱乐设施的种类是众多养老服务驿站值得考虑的事情。
(二)增加护理人员的人数,提高其及专业素质及社会参与度
大多数养老服务驿站的“三人行”配置已越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驿站人数,护理员一人身兼多职难免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建议养老服务驿站打造一支专业的服务人才队伍,可与职业院校合作,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对其进行培训,使这类服务群体人员持有资格证书上岗。
护理的日常工作应划到具体人员,减少因一人身兼多职而服务质量下降的现象,因此建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扩招护理员,以及向社会尤其是各高校征集志愿者。可以通过社区统一开志愿证明的方式吸引高校学生进入社区,了解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同时又减轻了社会养老负担。通过学生在校的宣传可以使更多学生了解到养老驿站存在的意义以及吸引毕业生前来就业,为养老驿站吸引多元化人才,赢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度。
(三)通过社会宣传,积极转变老人对养老方式的观念
老人的传统思想观念成为推进社区养老的一大难题,且部分养老驿站略高的费用,使老人在权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中退而选择了居家养老。政府和社区应大力宣传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功能、运营模式、以及服务项目,让老年群体对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有具体的了解;其次,应拓展养老驿站的筹资渠道,集中社会力量进行多元化筹资,以此为驿站的运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补贴,使驿站降低其收费标准,降到大部分老年人口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以此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加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为其子女和社会减轻负担。
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宣传成了转变老人养老观念的首要措施,宣传方式可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各种软件APP、以及讲座宣传,将驿站的方方面面向社会进行普及宣传,提高养老服务驿站的社会认可度,改变老人的消费理念,增加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养老消费。
五、结语
北京市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各个社区和街道办共议将闲置空地腾出来,修建了满足现代老人生活需要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近养老。在老龄化的趋势下,需要政府从政策宏观的角度加以引导,企业加大投资运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力支持,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解决政府在居家养老方面面临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通过养老服务机构的市场化让更多企业承接运营,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鹏,养老驿站:家门口的“托老所”[J].决策探索,2017年9月第30卷
[2]汪连新等,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市实证调查分析[J].中国市场,2017(5)
[3]张佰瑞,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完善首都养老服务体系[J].专题论坛,2017(38)
[4]程晓青等,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问题分析[J].新建筑,2017(35)
[5]姜向群等,社区养老服务的供需失衡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社会建设,2017(2)
[6]吴晓甜,推出“养十条”让居家养老服务更接地气[J].北京人大,2016(11)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