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打骂, “同频心跳”治愈问题少年
2018-09-07陈克锋
陈克锋
爷爷把孙子送到学校门口,孙子有礼貌地谢谢爷爷,让爷爷回家。可等爷爷走远了,孙子从学校大门钻出来,溜之大吉。放学之前5分钟,孙子背着书包,悄悄钻进学校大门,待铃声一响,第一个跑出来奔向爷爷……电影里的戏剧性镜头,竟然与家住辽宁省大连市的刘旗和韩翠平夫妇撞个满怀。刚上小学的儿子刘丰宁不服管教,常常与他们对着干,这可让同为企业高管的刘旗夫妇伤透了脑筋。
管教儿子让他伤透脑筋
18岁那年,刘旗的母亲遭遇车祸去世,他父亲工作跌入低谷,索性在家待岗,一待就是数年。刘旗结婚后,把父亲接到了身边。哪知父亲平日总是愁容满面,不是抱怨诸事,就是嫌孙子不听话。后来,刘旗的父亲又找了个火爆脾气的老伴儿,两人更是三天两头吵架。
有一次,刘旗训斥儿子不懂事,父亲则在旁边蹿火:“这孩子就欠揍!”顿时,刘旗怒上心头,一把拽过儿子夹在腋下,“啪啪啪”地狠揍了一顿。
事后,刘旗虽然心疼不已,但一旦开“打”,就刹不住车,他渐渐常为一些事情对儿子大打出手。有段时间,刘丰宁学会了玩电脑游戏,成绩直线下滑,为此,刘旗没少打儿子。可是,打有什么用?每当刘旗的巴掌落在刘丰宁身上,刘丰宁都会大声喊叫:“我不服!”
每每此时,韩翠平就会与刘旗发生激烈的争吵:“对孩子动手算什么能耐?儿子不听话和家庭氛围有关,我们必须和老人们分开生活!”2011年,夫妇俩商量后,决定为两位老人租一套房子,让他们单住。为了表明严加管教的决心,他们还把儿子送进了私立小学。
2013年暑假,韩翠平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儿子独自参加夏令营。刘丰宁不愿意去。韩翠平觉得,这与他成绩下滑和家人对他的严厉批评导致他不自信有关。韩翠平耐心地说服儿子,还拜托刘丰宁为妈妈“探秘”,把她不明白的18个小问题一一列出来:“百草园里到底种了什么?墨池的水究竟是不是黑的……”
看到妈妈也有这么多问题,刘丰宁的态度有所缓和,最终答应帮妈妈解惑答疑。韩翠平虽然不同去,但她耐心陪着儿子收集了景点资料,以讲故事的方式提前预习。几天后,刘丰宁和十几个小朋友游走杭州、绍兴、上海等城市,并进行友谊赛,玩得乐不可支。同时,他还把妈妈列出的所有问题都找到了答案。
出发前,刘丰宁还有点儿紧张,回来后腰板却挺得很直,说爱上了夏令营。他信心满满地跟爸妈分享见闻、趣事,听得韩翠平频频点头,刘旗也投去赞许的目光。
快乐,
才能让他突然“转性”
儿子的改变,给刘旗夫妇带来莫大信心。韩翠平发现,孩子和大人一样,只有快乐起来,才变得懂事。然而,丈夫刘旗似乎还没从“打是亲骂是爱”的误区中走出来。有一次,刘丰宁吵着想和同学一起“远足”。刘旗拒绝,刘丰宁却叫嚷不休,冲动下刘旗再一次举起了手。但是,后来看到儿子委屈的眼神,刘旗后悔不迭。
恰巧,“朋友圈”有人分享3D畫展的链接,刘旗点开后立即买票观展,说要补偿儿子。观展那天,一家人找到最佳拍摄点,变换造型拍个不停。爸爸喂怪兽,妈妈骑白马,儿子和“李小龙”对决……一家人玩得不亦乐乎。回去的路上,儿子意犹未尽,兴奋地说:“妈妈,我好想唱歌。”韩翠平笑了:“那就唱吧。”儿子稚嫩的歌声在车子的飞奔中欢快响起,刘旗的眼眶里泛着泪光。这样的家庭氛围,才是他想要的。
