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2018-09-08谭禄宏宋正亮

前线 2018年2期
关键词:李建华航站楼屋面

谭禄宏 宋正亮

北京新机场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其中北京城建集团建设的主航站楼建筑面积就达60万平方米。这座世界施工技术难度最大的航站楼,集合了高铁下穿、双进双出、隔震支座安装、世界最大钢网架安装和18万平方米钢屋面施工等世界级建筑难题。

总书记的嘱托:建好“四个工程”

人勤春来早,明媚的阳光普照京华大地。2017年2月23日,混凝土主体结构刚封顶的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在北京正南展开傲人雄姿。主航站楼二层平台上,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主航站楼项目经理李建华与年轻的测量员杨松儒正在操作测量机器人。黄色的测量小机器将承担起6万多根钢管和1万多个球节点的测量定位任务,其误差不超过正负一毫米。

下午5时,第二次到北京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新机场航站楼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杨松儒手中的黄色小机器人,走上前去详细询问庞大的钢网架是如何在空中定位的。李建华和杨松儒紧张地介绍着、演示着,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鼓励他们不要紧张,并指着干净整洁的工地称赞,“现场管理井井有条”。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机场时强调,北京新机场是首都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机场建设也要靠大家辛苦干出来。要实行最严格的施工管理,努力集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全力将新机场打造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和廉洁工程。

一次次握手结实有力,传递着昂扬向上的力量;一句句问候温暖心田,鼓舞起建设国家的激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总书记的嘱托记在心里,共同宣誓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好工程质量安全关,把新机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机场。”李建华回忆道。那个晚上他们订了个小目标,在2017年年底实现新机场主航站楼封顶封围的里程碑节点目标。经过近一年的科技创新和攻坚克难,李建华团队于2017年6月30日实现了主航站楼钢结构封顶,12月29日提前两天高质量高标准地实现了封顶封围目标。钢铁“凤凰”已在京南凌空展翅。

基坑第一战仅用110天

2015年8月21日,北京城建集团正式接到新机场建设指挥部送达的新机场航站楼基坑及桩基工程中标通知书。曾参与首都国际机场T2、T3航站楼、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厦门高崎机场航站楼等工程建设的精兵强将,在项目经理李建华的率领下集结进场。

2015年9月26日,工程正式动工。10月2日下午3时开始第一步土方开挖,同日便完成了倒运清表土方。挖到6至8米的第三层土时,永定河古河道富含水的砂泥层阻碍了施工进度,如何有效降水和提高泥炭土层的承载力成为关键。在进度与质量的比较中,项目团队选择了更适合地质特点和效率更高的管井围降加疏干井工艺,共打下352口降水井。高峰期每天抽取7000吨水,一部分用于施工,一部分用于洒水降尘;在贯彻绿色环保理念的同时,节省了工期,保证打桩作业有序进行。

土方施工、降水施工、护坡桩施工和基础桩施工交叉作业,考验的是综合管理能力。生产副经理熊计富、安全副经理程富财带领系统人员24小时盯在现场,保证进度与安全。技术副经理兼总工程师段先军用GPS系统为每一根基础桩编上“身份”号码,并带领质量管理团队对成桩关键工序全程监控,確保成桩质量。“常规作业,一台钻机一天完成2.5根40米长的基础桩,以这个速度是不可能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段先军介绍说,基础桩施工分解为6道关键工序,各工序有序穿插,并合理分配50台钻机的位置,巧妙安置钢筋笼加工场,创造出一台钻机每天完成5根桩的建设奇迹。

2016年1月17日晚上9点,随着深区(五区)最后一根基础桩打完,新机场航站楼8270根基础桩全部完成。1月20日,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给北京城建集团发来感谢信,高度称赞项目团队在100余天的有效施工时间内,提前完成了251万立方米土方、1392根护坡桩、75000延米锚杆、8270根工程桩的施工任务。

“团队打赢了基坑施工这第一战,跟项目部党总支‘围绕工程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程的思路分不开,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新机场项目部党总支副书记赵海川说。测量主管、党员李杰就是永不知疲倦的工地“女汉子”。工程施工,测量先行。李杰是最早进入现场的人,她和同事们带着镰刀冲进荒草丛,清出一片地再测量每一个控制点。打桩阶段,正是北方寒冬。凌晨,她在18米深的基坑里,忍受着严寒,一根一根地验收工程桩。通过GPS测量技术,近10000根桩也在施工现场找到了它们各自的精确位置。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00多万立方米土方的监测,近一万根桩的校核,为新机场航站楼基坑及桩基础工程提前完工打下了基础。

