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动作能让颈椎舒服了

2018-09-08王杨雨凡

益寿宝典 2018年23期
关键词:肌肉疲劳劳损肌群

文/王杨 雨凡

根据力学原理,头往前伸的越多,颈椎要承担的力量就越大。久而久之,颈椎周围的肌肉出现劳损、颈椎的骨骼和椎间盘出现退变增生、不稳等病变,最终就可导致颈椎病。不管现在有没有颈椎病,都应该为保护自己的颈椎行动起来。

要避免急慢性损伤

颈椎病所致的颈肩疼痛大多是因为急性损伤、慢性劳损、退变等因素引起,因此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就需要消除和减少上述因素。

1.避免颈肩部抗重物。

2.避免开车时突然急停或严重颠簸或车祸。开车者不要疲劳驾驶,乘车者尽量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因为睡觉时颈部肌肉松弛,丧失对颈椎的保护,遇到突发情况头部甩动,会损伤颈椎。

3.孩子在学校做体育活动时,比如翻滚、单双杠、跳高等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要领,避免危险动作。

4.在非正规医疗机构做推拿按摩时,不要让按摩师暴力掰扭你的脖子。我们接诊过的因为按摩而截瘫的病人已经有好几个了。

减少慢性劳损

1.有些人从事长时间仰头或低头工作,会造成颈后软组织的劳损,如粉刷工、教师、文员、程序员、缝纫工、会计、长时间做手术的医生以及玩手机电脑者、阅读学习者等。类似职业的人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如每20分钟~30分钟就起身站站走走,看看远方,做做颈椎保健操。必须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可以尝试改造下自己的工作台面成斜坡,使目光尽可能在水平或者稍低于水平的位置。

2.司机长时间盯着一个方向,颈部肌肉处于强直性收缩状态,容易劳损。可以开一会车就小范围活动下颈部,放松肌肉。

3.保持合理的睡眠姿势,选择适合的枕头。

4.防止风寒潮湿。由于睡觉时脖子经常在被子外面,风寒或者空调直吹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加上不良睡姿造成的颈部肌肉疲劳,起床时可能会有脖子僵硬、酸痛。而潮湿阻碍皮肤蒸发,也妨碍局部和全身的代谢,因此室内应该白天保持通风,有潮气应该查找原因及时修整。

5.不要忽视咽喉炎、扁桃体炎和淋巴结炎等对颈部的影响。长期慢性反复的炎症刺激可能是颈部疼痛的罪魁祸首。

颈椎保健操做起来

颈椎是全身运动系统的一部分,加强全身锻炼和加强颈椎保健同样重要。那么哪些运动适合颈椎不好的人做,哪些不适合呢?

但凡运动中需要两只脚同时离开地面的称为高冲击锻炼,离地越高,冲击性越大。比如跑跳、羽毛球等,都属于高冲击锻炼,是不适于颈椎或脊柱的锻炼。而运动过程中不需要双脚同时离地的称为低冲击锻炼,比如散步(走路时总是有一只脚不离地的),骑自行车(脚不离脚踏),游泳和部分器械健身等。低冲击锻炼适合轻度的颈肩痛者,如果颈椎症状重到一定程度,这些运动也要受到限制。

颈部局部的保健锻炼有哪些呢?网上关于颈椎的保健动作太多,动作多了反而记乱了坚持不下来。这里我就介绍三组动作,三组动作练好了,就足够了。

1.颈部拉伸:这个很简单,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转动脖子。要求你转的速度很缓慢,转到极限位置要停留3秒~5秒。

具体为头按照以下顺序缓慢转到最大程度,回到起始位置后再转到下一个位置。顺序为:左斜上45度、右斜上45度、左斜下45度(下巴碰到肩)、右斜下45度(下巴碰到肩)、后仰到最大程度、低头到最大程度(下巴碰到胸骨)。

这个动作可以在上班时随时进行,用于脖子固定一个姿势一段时间后肌肉疲劳的缓解。它可以放松颈部周围几乎所有的肌群,但是切记不可晃动太快,晃到脖子发出咔咔声就错了。也不要划圈转动脖子。

2.耸肩:这个动作也非常简单,也是随处都可以进行。它可以放松和锻炼颈项背部的肌群。对于年轻人,如果想加强锻炼效果,可以适当地双手负重,比如使用哑铃等。但是锻炼加强就意味着放松效果减弱,适用于健身锻炼,而不适用于缓解疲劳。

3.抗阻后伸: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加强锻炼颈项部肌群的动作。双手交叉放于脑后,颈部后仰的同时双手使劲阻止头往后移动。感觉手和脖子在对抗。这对于颈后肌群的锻炼效果非常好,但不适合缓解疲劳。

如果你工作时感到脖子疲劳,就做颈椎拉伸和耸肩。每次工作半小时,起身放松5分钟,做个3组~4组,效果很好。如果你想加强预防颈椎病的效果或者延缓颈椎病的发展,要每天进行抗阻后伸锻炼,每天4组,每组20次,每次10秒。颈部肌肉加强了,对颈椎有保护和分担负荷的效果,强健的肌肉也能防止肌肉轻易劳损。

猜你喜欢

肌肉疲劳劳损肌群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BMI对拉力作业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运动后神经肌肉疲劳类型与PAP的关系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更正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
手法联合活动牵引治疗劳损性上腰痛120例
力竭性“拉长—缩短周期”运动中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阶段肌肉疲劳和损伤及下肢主要关节用力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