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SD 大鼠自发性肾母细胞瘤肾脏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2018-09-08胡建廷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右肾母细胞形态学

邱 波, 王 艳, 胡建廷

(1.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济南250101; 2.山东英才学院, 济南250104)

肾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原发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6%~7%, 其中约75%散发于5 岁以下儿童, 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5岁[1], 发病率为万分之一, 且肾母细胞瘤在成人少见。这种婴幼儿最常见的肾脏肿瘤是1899年以马克思·威尔姆斯的名字命名的[2],并沿用至今。它是以腹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胚胎源性实体瘤,早期诊断极为困难。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肾肿瘤分类中认为该病起源于肾胚基细胞。同样, 肾母细胞瘤也发生于年幼大鼠, 该病变在大多数品系的大鼠中不常见。大鼠肾母细胞瘤可发生于雌性和雄性大鼠, 虽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 但是很少发生转移。其发病率约在0.1%左右[3,4]。一些品系的大鼠[5,6]遗传上具有较高的肾母细胞瘤发病率, 已用于大鼠肾母细胞瘤病的模型动物,尤其在Upj:TUC[SD]spf.nb亚系的SD大鼠中具有较高的肾母细胞瘤发病率, 这些大鼠可用于早期肾母细胞瘤疾病的研究及建立该病的诊断特征。另外, 化合物乙基亚硝基脲等可用于制备实验性肾母细胞瘤动物模型[7,8]。本文以空白对照组动物(试验周期为26周)出现的一例自发性肾母细胞瘤为研究对象, 通过肉眼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对SD大鼠肾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学进行初步探讨。

1 实验动物与饲养环境

6~8周龄SPF级SD大鼠192只,雌雄各半,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SCXK(京)2012-0001]。动物饲养于本中心SPF级动物房大鼠饲养间[SYXK(鲁)2014-0008],单位分4组进行为期26周的灌胃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2 患病动物概况

该患病动物出现在给药结束后的空白对照组内。肉眼观察该动物右侧腹部膨大,检查体表皮肤无破损,眼、耳、鼻、口、外阴部等无出血或分泌物,肛周无排泄物附着。

3 大体观察

剖检可见该患病动物整个右肾为一包块,形状不规则,表面见假囊性包裹。部分区域呈灰白色,部分区域明显出血呈黑褐色。体积较大,大小约6 cm×5 cm×3 cm; 包块质地软硬兼有。左肾较为正常,大体标本如图1A、C所见。其他脏器位置、大小、颜色、质地未见明显异常。

剖开右肾包块,肾脏(皮质、髓质、肾盂)正常结构消失,包块内富于水分及粘稠样液体,剖面不规则,有菜花样/ 乳头样突起,颜色为灰白色,质地较硬(图1B)。

图1 大鼠大体解剖及右肾包块的肉眼形态学观察

4 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右肾包块组织进行常规取材、脱水、包埋、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患病动物肾脏包块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显微镜下, 肾脏轮廓增大,肿瘤占据整个肾脏(图2A, 三角形),肿瘤周围肾组织受压(图2A, 箭头)。肾脏包块组织具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学结构,首先, 该包块组织内含有各种不同分化程度的上皮成分, 排列成腺管状, 上皮分化为肾小管样结构(图2B、C, 箭头, 图2E, 红色三角形), 常有各种肾小球雏形(图2E, 绿色三角形、图2G, 箭头), 其次,还可见深染的嗜碱性胚基幼稚细胞岛(图2B、C,三角形)。胚基幼稚细胞为小圆形或卵圆形原始细胞,胞质少(图2D)。最后一种组织成分为胚性间叶组织。间叶细胞为黏液性,细胞较小,小圆形或梭形,核深染(图2I,箭头),富有胚胎性黏液间质(图2H、I,三角形)。上述这些病理形态学特征符合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5 讨论

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9]认为后肾胚基分化迟滞或延迟可能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有研究[10]表明, 在肾母细胞瘤旁肾脏常可以见到由未分化的胚基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的局灶结构,这些结构被认为是成熟肾组织中残留的未成熟的肾源性结构, 统称其为肾源性剩余(nephrogenic rest,NR),并认为NR可能是肾母细胞瘤的前期病变。NR的认定按照Beckwith的诊断标准, 即成熟肾组织中的局灶性不成熟结构, 由胚基细胞、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组成,胚基细胞成巢状, 上皮细胞可排列成幼稚小管, 间质多少不等, 与邻近的肾单位分界清楚或交错混杂。

文献[11]中报道肾母细胞瘤发生于肾皮质,最先在肾极的一端形成。较大的肾母细胞瘤占据整个肾脏, 周围可被挤压的具有假被膜的肾实质所包围。本病例组织低倍镜下,大多数肾母细胞瘤的特征是由三种模式的细胞组成,分别是间叶细胞多为纤维性或黏液性,细胞较小,梭形或星状; 上皮样细胞体积小, 圆形、多边形或立方形, 可形成小管和小球样结构; 胚基幼稚细胞为小圆形或卵圆形原始细胞, 胞质少[12]。深染的嗜碱性胚基幼稚细胞是肾母细胞瘤的特征性诊断指标。上述这些病理形态学特征及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符合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图2 大鼠右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类型包括多种成分混合型、未分化间叶组织为主型、间叶组织为主型及上皮组织为主型四种类型[13]。其中,未分化的间叶组织的特点是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伴有胚胎性黏液间质,胞浆极少。结合剖检肉眼观察时包块内有粘稠的淡黄色液体及镜下组织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可确定本病例含有该组织学类型。另外,该肾母细胞瘤内又含有上皮样细胞形成的小管和小球样结构。因此综合以上两点,该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类型为多种成分混合型。

猜你喜欢

右肾母细胞形态学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右肾动脉变异一例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