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学习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

2018-09-08杨德林何平

课外语文·中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言文载体高中语文

杨德林 何平

【摘要】文言文不仅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很好的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文言文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规律,丰富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此外,文言文有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文言文;载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议题,既为教师更好开展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激发了广大语文教师集思广益,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能让语文学习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发现文言文是提高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一、有助于理解汉字的发展规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在学习任务群13,学习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提到:“有意识地在义务教育和高中必修阶段积累的基础上,发现与汉字、汉语有关的某些问题,结合汉字、汉语普及读物的阅读,进行归纳梳理,验证汉字、汉语的理论规律,例如汉字的表意性质、汉语的韵律特点、词汇意义的系统性、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特点等,提高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文言文其实可以说是很好的学习材料之一,例如汉字的一些偏旁部首之类,往往都有一定的表意作用,只是今天孩子们不知道古汉语时它们的写法,如“都”字的部首右“ 阝”同“邑”,往往都和城市有关;再如“郑”本义就有要塞的意思;此外,左“ 阝”同“阜”,往往与山丘的起伏有关,一般有逐渐变化的意思,如“降”“阳”等。如果学习文言文,这些内容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汉语一些汉字的意思。另外,学生了解了这些规律,对于读懂古代书籍,也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他们有时可以自己去试着猜测这个汉字的意义。

二、丰富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

文言文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不是只有“四书”“五经”,还有很多优秀的散文,学生在阅读这些优美的散文过程中,既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还可以走入作者的内心,被作者的精神境界所感染,进而实现精神的修炼。如我们在《赤壁赋》中,不仅可以感受赤壁的美,那里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还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变化,苏轼与朋友泛舟于赤壁之下,尽管他们的处境并不乐观,因为苏轼刚刚被贬到黄州,但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们更多的是欣赏与体悟,苏轼甚至放飞了自己的思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他希望自己能够与这种景致融化为一,进而“羽化而登仙”。人生难免会有失意和不如意,如果一味沉浸于悲伤之中,人生不免会消极,高中生尽管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但是让他们在骨子中和古人进行思想的交流,让他们知道历史上还有苏轼这个大文豪,他的才华高于我们普通人不知道有多少,他同样会面对不如意,他对于这些不如意是怎样做的?同学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无形中与苏轼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对话,苏轼从更高的层次给了同学答案:“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普通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传统文化精品中有这样的要求:“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所以,我们在让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同时,一定要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能生发自己对文本更多新的认识。可以是从文本自身的艺术角度,也可以是人、事的角度,让他们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不仅可以让他们欣赏文本,还可以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他们还可以借此阅读鉴赏更多的书籍,可以是古人的,也可以是今人的专著或者文章,丰富他们的阅读鉴赏功底,积累更多的鉴赏知识。对于他们阅读文本,增加对文本内涵的更深刻的理解,奠定好的基础。如同学们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有很多写作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对文本中的细节的梳理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如分析林黛玉的性格,主要是什么样的性格?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此外,人物的性格是单一的,还是复杂的。因为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难道就没有宽容的一面吗?那么为什么林黛玉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呢?文本中是否有介绍?如何找到这些内容?一旦形成这些意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恐怕就不止一遍两遍的问题了,可能要读上十几遍,因为你要给自己的论调找证据。

四、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发展

文言文记录了古人的言行与智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汲取社会经验和教训的重要途径。如学生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学生可以通过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技巧,而且烛之武的故事充满了智慧。烛之武见到秦穆公,没有过多铺垫,而是先交代了谈判的底线,因为郑国已经知道,如果和两个大国交战,必定灭亡,但是烛之武没有放弃尊严,而是表现得不卑不亢,反问灭了郑国对秦国有什么好处?激发秦穆公的好奇,然后开始离间秦国和晋国的关系,摆出郑国可以给秦国的好处,郑国可以作为秦国东方的主人,然后对晋国进行攻讦,提出晋国是一个十分贪婪的国家,灭了郑国必定会侵犯秦国。最后秦穆公被烛之武的说辞打动了,进而选择了和郑国同盟。所以读了这段小文,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真实本质,以及生活交往的技巧。

总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要好好地利用文言文资源,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文言文载体高中语文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