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国内考虑因素

2018-09-10PARKJANGCHUN

中国商论 2018年9期
关键词:经济合作

PARK JANGCHUN

摘 要:中日韓作为东北亚地区三个主要国家,虽然通过经济发展和竞争关系保持着活跃的经济关系,但由于各国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没有实现更深层次的地区经济合作。中日韩三国对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的贡献相比三国的经济发展,其影响力是有限的。本文将对中日韩三国所处的国内经济状况和中日韩三国的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促进要素和阻碍因素等进行研究,进而分析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和政治经济效果。

关键词:中日韩FTA 经济合作 国内经济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c)-063-02

1 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东北亚同北美、欧盟(EU)共同构成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但中日韩的贸易额仅仅停留在36.3%。同EU(67%)等相比,只是他们的一半左右,因此可以看出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并没有得到激活。对于中日韩三国来说,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到目前为止,由于东亚经济与世界经济分离,并没有形成自主、稳定、质的经济增长。中日韩三国在未来可能会遇到新的外部冲击,并且很难排除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发生。在这样的形势下,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是迫不及待的,并且在经济危机时三国的应对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通过这样的努力,巩固三国间的合作,并消除三国间的重大缺憾,从而使东亚成为一个不是以历史问题、领土问题、政治问题等为中心的东亚,而是一个为合作、和谐的东亚奠定基础。

2 中日韩三国FTA的国内经济考虑因素

首先,中国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停留在7%以下,并且有专家预测中国在2016年开始至2020年,年平均生产总值将为6.5%,所以中国经济将持续新常态的态势。而且股市的不稳定和人民币的持续贬值等,在金融领域也发生下降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与其他国家相比虽然还是非常高,但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尖端化表现出很多局限性。在中国石油化学、钢铁、汽车等领域的很多大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由于设备的老化、不明确的治理结构、过剩劳动率的雇佣的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为了打破中国的这些经济结构的问题,东亚地区主义的建立尤为必要。

日本所谓的泡沫经济崩溃后,低出生率和高龄化问题的深化,竞争国的技术革新等原因,使日本经济进入低增长阶段。为了摆脱这种状况,日本集中力量解决内需、全盘经济改革等问题。日本在经济政策构思方面需要瞩目的有两大方面。2012年安倍内阁亮相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和摆脱通货紧缩问题实施了安倍经济学。这虽然对缓和经融货币危机、扩大财政、通过机构改革等政策落实日元贬值政策和物价正增长都做出了贡献,但是推迟了企业的良性循环,也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的目标。

韩国国内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低物价的态势,很难得到恢复。另外,低出生率和高龄化、青年失业等问题使国家正面临相当大的困难。韩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没有恢复经济不景气状况,为了解决这一经济状况韩国希望能够与韩国产业结构相互补充,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的中国和日本进行经济上的合作。韩国在中日韩三国的区域内分工结构中将中间技术产品产业专业化,并将从日本进口的生产资料加工成半成品和成品出口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对日本的贸易额始终是赤字。韩国对日贸易赤字的相当部分是由对中贸易黑字来补充的。换句话说,韩国在工业化和扩大出口方面保持着中国和日本的相互补充作用。

3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日韩FTA)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

3.1 中日韩FTA的机会因素

2016年6月27日,在首尔第十次中日韩FTA协商首席代表会议上,三国代表主张“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中,中日韩三国要团结起来克服危机”。在这样的以三国的危机意识为中心,中日韩经济合作和扩大区域内贸易的呼声不断扩大。目前中日韩三国的区域内贸易及规模已经可以与NAFTA或EU相媲美,所以中日韩FTA将成为新的机会因素。

如果中日韩FTA签订,一方面会消除三国间存在的贸易壁垒,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主动;另一方面,可以对地区内的国家实行优待政策的同时可以维持原有的贸易壁垒,所以对贸易的转移现象和贸易扩大效果也会出现。这样对三国乃至整个东北亚的经济发展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在劳动力资源的相互补充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费用也相对低。韩国和日本人口密度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资源不足,劳动费用也高。中国可以向韩国和日本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资源,进而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在产业结构相互补充方面,韩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及IT产业发达,希望通过积极的产业结构的改革,提高增长战略。日本是工业和尖端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业化进行中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发达。所以,三国在资本,产业技术上的相互补充作用大,在相互合作上会成为好的合作伙伴。

3.2 中日韩FTA的障碍因素

中日韩三国政府为了推进FTA,首先要调整三国间的经济差距。日本是主导世界经济的先进国,韩国处于进入先进国行列的阶段,中国经济虽然正在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但是仍然还停留在发展中国的水平。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差距会产生在经济活动中的纠纷,健全相关法律或规定有一定困难,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也会发生问题。

中日韩三国存在贸易指数不均衡和贸易壁垒问题。从中韩两国相互商品出口额来看,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韩国的贸易政策方面,如中国商品进入市场有“特别保护条款”一样的阻碍和问题存在。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冲突也在持续发生。由于日本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限制和严格的检疫措施,曾使中国出口日本的部分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减少。另外,韩国对日本贸易赤字这样的贸易指数不均衡等问题不仅会影响韩日FTA的签订,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日韩FTA的签订。

2014年11月中韩两国签订FTA,2015年12月正式生效。中韩FTA在东北亚经济合作方面其象征意义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协定内容中值得注意的是完全被除外的。因此,农产品领域仍然是中日韩FTA难解的问题。中国在农产品领域相比日本和韩国占绝对的价格优势。随着中日韩FTA的签订,农产品的关税一旦被撤除,韩国和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很容易被中国吞没。因此,如果不灵活解决农产品领域三国的利害关系的话,这将成为中日韩FTA最大的障碍因素。

4 结语

中日韩三国在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中,面临着不简单的问题。目前,中日韩三国的经济状况与2000年代相比,又进入了新的挑战局面当中。201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9%,这维持了2010年的7%以上的增长势。日本虽然通过安倍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的增长,但2015年第四季度与前几度相比减少了0.3%,韩国经济增长率停留在2%左右。由于这些原因都在出口方面表现出了减少的态势。

也是就说世界经济的困境使中日韩三国在宏观层面对国民福利和GDP及整个经济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所以这将成为实现FTA的机会因素。但是,中日韩三国的弱项产业、自国内的敏感产业及对弱项产业的持续性保护都削弱了全盘经济的竞争力,造成巨大的经济费用。这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绊脚石,使自国国内经济和中日韩三国经济陷入更加严重的不景气中。所以,中日韩三国正在加速国内的弱项领域的机构调整,进而提高三国经济的竞争力。三国在地理位置上相近,这一优点应该充分被利用,加强FTA的伙伴意识。以通过FTA创造的经济利益为基础,在东北亚地区的历史、政治、领土问题上互相理解,为地区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经济合作
试论湄公河大经济区的经济合作与法律规制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绥芬河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未来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模式及中国作用分析
中缅经济合作前景分析
黑龙江省对俄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升级研究
博弈论与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