主体结构施工的创新大会战

“脱下军装仍然是个兵”,跟熊计富、程富财一样,赵海川是1983年7月1日集体脱下军装的基建工程兵。军人的“红色基因”融入党建,融入工程建设,也与城建集团新生力量的校园精神融合,形成了“创新、激情、诚信、担当、感恩”的城建特色企业核心价值观。

党建带队建,给建设者打造一个温馨的家。从支部建到连队,到支部建到项目,工程打到哪里,城建集团的党建就干到哪里。航站楼主体结构施工高峰期,将有8000多人在航站楼展开大会战,新机场区域就是一个小型城镇。打响了基坑第一战,军人出身的赵海川一直琢磨着党建工作创新,如何建一个温馨的职工之家,带队伍,鼓干劲,聚人心。2016年3月,赵海川带领大家仅用一个月就建起了4栋项目职工宿舍和可容纳8000人的44栋工人宿舍。管理人员及工人均统一配备床铺、被褥、衣柜、鞋柜、碗柜、桌椅、床上“三件套”等,可直接拎包入住;4家专业餐饮公司入驻,饭菜可口健康、物美价廉;成立物业部配备专职人员全天候管理两个生活区;同时,配备32名保安24小时巡查、安装监控及门禁,保障工人安全。2016年6月22日,全国建筑行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基层工会组织——新机场项目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高峰期入会人员近7000人。2016年11月17日,项目成立“妇女之家”,为工程500余名参建女工提供服务。针对职工展开的安全培训、健康义诊、球赛、摄影比赛、职工家属观摩、元旦晚会、各类党日活动等举办百余次。

2017年“六一”儿童节,项目部特意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属慰问演出。在项目部的宣传栏里,孩子脸上的自豪,妈妈眼里的心疼,爸爸心里的愧疚,都定格在了这一瞬间。

党员冲锋在前,科技创新攻克建筑难题。“工程量是每天积累起来的,而真正的高效高速源自持续的科技创新。”对于新机场建设中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共产党员段先军如数家珍,世界首次高铁下穿机场航站楼,世界最大的采用隔震支座的机场航站楼,世界最大的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在地下结构施工中,技术攻关的难题主要有三块,地下二层劲性钢结构施工、地下一层隔震支座施工以及解决运输难题的栈桥施工。”段先军边说边用笔画出草图。“高铁下穿,又处于地震断裂带,减隔震技术非常关键。”段先军说,新机场航站楼是世界最大的采用隔震支座技术的航站楼,整个负一层和负一层顶板之间的结构柱上将安装1152个橡胶隔震支座。橡胶支座直径从600毫米到1500毫米,最重的达五吨。隔震支座安装好后高铁的震动将不会传导到航站楼核心区,同时极限位移达到66公分,可让整个航站楼防御烈度达9度的强烈地震。

核心区地下结构施工中,最中间部位的物资材料运输,需要通过三台塔吊接力,以一次吊运需费时十分钟为例,三次接力吊运就要半个小时。李建华率领党员技术骨干在工地南北两侧各安装一条6米宽,横跨东西的钢栈桥,桥上安装护栏和铁轨,由6辆30吨运载能力的“小火车”以40米/分钟的速度将材料运输到最中心地带,提高4倍运输效率,保证了工程结构施工顺利推进,并于2017年1月19日提前12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虽快马加鞭,但却蹄急步稳,李建华团队以创新引领和激情担当,在新机场上演了非凡的“中国速度”和“建设奇迹”。

中国智造决胜钢结构攻坚战

“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我们一直将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在心。”站在航站楼二层峡谷区,项目副总工程师刘汉朝指着那一棵形似“灵芝”的C型柱说,“世界最难的扎哈曲线钢结构等着我们去征服”。同鸟巢一样,新机场主航站楼的钢结构重量为4.2万吨,由支撑系统和屋面钢网架组成。如同纵横交错的枝蔓,新机场航站楼的屋面网架钢结构为不规则自由曲面,跨度达180米,最高和最低点起伏高差约30米。它高低绵延起伏成曲线,仿若一段段优美的旋律。然而,在现实中,用坚硬的钢材编织出优美的自由曲面绝非易事。

