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责任教育摭谈
2018-09-08陈丹琳
陈丹琳
摘 要 责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难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将课堂学习从家庭、学校延伸至社区、国家等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引导儿童从“对自己负责”开始认识责任,学会参与公共生活,不断激发爱国情感,深化责任意识,认同责任担当。
关 键 词 责任教育;品德与社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7-00-0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其中,“责任”不仅是学生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责任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如何让小学生将“责任”内化于心,并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一、遵循儿童逻辑,从“对自己负责”开始认识“责任”
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责任”实质上与“诚信”“理想”等主题内容一样,可说是老生常谈的“道理”。学生自一年级入学开始,诸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习惯培养本身就蕴涵着责任教育的因子。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责任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同样只能在生活中习得并内化[1]。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必须立足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自當从身边的生活开始,逐渐拓展至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因此,责任教育应该遵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逻辑线索,从“对自己负责”开始,让学生逐渐理解并认同“责任”,并以此指导自身的行为。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许多学习主题都蕴含着“对自己负责”的教育价值。以“怎样才是美”(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发现美,建立与自身年龄相符的健康审美观;懂得良好的行为举止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外在美与心灵美是统一的;并用以指导自身生活。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着装审美介入,让学生事先收集不同职业、年龄的人们的衣着图片或视频,请学生对比、总结其不同风格;之后,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穿着风格,并讲明原因。学生的回答各异,但喜欢的原因基本相同,即符合职业身份的穿着才是最美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校服”,创设问题情境:校服是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服装,并有着装要求。为什么有一部分同学不愿意穿?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因而能畅所欲言。有的说每天都要穿校服,就没办法穿其他的漂亮衣服了;还有孩子提出,穿校服是应该的但是要改进款式,让大家更喜欢校服……
此时,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要穿校服”,引导学生从学校日常规范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究。孩子们讨论后得出结论:符合职业身份的衣着才是美的。校服是学生的身份标识,象征着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它正体现了学生的衣着之美。而且校服还是学校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穿校服也是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表现。作为小学生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不攀比、不虚荣,身着校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要为自己的身份和言行负责。当然,如果对校服款式有意见,可以向学校提出合理建议。教师由此引导孩子们认识“责任”,要以健康的审美观看待自己的日常穿着言行等,学会对自己负责。
二、扩展课堂场域,在“参与公共生活”中深化责任意识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渐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责任教育需要在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循着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场域,丰富其对责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学会“对他人、社会”负责,学会参与集体、社会生活,实现社会性发展。
以“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本课旨在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感受身为人民代表的责任感,树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公民责任意识,学会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它所培养的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素养。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人大代表显然距离自己的生活还比较遥远,直接讲述或模仿都有一定难度,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为此,教师从“关心身边的他人”开始,用两课时引领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在第一课时,教师创设探究主题“班级建设,人人有责”,请孩子们指出班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孩子们用“发现”的眼光回顾日常班级生活,针对课间操、值日细则、班级公约、课间游戏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总结大家的意见并整理成文后交给班长,由其提交班主任召开班会再次讨论。由此,让学生体会到班集体无小事,美好的班级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教师将视角扩展至社区生活,引导学生进而思考,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也是一个公共场所,是否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由此,建议孩子们为小区的幸福生活建言献策。
孩子们的眼光是十分敏锐的,就小区的垃圾分类、绿化保护、健身设施管理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教师趁势建议孩子们分组展开社区调查,走访、了解邻居们关心的社区生活问题和建议。在第二课时,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分享调查过程和结果。孩子们的讲解非常精彩,他们积极走访了社区居民,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针对健身设施的使用和保护,许多居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孩子们非常敬佩;孩子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虽然有一定了解,但并没有真正执行。就此,孩子们提出了许多促进垃圾分类的建议……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对于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有了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学会体察民情,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见,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应该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学会关心社会和他人,用自己的行动建设美好生活。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诸如“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我是小小主人翁”等课题都蕴涵着丰富的责任教育资源。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将逐渐取代原来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强化法治教育。责任意识的培养应当立足班级、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生活场域,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身为班级成员、家庭成员、社区成员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学会悦纳和信任他人,树立规则意识,尊崇公序良俗等。由此,不断培养和深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其更好地实现社会性发展。
三、注重情感激发,在升华爱国情感中认同责任担当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应当逐渐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进入不断扩大的公共视野,从家庭、学校延伸至社区和国家,学会主动承担在这些领域生活的责任与规则[2]。而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本身便是品德与社会重要的课程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发自内心地认同“对国家负责任”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什么是责任并不难理解,而且多数孩子都能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对自己负责。但是,孩子们往往会认为社会责任离自己非常遥远,“对国家负责”更加高不可攀。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引导儿童走进生动的社会生活,体悟自身的责任,实现爱国情感的升华。
例如,在“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呈现“九一八事变”及“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和相关图片视频,以及《国歌》和《松花江上》的歌词。抗日英雄的感人事迹等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学生情绪激昂,对日本人的行为非常气愤。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日本人?同时播放“钓鱼岛事件”中打砸日货的视频,让学生们谈一谈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此时,多数学生沉浸在抗战情境体验中,情绪激動,“砸得好”“坚决抵制日货”“打倒日本”等言语脱口而出。针对这一状况,教师从打砸的对象“日产车”说起,引导学生走进“今天”,从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等,对比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孩子们对这些产品并不陌生,更有许多孩子还是动漫迷,对日本漫画非常熟悉。教师借机抛出问题: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苦难,要想迎来真正的和平,我们需要做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经过讨论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不被侵略。我们应该不忘国耻,牢记历史,更要认真学习掌握本领,振兴祖国,这才是正确的爱国行为。由此,孩子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其实都体现了个体的社会责任。爱国就蕴含在许多生活细节之中,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与学习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责任。
参考文献:
[1]赵鑫.责任教育生活化——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新趋势[J].基础教育参考,2008(6):5.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永平教育指导中心广东广州 51044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