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2018-09-08张坤李雷
张坤 李雷
一篇文章,即使像古人所说的字字珠玑,也不会、也不应该是每个部分都一样重要。从表达主题、突出中心的角度看,一定要有主要的和次要的,重点的部分和非重点的部分。这是由于文章所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一定范畴的客观现实是由核心部分和枝节的、次要的或与核心相连带的部分组成。这样,文章内容就自然有主次之分了。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文章,该写的似乎都写到了,该说的也都说了,看起来什么也不缺,但读起来总感到不得劲。要么是记叙的中心情节没铺开,要么是主要论点论说不透,要么是读者要侧重了解的知识语焉不详。这些都是主次不分、重点不明的缘故。
例如有篇作文题为“一次难忘的会面”,记的是作者的叔父从台湾归来的事。文章先写得知叔叔欲归的消息全家很激动,用了一百字;次写全家盼望、准备叔叔回来的情形,二百字;再写祖母对叔叔青少年时代的回忆,三百字;最后写叔叔回来,全家在机场迎接叔叔高高兴兴回家的场面,二百字。如果文章题目叫“归来的叔叔”或“四十年后再见”等都还可以,但现在既然叫“一次难忘的会面”,那么,“难忘”“会面”必然是记叙的重点了,应该对会面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以及场面的激动、欢愉、作者的感想等作详细描写,才能切合题旨。照上文那样写,显然不得要领。
再如“昨天·今天·明天”一题,有的学生除了引论和结尾外,中间写了三段文字:一是昨天已去,不可挽回,成绩无须沉溺,教训不可忘却;二是今天就在眼前,切莫放过时间,必须抓紧学习;三是明天前景灿烂,要满怀豪情面向未来。应该说作者对这三个论点的认识和分析并不错,问题在于本题重点是“今天”,应在对“昨天”“明天”的认识之后,侧重论述“今天”的重要、对“今天”的态度等。若平均用力,普降毛雨,那么对中心的论述必然不深不透,文章也缺少说服力。
又如一篇介绍一种农药使用的文章,写了这种农药的成分、药性、产地、作用、價格、使用剂量等,最后说“只要把这种农药喷洒到田里,保证害虫一扫光”。但是怎样喷洒呢?用喷雾器还是喷粉器?有露水时洒还是无露水时洒?喷洒时用的溶剂是水还是油?喷洒人要不要防护?概而言之,“使用方法”应是这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却一笔带过,说而不明,人们怎样使用这种农药呢?
如果主次不分、重点不明,扩写、缩写也同样写不好。扩写里会形成堆砌材料,淹没中心,或放大镜看豹子,扩其一斑,局部肿胀;缩写时则会芟除主干,只留枝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如缩写鲁迅小说《祝福》,有的同学从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一直写到她被鲁四爷赶出大门死于雪地,丢掉了小说的高潮——祥林嫂临死前问灵魂的有无这个情节。这样原作的立意、结构大受损害,缩写当然也难称合格,根源不就在于抓不住主干和重点吗?
那么文章要怎样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呢?前面说过,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这就不单是个写作技巧问题,而且是对事物的认识问题。能分清客观事物的主次,文章才能有主次。例如前面说明文一例,不认识农药使用方法这个内容的重要性,写起来自然不会侧重。所以首先,要从对客观事物(当然包括要扩写、缩写的原材料)的观察分析入手,提高抓关键、抓主干、抓中心的能力。其次,在作文前要审好题。许多文章的重点就在题目上,比如前面记叙文那一例,如果把题目审仔细了,就不会对“会面”的情节轻描淡写了。再次,在谋篇过程中要做好安排。我们有时是知道重点的,但在写时就是“突”不出来。这就要点技巧了。
当然,我们作文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还是要讲一定的方法的,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是作文时可依据主题定重点。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就是重点材料,就应该详写,其余的便是次要材料,该略写。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其实不仅仅雕塑是这样,写作文更是如此。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记叙文详略的安排,要由文章的中心来确定。与中心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是重点内容,就要详写;而与中心意思关系一般的次要内容,则应写简略些。在写作文的时候,详写与略写, 是受主题的制约。我们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凡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就要写得具体、细致,可以铺开,说得要充实;凡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要略写,可以概括,甚至可以不写。总之,以表达主题为依据,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详略要得当。
二是作文可以依据材料定重点。记叙的详略是指记叙文的材料在选择和使用的处理问题。文章写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安排处理得好不好。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当然,在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也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文章重点就突出、主题就鲜明,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三是文章的体裁也是我们考虑文章重点的重要参考。文章的体裁不同,处理详略的要求也就不同。如记叙文对要写的人或事必须详写,议论、抒情则可从略,只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够了。如《一面》,详细记叙了三个故事,只在首尾和中间,为了突出主题,加了几句议论。议论文重在论理,阐明论点,故说理要详,引证事例可简略。如方之先、崔之清写的《论洪秀全的爱国革命思想》一文,对洪秀全的生平事迹只作了简略的介绍,而对他的爱国、革命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这种爱国革命思想的历史地位,则作了详尽的论述。如果详略颠倒过来,详写洪秀全的生平事迹,议论则几笔带过,那文章的体裁就变了。
具体应如何安排好文章材料的详略,其实并非无法可循,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其一,详写人略叙事。此法适用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人,就是写出人的思想、性格、品质等多方面的特征。而要表现人的这些特征,就要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进行详写;对那些涉及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事件,则应概括叙述。因为所写的事件只是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目的不在于展示事件的过程。如《一面》,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只是概括地一语带过。
其二,详记事略描人。此法適用于把事件作为主要记叙对象的记叙文。这类文章,叙事是重点,人物及景物的描写只是围绕且服务于事件。文章着眼点在事情的过程上,不用着力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其三,详绘景略抒情。对于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往往是情景交融,但情是由于景和物才生发的,所以描写景物是基础,应详写;而抒情要略写。如课文《山雨》,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如将雨来时由远而近、逐渐清晰的声音比作“无字的歌谣”,将雨至时雨丝飘洒在山林的声音比作“优雅的小曲”,将雨过时雨珠滴落的声音比作“一场山雨的余韵”,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不同时段的山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突出了山雨所特有的音韵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那种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充溢于写景的字里行间,却绝少直接抒情的语句。
其四,详记叙略点睛。记叙描写类文章,有时要更好地点明主题,就要借助适当的议论、抒情。此类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详写,抒情、议论是辅,只是深化中心、凸现人物思想性格,只需点睛式略写。如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最后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字虽不多,却是感情的升华、主题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