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党建:安利点燃的“红色引擎”
2018-09-08高斌易艳
高斌 易艳
党建是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近几年来,北京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尤其是外资企业党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过程,开拓了党建工作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安利(中国)集团(以下简称:安利集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安利集团是一家从事大型日化生产的美资企业,现有员工6500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直销公司。截至2017年底,安利集团党委在总部及各分公司成立了3个党委、1个党总支、45个党支部,党员职工超过400人,先后获得“全国双强百佳党组织”、北京市“五星级党组织”、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一家资本雄厚的外资企业,安利集团的党建工作是从一个小小的党支部开始的。1996年12月,安利集团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党员职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颇受资方赞赏。每当公司发展遭遇拐点、需要进行重大政策调整时,安利集团党委都会充分介入,通过各级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22年的党建工作实践,让资方进一步认识到党建工作是帮助安利更好地了解中国、融入中国、服务中国的“金钥匙”,是点燃安利腾飞的“红色引擎”。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安利集团党委逐渐探索出一套有安利特色的非公党建之路,这就是“三结合三引导”,即将党建工作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结合,与建设企业文化相结合,与提升企业形象相结合;引导党组织发挥助力作用,引导党员树立争先意识,引导资方支持党建工作。从集团稳健的发展历史来看,这套党建工作法既受到了上级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的高度认可,也受到了党员职工的广泛拥护。
立足组织建设,使党建成为规范管理的定盘星
(一)注重从班子构建上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
安利集团党委从改善结构、优化组合出发,着力培育工作负责、作风正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组织班子。首先,选优配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选派一批党性强、善经营、懂管理、有威信、会与业主合作共事的党员职工担任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其次,注重从企业中层、技术骨干中选取一批政治素质好、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党员职工充实到党务工作者队伍中来;再次,安利集团党委还注重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注重以党建带团建、工建,从维护员工利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等角度出发,采取“遇事共商、活动联办”的思路,进一步拓宽党建工作领域,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注重从党员管理上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
安利集团采取直销的售卖方式,营销人员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这往往导致不少党员职工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密切,处于游离的状态。针对此类情况,在集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各公司党组织派专人向经销商发送党建调查短信,对其中的党员职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实际反馈情况分别进行电话、短信沟通,及时掌握流动党员职工的基本情况,建立了《流动党员情况统计档案》。为了增强流动党员的组织归属感,集团党委委派各级党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鼓励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度,也带动了整支营销队伍的规范发展。
(三)创建“党促会”,确保党建工作与公司发展同向而行。
为了凝聚公司高层行政管理人员参与支持党建工作,使各级党组织在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引导作用,经上级党组织批准,2014年9月安利集团成立了安利(中国)党建促进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利党促会)。安利党促会由安利集团总裁担任名誉主任,由安利集团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其他成员由公司非党员的行政高管和各地方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出任。在实际工作中,安利党促会在安利集团党委的号召下,为党建工作建言献策并积极协调公司内外部资源,推荐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例如,协助安利集团党委开展了全体党员职工参与的党建公益活动;收集员工的合理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集团党委和公司相关部门反馈。又如,协助安利集团党委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政策学习活动,加强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组织编纂安利集团党委的党建刊物,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宣传等。上述做法大大提升了安利集团党委在公司内部的整体形象和实际影响力。
在安利集团2017年全国党建工作会议上,安利党促会名誉主席、公司总裁黄德荫作为安利党建工作的见证人,向参会人员分享了他对安利党建工作的认识。黄德荫指出,1995年安利集团开业之初,公司里的党员职工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基础上,帮助公司管理层了解国情、解读政策、把握方向,并主动承担了很多公司成立初期的分外工作,这让他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伴随着安利公司的发展,党组织和党员职工总能及时发挥出正能量。“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党的执政理念、把握国家政策方向,确保企业处于正确的行进轨道,稳固安利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很多党员职工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立足文化建设,使党建成为提升软实力的助推器
(一)发挥党建引领,内化企业文化。
当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增强活力的主要源泉,文化力已上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安利集团党委大胆创新,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文化助力。另一方面,安利集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政治上的引导性和文化上的包容性,立足外企员工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各不相同的实际,一边引导党员职工辨是非、知荣辱,一边引导非中籍员工了解中國国情,认识中国社会。通过开展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帮助公司员工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在公司内部形成了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强化了企业员工立足本职、奉献企业的职业精神。
(二)弘扬红色文化,营造学习氛围。
安利集团党委一直注重厚植集团内部的红色基因,并在财力、物力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统筹协调各公司党组织每年为每名党员职工拨出的2000元党建活动经费。定期组织党员职工到西柏坡、井冈山、嘉兴南湖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安利集团的公司网站上,开设了“安利党建天地”等党建知识专栏。专栏内容根据公司党建工作的最新进展及时更新,现已成为汇集安利公司各地党建工作、展示党员风采的平台。由于安利集团店铺分布广,党员职工人数少、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数量多,集中开展学习活动的难度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分公司党组织为党员职工统一购买学习书籍,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每月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和“每天一刻钟”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由党员带领学习必修书目和员工开展有奖问答两部分构成。上述活动的开展在公司内部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承担社会责任,推广志愿服务。
在成功经营的同时,安利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从1995年进入中国起,坚持在每个开展业务的地区同时开展公益活动。截至2016年12月,安利集团累计为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捐赠超过8亿元,参与实施公益项目14000余项。2011年1月,安利集团捐资1亿元发起设立了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安利公益基金会。它是国内首家由民政部主管、有跨国企业背景的非公募基金会。该基金会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中国贫困儿童获得公平发展机会。这其中,安利集团党委带动党员职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截至2017年1月,安利集团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17个志愿者服务队,在册志愿者96603人,志愿服务累计超过2478627小时,有效地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立足人才培养,使党建成为人才凝聚的强磁场
(一)做好“三个培养”,坚持“四个优先”。
安利集团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注重发现、培养、推荐优秀人才,特别重视青年员工和骨干员工的教育培养。为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优势,安利集团党委提出了“三个培养”目标,即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党员培养成高级经理人。坚持“四个优
先”,即新进员工优先招聘党员、教育培训优先推荐党员职工、晋薪晋职优先考虑党员职工、党员职工的意见优先采纳。
(二)凝聚“一条心”,避免“两张皮”。
安利集团采取党组织成员和企业行政人员交叉任职,使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既熟悉党建工作,又精通企业业务,确保了企业经营管理和党建工作凝聚成“一条心”,避免了“两张皮”。为充分发挥党员、团员模范带头作用,各公司党组织还在分管专卖店内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和“共青团员示范岗”,要求党员职工佩戴党徽、团员职工佩戴团徽上岗工作,实现“店铺有先锋岗、党员有责任目标”,党员、团员职工出色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影响和带动了身边很多员工。
在安利集团2017年全国党建工作会中,公司首次面向全國各地党支部及全体党员开展了评优活动。大会共评选出10个优秀基层党组织,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名优秀党员职工以及13名优秀经销商党员。获奖党支部和党员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为公司的党建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三)推进“四个深化”,探索商圈党建。
为适应新时期新发展新要求,开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征程,安利集团党委对党建工作作出了“四个深化”的部署。即:深化思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党建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立足本职为缓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而努力;深化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和统战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深化党建工作思路在新时代的运用,形成有安利特色的非公党建理论体系,更进一步推广非公党建文化。安利集团党委将在整合内部各级党组织工作规范的同时,主动分享已有的非公党建经验,重点探索在公司集团党委所在地的北京东方广场积极推动商圈党建工作,力争率先在全国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商圈非公党建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