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校本课程对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推动作用

2018-09-10周春蕾

中国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体系人才

周春蕾

摘 要:结合校本课程所具有的针对性,对地方型人才进行具体引导,使地方产业发展新动态能够为高校人才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发挥校本课程所具有的优势。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构筑特色明显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将校本课程所具有的价值最大化体现。研究表明,地方性校本课程为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实用性提供了有效补充作用,同时对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也具有相应的辅助功能。

关键词:校本课程 地方性人才 就业创业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c)-189-02

作为高校人才就业重要渠道的地方性人才培养已经逐渐成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校本课程的构建作为有针对性提升高校人才能力的根本途径,是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有效借鉴校本课程体系发展观念,使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校本课程发展特征,以此推动地方性人才就业理念的进一步增强。

1 突出体系构建新路线,校本课程有效补充就业创业课程体系

1.1 把握人才就业课程的主体性,深化地方性人才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地方性,体现出一定的区域色彩和特色,这是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整体构建时必须要兼顾的根本性特点。基于此,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總体思路应该是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思路进行全面的反思,结合当前国情社情民情的变化,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使大学生就业取向能够与社会需求之间保持高度统一,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参照校本课程发展主体方略,既能体现就业课程主体性,同时也能够对其地方性需求进行有效填充,使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够以地方性特色产业为重心,积极转变高校人才就业的主体思想,进而形成以宏观课程教学与体系构建为主体、以校本课程体系为辅助的全新课程体系[2]。这样人才社会发展途径能够得到不断拓宽,同时课程体系构建思想的针对性及全面性也能够充分体现,所具有的就业指导功能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1.2 把握人才就业课程的主导性,突出校本课程对人才就业的渗透作用

高校大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流动性,这样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就业存在严重的差距,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就业不平衡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各地区域经济发展。面对这一问题,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进行具体转变,强调区域性人才就业幅度的不断提升,以此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区域“内部消化”的能力。这样可以促使人才就业理念以及就业思想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化,并结合地方性人才需求特征进行具体的就业观念渗透,从而不断增强课程体系构建的确定性,体现校本课程对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地方性渗透作用。

2 展现校本课程实效性,有力推动地方性就业发展

2.1 着眼校本课程实质,全面补充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发展思路

校本课程的建立初衷就是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为服务区域振兴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保障,也为人才就业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指导和帮扶。基于此,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校本课程的研究为基本辅助,有针对性地对区域经济发展形式进行有效评估,使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直接作用于社会就业[3],促使高校人才社会就业能够以地方性发展为主体,形成社会企业与高校人才就业之间的紧密互动。人才就业方向能够保持高度的明确性及直观性,从而为高校人才社会就业所具有的适应性不断增强补充作用,促使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能够遵循客观事实及发展规律,对地方性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基础。

2.2 根据校本课程应用性功能,有效缩减人才就业课程地方性涉及范围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向在于有针对性地对其“实用功能”进行全面研究,针对高校课程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设立既接“天气”也接“地气”的课程。校本课程较强的应用型功能,能够结合某一方面开展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教学过程,以此对人才专业应用性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4]。校本课程所具有的一般性质,能够在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中进行有效应用,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促使地方发展和高校人才就业产生良好的互动。

3 聚集区域产业发展,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地方人才就业

3.1 结合特色产业,展现校本课程体系对地方性人才就业的直接性推动

高校校本课程体系在建构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高校自身教育特色,不断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直接性,从而有效把握教育重点,使其对人才所具有的作用力度更大、作用范围更广、作用时间更长。而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搭建按照人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整体性和宏观性。在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校本课程所具有的特色优势,使培养地方性综合人才能够成为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因素。从而,强化高校人才就业的基本动向,使地方性特色产业能够成为高校人才就业的主体[5]。

3.2 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增强校本课程对人才就业课程的直观化发展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理念、模式和水平千差万别,由此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经济基础决定教育等在内的上层建筑,不尽相同的经济也必须会对当地的高等教育带来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影响。高校校本课程作为具有鲜明地方和高校特色的课程,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育人才的重任。针对高校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对宏观要素进行不断强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微观领域的全面补充,推动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能够达到较强的直观化,为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提供重要的补充。

3.3 立足地方性人才需求方向,促进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地方性人才的需求方向具有一定程度的“一维性”,对人才的实用性要求相对较高。针对此特点,高校校本课程要进行有效结合,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规范明确,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相应部署。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应吸收校本课程开展的基本特点,对人才地方性就业观念进行长期而又有效的培养。针对地方性人才需求方向,全面提升人才就业的贴合性,以此为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深层发展提供必然动力。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对人才社会就业发展方向的宏观引导,以宏观发展方向为蓝图,为人才就业取向的形成提供必然的帮助作用。

4 探寻区域发展模式,展现校本课程地方性构建特色

4.1 以企业新发展为基础,形成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独立特征

其包括企业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每一次改良和革新,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企业的新发展動态和新发展格局,不仅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人才需求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等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由此可见,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探讨两者之间高度融合、良性互动的新业态,整个课程体系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构建要烘托出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必然作用,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征,对人才就业与创业思路进行更有针对性及明确性的引导[6]。

4.2 以地方性经济构建形式为契机,建立起针对人才就业课程发展的校本课程

地方性经济结构发展能够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对区域支柱型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校本课程构建的出发点就在于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定性、定量分析,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从而使课程主体的构建以地方性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为基础,抓住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不动摇。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地方性经济发展进行有效评估,按照校本课程发展的基本思路,促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的基础得到有效保障。

4.3 以人才就业方向为根本,完善地方高校独具风格的就业课程新体系

人才就业的主体思想在于使自身专业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因此“专业对口”成为高校人才就业的主体趋势。从社会人才就业的基本方向来看,由于新兴产业众多,人才就业普遍存在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7]。这就需要高校就业课程在人才就业理念所占比重进行加强,全面提升课程中的思想引导部分内容。为大学生分析清楚当前、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对人才就业需求的要求,以及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引导学生就业时合理分流、理性就业。

4.4 以地区经济特点为目标,强化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地方性特征

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往往能够反映出当地对人才需求的基本方向,决定当地高校部分学生的就业选择。校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服务当地发展的人才,从而使高校人才兼具实用性和复合性特点,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这样,地区经济发展就成为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切入点。在构建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时,我们虽然要结合校本课程构建的方向,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适当的侧面引导,使之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之间高度吻合。但是,校本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之中并不是主体,只能是作为重要补充,不可以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这样,校本课程本身具有的发展理念在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中就能够得到有效运用,所具有的辅助推动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体现,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有效满足新时代高校人才社会发展的需求。

5 结语

面对当今高校人才的就业基本状况,有侧重性地将高校人才就业取向从宏观角度向地方性微观发展层面转变。有效贯彻校本课程发展思想,结合高校人才就业课程发展新特点,为人才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就业途径,以此强化高校人才地方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人才社会发展价值的提升以及社会认知方向的全面化发展提供有效促进作用,从而形成校本课程对高校人才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所具有的辅助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忠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

[2] 赵劲.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专职化”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2).

[3] 刘盛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

[4] 荣艳红.美国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创建面向就业课程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5] 曾继平.基于毕业生就业素养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3(29).

[6] 黄林楠.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的探索[J].江苏高教, 2013(5).

[7] 孙志凤,汪霞,郁诗铭.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课程结构性调整策略探索——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体系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