2014年7月,刘旗夫妇和儿子一起报了北京夏令营,以共同磨炼不急不躁的秉性。刘旗发现,儿子在一切“静”的挑战中表现突出,但在需要活力和爆发力的动作挑战中明显缺乏勇气。尤其舞蹈关,他四肢与节奏不和谐,笨拙乏力。经过认真观察,刘旗发现,刘丰宁经常自愿收拾垃圾,于是向教练推荐儿子做劳动部长。教练答应后,翌日清晨,别人还在梦乡时,刘丰宁就拿起扫帚打扫起来。刘旗没有打扰儿子,而是默默地拿起簸箕和笤帚,配合着儿子把落叶清理干净。
因乐于奉献,刘丰宁赢得了好人缘。在一位伙伴的指导下,他的动作和音乐节奏协调起来,也终于勇敢地闯过了舞蹈关。
后来,在一次“吞火”训练中,韩翠平表示害怕,迟迟不愿尝试。看到恐惧退缩的妈妈,刘丰宁安慰她不要害怕,还请求陪她一起接受挑战,并为她做示范。只见刘丰宁快速将火吞入口中,然后猛然闭嘴,并未烫伤。在儿子的一再鼓励下,韩翠平终于答应尝试。她闭上眼睛,一口吞下火,刘丰宁高兴地跳起来为妈妈鼓掌。训练结束后,刘丰宁还申请保留了那根火棒,说要留着作纪念。
儿子的改变让刘旗深刻反思:“过去我一直认为打骂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现在看来,只有和儿子成为朋友才能实现心跳的‘同频,最终和解。”
智慧父母,
要跟得上孩子的成长
2015年2月,刘旗一家三口又参加了江苏南京特训营。情景剧表演环节,刘旗演儿子,刘丰宁演爸爸。刘旗像孩子一样哭闹不止,边哭边蹬着两条腿:“不去,不去,就是不去!”刘丰宁两眼一瞪,双手掐腰,厉声训斥:“为什么不去?不听话,就打你!”父子俩逼真的表演逗得观众哄堂大笑。那天,刘丰宁完全释放出了平日积累的负面情绪,看到儿子把“暴躁的父亲”演绎得栩栩如生,韩翠平强忍着涌上来的泪水为他鼓掌。
那段日子,每天晚上休息前,刘丰宁总把一天的感悟用最精准的语言概括出来。比如,在乘坐观光电梯欣赏南京风光时,刘丰宁有感而发:“人生也像坐电梯,敢于向上,才能看到与众不同的风景。”总结课上,刘丰宁帮爸妈总结了“四给”教育准则:“一是给孩子任务,培养责任感;二是给孩子反馈,表扬好的地方,纠正不好的地方,不要动辄批评;三是给孩子关注,让孩子知道被关注了;四是给孩子发展空间,不能总说‘不许。”
刘旗夫妇震惊了,儿子的成长速度居然这么快,他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跟得上孩子的成长。特训营结束的那天,刘旗向妻子和儿子郑重保证:“要事第一,我要尽快写完游学日记。”韩翠平接过丈夫的话:“‘听人劝是我最大的收获。小时候,我经常和妈妈作对,根本不理解妈妈的苦心。这种叛逆太傻了,以后可不能继续傻下去。”刘旗和妻子一唱一和,提前给儿子“打预防针”。正值叛逆期的刘丰宁听着爸妈的对话,若有所思。
那之后,刘丰宁和爸妈沟通也越来越顺畅。2016年新学年开学不久,他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每天放学回家,刘丰宁主动写作业,效率很高。不仅如此,他还建议爸妈整理书柜时,把同类书籍放在一起,同类同作者的图书放一起,这样就不会在找书上浪费时间。这样的改变,让刘旗夫妇惊喜不已。
2018年春,学校布置感恩活动。刘旗下班一到家,刘丰宁就拽着爸爸说:“爸爸,你坐到沙发上。”刘旗很纳闷:“干什么?”刘丰宁一脸羞涩地端出一盆温水。爸爸立刻明白了,儿子要尽孝心,给爸爸洗脚。刘丰宁搓脚的动作很温柔、细致。
刘旗看着儿子嘴巴上冒出的一层绒毛,似乎看到了未来的那个男子汉。他忽然两眼湿润,动情地说:“你给爸爸洗脚,爸爸感到了你的爱。”说完,父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
(题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