李建华团队与业内专家经过几度设计探讨和技术论证,最终决定采用钢管和圆球焊接。以圆球为节点,钢管的方向可上可下、可左可右,从而成就了曲线的屋顶设计。新机场主航站楼屋面网架的投影面积有18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这意味着主航站楼屋面网架要使用球节点12300个,使用钢管规格25种、数量63450根,钢管的总长度将近500公里,可以环绕北京五环路5圈。主航站楼屋面网架重量超过3万吨,相当于大半个鸟巢钢结构的重量,但它却仅以8颗C型柱为主要支撑,C型柱形成的空间甚至能放下整个水立方。“由于屋盖钢结构覆盖面积大、造型复杂,原位散装、分块吊装、滑移、提升等每种钢结构施工方法都有很多施工难点需要克服,目前尚无单一的安装方法具有先天的契合性。”段先军对钢结构的施工之难深有感触,要完成新机场主航站楼的钢结构施工,就必须攻破诸多世界级难题。

鸿骞凤立,不循常流。项目进行了无数次的方案讨论,多次邀请国内钢结构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确定了“分区施工,分区卸载,总体合龙”的原则。问题随之而来:这么复杂庞大的安装提升过程,如何保证屋盖桁架测量与安装精度?李建华搬来了“外援”。隨着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数字三维仿真模拟技术、测量机器人、三维扫描检测、三维空间坐标测量、超声波无损检测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及使用,一场科技竞技“表演”在钢结构施工中上演。仅用80天时间,新机场主航站楼钢结构便成功封顶,而且提升精度差全部控制在±1毫米以内,19万余米焊缝长度的现场焊缝探伤一次合格率高达100%。

“这里充满着神奇和伟大,伟大的中国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如此伟大的建筑,我为能够来到这样的建设工地感到骄傲。”看着头顶上巨大的网架,来现场采访的苏丹通讯社记者哈森无比激动地说。

完美的封顶封围收官战

钢结构封顶后的航站楼,“凤凰”造型初显,其上形成了18万平方米的自由曲面屋面,若按照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计算,这可以居住4400余人。俯瞰新机场主航站楼屋面,它的中心便如盛开的“莲花”,沿着莲花六块花瓣中心线向外绵延而去的是六条“丝带”,而散落在这六条丝带周围的则是八颗“水滴”。这就是具备绿色节能功能的屋面玻璃幕墙系统,由一个中央天窗、六条条形天窗和八个气泡窗组成的自然采光体系,需要用12800块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玻璃拼接而成,玻璃接缝胶黏长度可以环绕北京四环路一圈。平视新机场主航站楼屋面的一个截面,它就像一个有12层的超级夹心面包,各个夹层的厚度不一、形式各异。这就是具备遮阳抗风、防水融雪等功能的金属屋面系统,它由12个构造层组成,安装工序多达18道。单是其中的檩条系统,就得安装10万多个主次檩托、5.7万多根主次檩条,所有的檩条首尾相接,可以从天安门一路铺到石家庄,长达300多公里。每个檩托的位置都需精准测量,上面托板的高度精确到了毫米。

目光所及之处,均是不可思议的神奇。主航站楼屋盖率先在世界上进行风揭实验论证,实验中可抵御17级的特强龙卷风。屋顶的“沟壑”则采用了特殊的虹吸排水工艺,使屋面的防洪等级提升到了百年级的防洪标准。一万多个钢球的测量定位是用无人机和三维扫描仪做的“CT”,这种测量方式是国内首次应用于机场航站楼屋面工程。

2017年12月29日,李建华团队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交上了第一份答卷。1200名建设者经过3个月的昼夜奋战,提前两天完成了18万平方米、多达13道工序的双曲面金属屋面施工,共安装完成立面超大玻璃4500块,屋顶采光顶异形玻璃8100块,顺利实现封顶封围目标。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再到穿衣戴帽,李建华团队牢记使命嘱托,坚持创新引领,集成了100多项技术创新,使用了住建部推广新技术中的10大项、48小项,申报专利27项,其中部分科技成果经专家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李建华说,今年,随着106个机电系统、60万平方米装修工程的逐步推进,新机场航站楼将呈现出“地上繁花似锦,中间银龙走壁,顶上如意祥云”的视觉效果。那时,五彩斑斓的“凤凰”将以更加升腾不屈的气势,激荡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澎湃动力,展现出伟大新时代的新气象。

(作者:谭禄宏,北京城建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正亮,北京城建集团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 / 沈 聪

猜你喜欢

李建华航站楼屋面
China
夏热冬暖地区老旧建筑屋面的防水翻修
屋面渗漏修缮的基层要求及施工规定
光伏屋面及其安装
朝鲜新航站楼亮相
漫画
无题
世相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