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微型课程开发

2018-09-08丘诗盈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然科学自我意识小学低年级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非常重要。为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解决相关校本课程的实施困境,本微型课程以学科延伸为出发点,将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引导学生在想象情境中认知心理自我,并在养育植物的体验中提升自我,实现多维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自我意识;微型课程开发;自然科学

作者简介:丘诗盈,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广东 广州 510631)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9-0048-03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对于进入学校新环境的学龄期儿童而言,自我意识的发展难免会遭遇一些挑战。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悄然而生,错误的价值导向往往导致儿童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观念,过度美化自我;另一方面,随着人际交往圈的扩大,儿童的自我意识常常由于缺乏引导或错误认识将自己置于自卑的境地中,无法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享受成长的乐趣。因此,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阶段的儿童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以期能够从社会交往的层面对自我进行多维认识,走出自我意识发展误区。

就学生自我意识培养而言,其在小学课程中有所涉及,但相关课程却留于表面,局限于固有的形式,不能真正地对学生形成情感意识上的触动。若实施相应的校本课程,则难免遇到实施时间长、受众群体大、资源耗费大等问题,故开展班级层面的相关补充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微型课程作为一种班级层面的校本课程,利用国家课程资源,对自然科学课程进行延伸,巧妙地引导学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澄清自我意识误区,以有效解决相关课程在三级课程实施中所遇到的困境。

一、课程目标

1. 理论基础。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观点,儿童中期的发展主要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儿童面对复杂社会所提出的挑战所付出的努力。具体而言,随着学龄期儿童进入学校,其面临的社会环境与挑战也更为复杂,儿童需要努力应对学业、适应群体,从而使其能力不断增强,形成积极自我。就关于自我理解的直接表现而言,儿童开始从心理特征层面进行自我评价,由具体性评价转向抽象性评价,由简单转向复杂。随着学生所处环境的变化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小学阶段儿童开始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我。

2. 目标拟定。综合考虑儿童中期的自我发展特点与本微型课程的学科特点,本微型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自然科学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迁移,从多角度认识自我,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发展自我,获得成长的快乐。具体而言,本课程的目标拟定共分为以下三维,以促进小学生的多维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自然科学课程出发,引导学生由植物认识进行迁移,在植物特性拟人化的过程中认知人类的个性品质内涵,由此及己,从而在心理特征层面、主观和客观、优点与不足等层面对自我进行多维认识。同时,伴随着植物种子培养及其形成性评价,学生逐渐提升其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本课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增进自身对植物的了解,还能够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全面发展自我。

1.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教学开始,教师播放《3D——植物世界的秘密》微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好奇心。

学习任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有哪些植物是自己所熟悉的?视频中的它们和印象中的样子一样吗?你还对哪些植物有兴趣呢?

思考以上问题,观看视频后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

【设计意图】视频激趣,教师以3D视野下植物生长所蕴含的秘密开启学生认知植物的新大门,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引導学生发现植物于微观和宏观的差异,暗喻儿童肉眼所见的生理自我与较为隐蔽抽象的心理自我,这为儿童认识内在的自我做好铺垫。

2. 分享讨论,想象迁移。通过学生分享与教师讲解,学生对某些植物已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特性拟人化,让学生理解各种个性品质的内涵。在小组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提升,借助“植物拟人化”为下一环节中从心理特征层面认识自我做铺垫。

学习任务:

(课前准备:教师安排学习小组依据植物分类标准搜集与整理相关植物的资料)

(1)学生分享所搜集的植物知识。

(2)依据生活经验与教师提供的个性品质,找出每一种植物所蕴含的个性品质,可加以具体实例陈述。

(3)除了老师介绍的植物,同学们能帮其他植物找到它们内心的秘密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植物生长习性与人类性格品质相联系是本课程的亮点。一方面,学生通过分享植物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匹配,能够借助直观的植物行为现象理解关于心理层面的个性描述类词语;另一方面,植物拟人化这一过程具有较大的趣味性与挑战性,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3. 静思反省,多维评价。基于以上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储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3~5分钟的静思活动,而后进行小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借助自我反思与合作讨论,将引导学生从心理特征层面进行自我评价,由具体性评价转向抽象性评价。

学习任务:

(1)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找出与自己相像的植物,并说明原因。

(2)小组合作讨论,进行相互评价,从客观角度完善自评。

(3)如果让你用一种植物来形容以后的自己,你想要成为哪种植物?(请在花蕊中填上该植物的名称,并将你期望获得的个性品质填在周围的花瓣中)

(4)为了以上目标,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出哪些努力?(比如:健康——每天运动1小时)

静思旁白:

想象你在一片花园里,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如欢快的喇叭花、摇摆的杨柳、洁白的百合、娇羞的含羞草、沉稳的松树……假如你也是花园中的一份子,你是什么呢?一棵草?一株花?一棵树?你在做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在温暖的阳光下,你拼命吸收养分、努力生长,经历风吹雨淋,慢慢地,你发生了改变,变成了你最好的模样。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呢?感觉还好吗?

【设计意图】该环节集合了自我反思与小组讨论两个部分,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的重点、难点所在。首先,引领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进行想象,给予其充分的自由空间进行思考;其次,小组合作讨论是儿童面对更为复杂的学校环境时的重要学习途径,能够帮助儿童寻找社会角色定位;最后,基于以上活动,学生需要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展望,这是促使学生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并通过不断努力获得积累勤奋感,帮助学生解决这一时期的困难。总体而言,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先前所学将自己与相应植物进行想象和配对,其中隐含的重要关联便是相同的个性品质,既让学生容易理解,又激发其兴趣。

4. 积极体验,提升发展。教师对课堂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任务——给每一位学生发放一颗种子(生长周期为2周),学生将其生长过程与发展评价表相结合,时刻关注自己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任务:

根据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种子的发展状态与自身的成长变化。(大概2~3天记录1次,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烦恼、好人好事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也是引导儿童进一步发展自我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学生通过培育种子并记录成长这一过程,对自身现状、目标及其中的努力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的积极发展,提升其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能力。

三、教学策略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自我意识这类课程中,小学低年级学生难免会感到无趣,较难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本课程根据学科延伸的特点,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当前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想象为植物,这一身份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学生在这种情境学习中能够不知不觉地运用个性品质作为中介联系,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2. 注重问题引导,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师教学所设置的一系列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指向标。本节课在具体教学时非常注重问题设置的层层深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逐渐走入内心的自我,通过与植物的匹配不断思考哪些个性品质与自身相符,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行。例如,教师在静思时提出的引導语——“你是什么呢?一棵草?一株花?一棵树?你在做着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通过努力)你发生了改变,变成了你最好的模样,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呢?感觉如何呢?”这比直接提出“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更为有效。

3. 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同伴交往。随着学生所处环境的变化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合作与交流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中显得异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小组合作讨论,注重异质分组,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共同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彼此异同,互相学习与督促。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通过自由开放的学习模式从多方面提升自我,如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自主能力等,这也有利于学生适应逐渐复杂的社会角色。

四、课程评价

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个人、教师和小组3个维度相结合进行评价,主要载体为学生发展评价表,这既是课程学习中的一部分,也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依据,能够反映学生持续性的动态化成长过程(见表1)。

参考文献:

[1] 王晓芳,黄甫全,曾文婕.论新兴微型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4,(6):61-68.

[2] (美)罗伯特·费尔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苏彦捷,邹丹,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378-381.

责任编辑 易继斌

猜你喜欢

自然科学自我意识小学低年级
大学自然科学通识课的教学体会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