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二十四节气
2018-09-10大雪冬至
奇妙博物馆 2018年6期
大雪冬至
海天黯万重云,欲到前村路不分。
烈风吹雪深一丈,大布缝衫重七斤。
——宋 陆游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唐 白居易
在你的印象里,标准的“古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文字优美,音韵流畅,暗含典故,而且还……让人看不懂?也许你在书上读到的诗大都属于这种,但如果你看过上面这两首诗,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白居易和陆游都是我国古代的大诗人,而且他们还是各自朝代里写最多的人——单说流传到今天的作品,白居易有近3000首,而陆游竟然有9300首左右,真可谓是诗界的“劳模”了。
既然是“劳模”,那生活之中无事无物不可成诗,雪自然也不例外。古人向来有咏雪的习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寒冷的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洁白的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辕台”是豪迈的雪,而“烈风吹雪深一丈,大布缝衫重七斤”恐怕就是“接地气”的雪了吧
当然,如果要评选最“土味”的咏雪诗,陆游这首还算不上极致。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位民间诗人,名叫张打油,相传他就是“打油诗”的创始人。这位张先生写过一首咏雪诗,大俗之中透着野趣,虽是“咏雪”,但通篇不见一个“雪”字,生动的雪中场景跃然纸上,你读读看——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