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保温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09-07孙敏毕艳梅
孙敏,毕艳梅
(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0 引言
腹腔镜手术是最近几年内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手术之一,但术中易产生低体温,进而导致心律失常甚至是休克等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手术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围手术期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在顺利实施手术的关键。故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术中保温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效果,特此选取我院92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对象,科学的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26-57岁,平均(36.78±7.66)岁,根据切除部位分为异位妊娠12例、卵巢囊肿8例、子宫全切15例、子宫次全切8例、子宫肌瘤剥除术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56岁,平均(35.91±8.22)岁,根据切除部位分为异位妊娠13例、卵巢囊肿6例、子宫全切14例、子宫次全切9例、子宫肌瘤剥除术4例等。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切除部位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统一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术中保温护理,包括术前预热、保暖措施、液体保温等,具体如下:
(1)术前预热,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内的实际温度往往低于正常温度,因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低体温的现象。护理人员可通过在手术前调整手术室温度,使手术室内温度恒定在23℃-24℃左右,避免患者感到寒冷,并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2)保暖措施,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可提供手术单保暖;在手术床上铺保暖毯进行保温;以及在皮肤消毒过程中,通过减少患者的四肢等部位的暴露部分或者通过默契的配合减少四肢等部位的暴露时间,进而减少散温,维持体温。
(3)液体保温,护理人员在输液时,应保证液体温度在35℃-38℃左右,减少冷稀释情况的出现;以及腹腔镜手术中对于CO2气体的加温,保证温度与患者的体温一致。
比较两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1.3 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体温、寒战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尿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次实验的数据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体温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比较[n(%)]
2.2 寒战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尿量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尿量比较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广泛用于妇科疾病中,但手术过程中容易产生低体温(体温低于36℃),进而导致患者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等,最终发生心律失常甚至是休克等症状[1]。因此采取适当有效的手术中保温措施十分必要。常规的护理措施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体温降低的现象[2]。而术中低体温的出现常常与手术室内的温度低、液体使用以及四肢暴露等原因有关,因此术中对于上述问题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本次试验中采取术中保温措施,可以通过术前预热、保暖措施、液体保温等措施,减少患者在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手术[3]。其中术前预热可以通过改变外界环境温度,间接地维持患者的体温恒定[4];此外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通过电热毯、手术单、棉被等覆盖,减少患者四肢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5];另外采取维持输入患者体内液体的温度恒定,保证患者体腔内的温度恒定,从而减少机体内热量的散失[6-8]。术中保温措施可通过上述三种护理措施,预防并干预患者术中的体温,减少寒战的发生率。另外在本次实验数据可得出,采取术中保温护理患者的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尿量均优于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的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采取手中保温措施可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出现,进而降低寒战的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同时改善术后尿量,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