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小戏”哈哈腔
2018-09-07陈海燕
文·陈海燕
哈哈腔演出现场
在山东省宁津县时集镇崔庄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它曲调婉转,念白﹑唱词通俗易懂。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既能唱文戏,又能演武戏。剧目题材大多是描写家庭生活的故事。这,就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哈哈腔。崔庄是哈哈腔的发源地之一,村里的老人们喜爱哈哈腔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村里至今还保留着逢年过节唱哈哈腔的传统。
哈哈腔是一种地方剧种,之所以称为“哈哈腔”,是由艺人们的口语转化而来,也可以叫做“喝喝腔”。据考证,哈哈腔由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调衍变而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早在明代,哈哈腔就在鲁西北和河北沧州地区流行,历经三百多年的沧桑,风采依旧。
与京剧﹑黄梅戏﹑越剧等规模较大的剧种不同,哈哈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草根”,这与它主要流行于农村地区有关。土生土长的哈哈腔,在表演行当方面,生旦净丑各行皆有,表演特点以细致﹑逼真﹑轻松﹑幽默见长,表演者善于通过艺术手段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观众听来尤为亲切。
哈哈腔的唱腔音节跳跃幅度比较大,抑扬顿挫,颇有难度,但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对于几十年浸淫在这个行当里的老艺人们来说,唱词烂熟于心,唱腔了然于胸,随手拈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曾经有一幅不知是何人书写的对联是这样描写哈哈腔的,上联是“乍一听﹑酥一阵﹑麻一阵﹑凉飕的一阵,酥的呢嘶嘶哈哈,麻的呢龇牙咧嘴,无论咋地说不上什么是东西南北﹑酸甜苦辣”;下联是“入了耳﹑哭一阵﹑笑一阵﹑热乎的一阵,哭的是满脸鼻涕,笑的是仰面朝天 ,吹拉弹唱诠释出熟悉的陌生的五味人生”,横批是“旱地甜瓜两味”, 这幅带着一股浓浓乡土气息的对联,惟妙惟肖地地描绘出哈哈腔给普通大众带来的非凡的享受。
说起哈哈腔,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时凤春。时凤春在崔庄的身份很特殊,他不是崔庄人,但却又是哈哈腔流传的重要推动者,这一切皆因为他的姥爷,被当地人称为“戏神”的崔庄人崔廷敬。据时凤春讲,他的姥爷是当时方圆百里最有名的哈哈腔艺人,会唱的曲目能够连唱上一百天不带重样的,来找他学戏的人也特别多,乐陵﹑陵县甚至河北的东光﹑南皮都有来拜师学艺的。崔廷敬出生于1883年,1949年去世,自打从崔廷敬开始,崔庄就被认为是哈哈腔的发源地之一。时凤春从小就跟随姥爷在崔庄村生活,直到九岁那年姥爷去世才回到县城,他对小时候姥爷家教习哈哈腔的场景至今留有深刻印象。时凤春没能从姥爷那里继承哈哈腔的唱腔和身段,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哈哈腔发自内心的热爱,多年来,时凤春一直是哈哈腔演出的组织者。2003年开始,退休之后的时凤春开始着手搜集和整理哈哈腔的各种资料,他还会经常去外地,和当地的哈哈腔艺人交流。
自打老艺人崔廷敬回乡授艺,哈哈腔在崔庄村已经流传了上百年,早已成为这个地方最鲜明的文化烙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化,获取新鲜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哈哈腔这种传统艺术也像我国很多的民间文化一样遭遇了无法继续发展下去的现实困境。再加上最近这些年,大批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求学,崔庄村也没能逃脱留守的命运,哈哈腔后继乏人的尴尬与无奈,无时无刻不让这些老艺人们感到急切与心痛。
哈哈腔的重要推动者时凤春(中)
哈哈腔演出现场
中国的很多地方剧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剧本,主要依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继承和流传,哈哈腔也不例外。所以它传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了。哈哈腔在崔庄走过了几百年,经历了从鼎盛辉煌到少人问津,哈哈腔是村里老人们割舍不下的一门技艺,更是他们难以舍弃的珍贵记忆,从孩提到古稀,哈哈腔跟随了很多人一辈子,也让他们痴迷了一辈子。但遗憾的是,在哈哈腔的演出队伍里,已经难觅年轻一辈的身影,哈哈腔成为了仅存在于老人们之间的小众化娱乐方式。
对于崔庄村的百姓,尤其是老一辈的村民来说,哈哈腔就是他们无形的财富。2007年6月,宁津哈哈腔入选德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一来,时凤春和老艺人们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如何让这门传统的戏曲能够绵延不断,他们也一直在想办法。
令人欣慰和高兴的是,从2015年起,县文体部门每年都给崔庄村拨付一笔资金,用于哈哈腔的保护与发展,为这一地方传统文化的延续给予帮助与扶持。
哈哈腔是崔庄的宝贝,更是老人们的精神寄托,老一辈的崔庄人在哈哈腔的唱念做打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自小钟爱的地方小戏,更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幸运的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我们也期待着在崔庄人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哈哈腔能够重新找回应有的活力,让这独特的唱腔永远回响,让凝聚着祖辈心血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