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代育儿利弊观,你站哪边?

2018-09-10刘翌珠

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隔代祖父母祖辈

刘翌珠

关于隔代抚养有无弊端的争论一直都没停止过,如何有个三赢的结果:年轻人事业与家庭兼顾,老年人付出辛劳的同时也享受天伦之乐,而孩子健康成长还能体会到浓浓的祖孙亲情。这需要年轻的父母和老一辈客观认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兴利除弊,合力打造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

支持方

观点一: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老人带孩子能够解除年轻父母工作上的后顾之忧,还能减轻年轻父母请保姆的经济压力,可谓一举两得。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94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2%的受访者认为身边的隔代教育情况普遍。究其原因,76.7%的受访者表示是年轻父母T作压力大,没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孩子。

观点二:老人带孩子更有经验

爷爷奶奶曾经也当过父母,已经成功地养育了一代人,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经验丰厚。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他们对孩子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了解更准确,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观点三:老人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

与年轻的父母相比,祖辈不再有工作的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能耐心教育孙辈。他们对孙辈的要求不像父辈那么高,能够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给孙辈安全感和归属感。能够为孙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观点四:填补孩子的亲情缺失

对于单亲家庭而言,由老人介入孩子的教育,不仅能弥补孩子母爱或父爱的空白,还能为其提供性别模仿的对象,使得孩子能更加健康地成长。反对方

观点一:理念落后,妨碍发展

年轻父母可能更注重孩子智力培养、个性发展。而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观念相对滞后,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在教养孩子的时候,祖辈家长会不当地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活动或对孩子做出不当要求,以致孩子不能发展出完整人格。

观点二:过分溺爱,阻碍成长

隔代教育下,祖辈通常存有补偿心态,会将子女当年没有得到的疼爱“变本加厉”地给孙子孙女。祖辈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疼爱与关注,使得孩子丧失很多的成长机会,难以发展出独立的人格。

观点三:引发矛盾,导致隔阂

孩子被祖辈父母纵容、溺爱,继而养成了许多生活不良习惯。于是,在与父母相处时,父母与孩子间往往有矛盾,孩子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不利于亲子之间维持良好盼隋感,在有冲突时,孩子往往会退缩到祖辈家长身边。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祖父母因为教育孩子理念不同引起家庭矛盾。

觀点四:年龄过大,压力倍增

祖辈家长年龄偏大,精力和身体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在教养孩子的时候,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反之,孩子接受新鲜事物很快,随着他们逐渐长大,自主性和探索性随之增强,祖辈家长便难以应对,不免要承受额外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专家观点

明确角色定位承担相应责任

三代同堂,儿孙绕膝是件很美好的事。是家庭生活中彼此温暖、合理互助的一种形式,但这事应该做得有度,如果“隔代帮忙”变成“隔代抚养”就会过犹不及,变成帮倒忙。专家表示,父母和祖辈在育儿过程中,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承担相应责任。

1.发挥祖辈带孩子的优势

为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祖辈家长应当给孙子女适度的爱,理性区分关爱与溺爱。只有这样,隔代教育才能为孩子带来最好的生长环境。

2.祖辈应该不断学习

祖辈已经年老,他们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为避免与年轻父母发生冲突,祖父母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教育孙辈。

3.角色定位要明确

年轻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为人父母,应主动承担责任,不能过分依赖祖辈。下班回家即使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对于祖辈,应做好称职的配角,既不越位,也不做摆设。同时,祖辈与父辈更应当相互协作,在教育问题上互相沟通、互相学习。

律师说法

父母并非无事一身轻

“隔代教育从法律层面讲,涉及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问题。”天津金融永诺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朱辉说,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其中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

朱辉介绍,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孩子,同孩子父母履行同样的监护职责,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但需要指出的是,祖辈带孩子,父母并非无事一身轻,他们应当与孩子祖父母、外祖父母、学校保持经常联系,了解掌握子女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定期与未成年子女团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健康,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猜你喜欢

隔代祖父母祖辈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爷爷奶奶来“听课”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隔着代,相亲爱
隔代家长怎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