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气活血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情绪状态、血清CRP、TNF-α、IL-6水平的影响

2018-09-08王思明

武警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滴丸理气性反应

王思明,刘 敏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的管腔狭窄,进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缺血缺氧性损害,具体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心悸、胸闷和喘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其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加剧冠心病心绞痛病情,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1]。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理论中“胸痹” “心痛”之范畴,多与情志不舒、饮食不节、体虚有关。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诸脏密切相关。中老年人肾气渐衰,无以助心阳搏动以通脉,造成心气不足则运血无力,使血瘀心脉、闭塞胸阳而发病[2]。本研究分析理气活血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情绪状态、血清CRP、TNF-α、IL-6水平的影响,旨在对临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04至2016-08解放军第107医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1例,女43例;年龄45~78岁,平均(61.86±11.36)岁;体重53~85 kg,平均(65.83±15.27)kg;冠心病病程1 ~13年,平均病程(4.87±1.12)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冠心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心血瘀阻证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心电图检查具有典型 ST-T 缺血改变;(3)运动负荷试验阳性;(4)症见心胸、两胁刺痛或隐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舌质红,或见瘀斑,脉弦或涩。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肺、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2)既往有乙醇滥用或依赖;(3)精神异常;(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5)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6)严重视听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中各量表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 口服, 1次/晚)、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 口服, 1次/晚)、他汀类药物调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 口服, 1次/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理气活血滴丸(贵州民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20037)治疗,10丸/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并随访6个月以上。

1.3 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室温静置30 min后低速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冻存于-80 ℃冰箱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RP、TNF-α、IL-6水平,检测仪器为美国BIO-TEK全自动酶标仪,检测波长为450 nm,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 疗效标准 参考《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价标准》[5]。(1)显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80%;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或大致正常。(2)有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50%~79%;静息状态下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回升>0.05 mV,但未达到正常,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25%,或平坦的T波变为直立。(3)无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50%;静息状态下心电图与治疗前相同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随访6个月以上,期间如再次发生心绞痛者认为复发。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程度,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和兴趣、迟滞、激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性症状、疑病、体重减轻、自知力等17项内容,均采用0~4分五级评分法,依次表示无症状~极严重。7~17分者为轻度抑郁;18~24分者为中度抑郁;25分以上者为重度抑郁。治疗后6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项内容。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2.1 近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随访期间复发率为19.1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复发率为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n;%)

2.2 治疗前后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项目HAMD评分治疗前治疗后SF-36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6.53±5.7612.18±3.2578.35±15.6282.14±10.23观察组16.32±5.749.62±2.8478.63±15.3389.66±11.45t0.17704.06630.08773.3576P0.85990.00010.93030.0011

2.3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组别CRP(mg/L)治疗前治疗后TNF-α(pg/ml)治疗前治疗后IL-6(pg/m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88±0.601.56±0.492.53±0.832.25±0.721.82±0.581.66±0.50观察组1.83±0.611.32±0.402.56±0.851.95±0.681.85±0.561.46±0.41t0.40062.60120.17312.07670.25512.1205P0.68960.01080.86290.04060.79920.0367

2.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共5例(10.64%)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头痛头晕1例,消化道不适3例,皮疹1例;观察组共7例(14.89%)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头痛头晕2例,消化道不适5例;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社会医疗资源的沉重负担[6]。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调脂、β-受体阻滞药降压为主,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但易复发,患者在心绞痛症状缓解后数日或数月内可反复发作[7]。

中医学理论将冠心病心绞痛归纳于“真心痛”“胸痹”“心痛”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机体正气虚弱为本,中老年人肾气渐衰,而肾为诸阳之本,上可助心阳搏动以通脉,中可助脾阳运化以散精。肾气衰弱可致心阳不足。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运血无力,导致血瘀心脉、闭塞胸阳。以瘀血、痰浊为标,瘀阻心脉而发作为心痛。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均可诱发本病[8]。治则以温阳活血为法。

理气活血滴丸是由大果木姜子、艾片、川芎、薤白等中药经现代制药工艺提取、精制而成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温阳宽胸、理气活血之功效[9]。方中大果木姜子为君药,功擅温阳宽胸、理气活血。艾片为臣药,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佐以川芎活血化瘀、行气开郁,辛温行散,又入血分。薤白温中通阳、散结定痛,为治疗胸痹之要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宽胸、理气活血之功效,使肾气充盈、心阳得振[10]。本研究中采用理气活血滴丸辅助治疗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者,随访期间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采用理气活血滴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这是由于理气活血滴丸中的大果木姜子可扩张冠脉、降低心肌耗氧量,还具有一定的降压效应。艾片是由艾纳香叶加工制成的结晶,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具有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理作用。川芎提取物可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缺血状态。薤白具有降压、利尿、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作用,并可抑制血栓形成,阻止冠心病心绞痛病情进一步恶化。

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与情绪状态的关系密切。其发生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差,治疗费用增加,继而产生抑郁情绪。而抑郁情绪又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管紧张素Ⅱ大量释放,进一步加重冠心病病情。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11,12]。本研究发现,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一结果提示,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比较严峻。采用理气活血滴丸辅助治疗者治疗后抑郁程度更轻、生活质量更好,这与理气活血滴丸辅助治疗时更好地控制冠心病病情、减少复发有关。

冠心病患者机体处于微炎性反应状态,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处于较高水平。CRP是人体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灵敏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程度[13]。TNF-α是炎性反应的起始因子,刺激促炎性反应因子IL-6的合成释放,进一步加重炎性反应程度[14]。有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因子合成释放增加还可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5-羟色胺合成,引起或加重抑郁[15]。与其他文献资料相比,本研究评价了理气活血滴丸对冠心病患者情绪和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发现采用理气活血滴丸辅助治疗者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理气活血滴丸通过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微炎性反应状态、缓解抑郁情绪而发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理气活血滴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是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猜你喜欢

滴丸理气性反应
理气舒筋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穿心莲内酯滴丸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厚朴花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力和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