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郁孤台
2018-09-08李燕
李燕
春节的钟声响起了,在这欢庆团圆的假日里,我们一家外出去游玩。
大年初一,我们前往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区,先从古城墙出发。据史料记载,古城墙建于北宋嘉祐年间,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因为是清晨,古城墙上薄雾一片,踩在青砖上,望向远处,依稀可分辨出古城楼的轮廓。走到古城楼上时,能俯瞰江上的古浮桥。浮桥古朴端庄,静静连接贡江的两岸。浮桥由许多只小舟板拼接而成,并束之以缆绳,它不像水泥桥面那般稳妥厚实,总有轻微的摇晃,宛如俏皮的孩子走一走抖一抖。走在上面,晃一晃,跑一跑,开心极了。
一路上我们都在欣赏美景,不知不觉就走到八镜台城墙脚下,那有一个南迁纪念坛,这是客家南迁的标志。穿过八镜台,我们又上了城墙,踩在厚重的城墙上,来到蒋经国旧居。庭院里有一株高大的白玉兰静静地伫立着。房屋设施很简朴,据说蒋经国先生在赣州任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期间,曾居住于此。穿过圆形的门往下走,郁孤台历史文化区映入眼帘。这里的建筑都是仿宋朝四角楼,让我想起了《清明上河图》中富饶祥和的城镇景象。
为什么叫郁孤台历史文化区?不言而喻,这里有历史名楼郁孤台。郁孤台位于赣州城西北,因为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耸、郁然孤峙得名。
来到郁孤台脚下,我抬头向上望,一段上百级的阶梯像长龙一样展现在我面前。这个时节阶梯两旁的树木依然郁郁葱葱、高大挺拔,因为有春节的红灯笼的点缀,多了喜庆,多了热闹,郁孤台就矗立在繁茂的树木之中。大概走了五十级台阶,我突然停住了,原来我的面前有一座大雕像。哦,这就是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他表情凝重,似在忧国忧民。他手拿一把宝剑,似欲驰骋沙场,斩杀金兵,收复失地。800多年的时光流逝了,辛弃疾仍旧在眺望,他沉重的身影仍徘徊在那,他的身后是雕梁画栋,那便是郁孤台了。
辛弃疾与郁孤台的历史渊源独特:35歲的辛弃疾,在赣州就任江西提点刑狱。任职期间,他到赣州造口壁,望着浩荡江水,想起金兵入侵江西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十分沉重悲愤地写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也是因这首词,郁孤台名扬四海。郁孤台共计三层,来到顶层,视野顿时开阔了,可以鸟瞰章、贡两江合流,极目眺望还能看到赣州全城的美景。
赣州这座历经2200多年沧桑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的每一块青砖灰瓦,都浸染着汉时的风、唐时的雨和两宋的繁华与辉煌;一个千古名句,成就了一座千古名楼,也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增色不少。郁孤台,因为辛弃疾而名扬四海,也见证了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与流芳百世。
(指导老师:陈明皎)
点评
这是一篇游记佳作。作者以游踪为序,依次写到赣州古城墙、古城楼,然后引出郁孤台。在这里,作者浓墨重彩,写郁孤台的位置、环境和悠久历史。其间又按空间顺序从郁孤台脚下写起,由阶梯写到雕像,再写到郁孤台,融浓郁的文化于楼台美景之中,表达了小作者对这一千古名楼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文章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意蕴深厚。如果文中多写点家人之间的互动,会更有新春氛围。结尾如果再点一下题,首尾呼应,文章会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