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术实践中共情性鉴赏力的再获得

2018-09-07魏宇韬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杂技与魔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专情个体性魔术师

◎ 文︱魏宇韬(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作品生产流通的最后环节都会落到接受美学的范畴内,“接受”需要表演者具有共情性鉴赏力。然而实践中,魔术表演者、创作者往往会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束缚,造成“专情”的创作方式或表演,导致作品在接受环节中受到阻碍。本文拟从共情与专情的美学范畴、专情的成因及消除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魔术创作提供观众接受度更高的创作思路,使魔术表演者重获选择魔术节目时的共情性鉴赏力。

一、共情与专情

艺术作品中的所谓共情,指的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媒介作用,让创作者或表演者在创作、表演中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被观众所欣赏和把握,并把这种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这种借作品传递的情感须是一种由创作者或表演者传达的人类共通的情感。

专情则是创作者或表演者在艺术实践中未能克服自身个体性,使作品失去共通的情感基础,从而产生了创作者、表演者的情感个体性与观众的情感个体性之间的冲突,导致艺术作品的情感接受度下降。

二、系统性专情

1.现象及成因

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谓魔术实践过程中的系统性专情,是许多魔术实践者在一定阶段都会出现的“集体性偏情”现象,指的是魔术师或魔术爱好者由于经历了一定时间的魔术训练与魔术实践,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导致在魔术宏观效果的鉴赏判别方面脱离了普通非魔术专业群体观众的审美趣味,造成魔术作品在观众接受度上的缺欠。此种倾向是魔术实践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必经的一个阶段,故称为系统性专情。

魔术训练强调对魔术秘密的掌握。魔术师,特别是表演经验尚不丰富的魔术爱好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魔术训练后,难免会将方法学上的迷惑性放在魔术作品评价因素之首位。魔术技巧和方法的不可穿透性是魔术之为魔术的基石,对其重视自然是理所应当,然而偏差却也发生在对“迷惑性”或“不可穿透性”的理解把握上。

魔术实践者经过一定时间的魔术训练后,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方法和技巧,无法参透的魔术方法也越来越少,此时审美趣味便可能发生变化,倾向于将使用“能骗过自己”的方法的魔术节目作为好的魔术节目,而忽略一些已经被自己掌握了魔术技巧或原理建构的魔术节目。例如,很多魔术爱好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魔术学习后,可能会十分喜欢“不可能找牌”的效果。通常此种效果依赖于相对复杂的数学原理,在魔术外观上体现为繁琐的反复发牌、数牌,最终锁定观众选择的扑克牌。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魔术爱好者,在魔术学习的某个阶段,会专注于使用这类的“蒙内行魔术”,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美国魔术师赛门・爱伦森曾指出,不知道一个魔术效果是怎样办到的和知道一个魔术效果是不可能办到的是两码事。而好的魔术呈现的应该是后者。对于“蒙内行魔术”,虽然内在秘密和原理不易被参透,但其繁琐的操作流程很可能让观众感觉到只是一个谜题而不是魔术。一个魔术效果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超出了魔术表演者本身的知识范围,不意味着它就是一个能被观众欣赏的魔术节目。所以,扬弃系统性专情,应是每一个优秀的魔术表演者、创作者须持之以恒的目标。

2.系统性专情的扬弃

(1)好的魔术方法或技巧,不应仅仅被定义为能够欺骗“内行”。如果以增加方法的外在繁琐性以获取方法内核对于内行的欺骗性,将会是本末倒置的。所谓好的方法,应是内核对于普通观众(甚至内行)迷惑性强,外观总体简洁经济,较少给人以操作感、公式感的方法。

(2)西班牙魔术师伍迪・艾瑞冈曾谈道,很多用到数学原理的魔术之所以让观众厌烦,大多由于这些数学魔术都是以“半加工”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有许多原理型魔术,其原理实现确实需要更多外部程序,如果以“赤裸裸”的方式执行这些程序将被观众体验为繁琐、谜题。所谓方法的情景化,就是以具体魔术为背景,赋予这些本应枯燥的程序以意义,这样程序操作本身就成了魔术“仪式”的一部分。例如,美国魔术师约翰・班能的一个纸牌占卜预言类的魔术作品中,需让观众多次发牌,班能的处理方式是让观众发与自己出生年、月、日数字相等的牌,于是将枯燥的发牌程序与观众个人信息偶联,而利用个人出生日期这样的演绎,也正好与该作品占卜、预言的主题相吻合。发牌就由“原理实现的程序”摇身一变成为“占卜的仪式”。

(3)相信每位魔术师、魔术爱好者对看过的第一个魔术都记忆犹新,因为那个魔术或许就是让自己走上魔术之路的第一推动力。有时魔术实践者由于太专注于个别细节而忽略了魔术大图景,这时需要做的就是回望初心。这一回望,指的就是回忆当初被魔术效果整体所震撼的感受与理性分析——那种感受究竟源于何处?当初我们并不知道魔术的方法,那么震撼我们的只能是魔术的外观大图景。我们由此知道观众喜欢的魔术是什么模样,初心在哪里,并且要求自己在魔术作品的创作中,尽量采取效果启动模式——首先构建起想要达到的效果,再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法择优使用。在魔术表演的节目鉴赏和选择中,我们首先应关注魔术传达的效果图景是什么,然后分析其方法结构,从而决定该节目的使用与否,是否有改进和调整的空间。

(4)任何一个精彩的魔术效果的实现都离不开适当的魔术方法,而“适当”产生于积累。重视魔术大图景并不是只看效果,不论方法优劣,而是要求方法美与效果美并重,并使方法美服务于效果美。在这个魔术效果中不合适的方法,或许适合另一个魔术效果。技巧的提高和原理的积累,是每位魔术表演者的终身课程。

三、个体性专情

个体性专情是指魔术实践者(通常是表演者)在演绎魔术过程中,受自身兴趣、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等影响,对某一主题赋予过于浓烈的情感,从而使观众产生“矫情”的体验。

很多魔术师喜欢将扑克牌中的人像牌(J、Q、K)比作皇室成员,用扑克讲一段或浪漫或惊险的故事。这种演绎方式,如果投入的感情太浓、台词口吻过于正式,会给观众造成虚假感。对于大多数国内观众,扑克牌就是单纯娱乐竞技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具有太多人格化特征。魔术表演者的演绎若和国内观众的生活经验差距太大,共情就没有产生的余地。反之,这种演绎方式的恰当处理应是以一种半玩笑式的口吻进行,让观众知道“魔术表演者也知道自己在表演”,故事不必被较真对待。这样,“天方夜谭”反倒能为纸牌魔术效果增加趣味。美国魔术师大卫・罗斯表演过一套硬币魔术:将一枚枚硬币放入一块代表“黑洞”的圆形黑色垫子时,硬币消失进“黑洞”中。但他也仅仅是简单介绍黑洞的概念,并没有给观众大肆补充理论物理和宇宙发生学知识,从而使“黑洞”的演绎服从且服务于硬币消失的魔术效果,避免了喧宾夺主。

四、结语

共情是人类社会沟通交往的心灵基础,也是艺术表演孜孜不倦的诉求。在艺术实践者的成长旅途中,共通的鉴赏情怀难免会被自身的艺术训练所困顿。这种困顿在艺术实践展开过程中必然地出现,并随着艺术素养的深化必然地被扬弃。要让艺术实践的展开扬弃这样的专情困顿,就应在不懈训练的同时不断回首,以理性重温初心——有观众的地方才需要表演,创作者、表演者首先是观众,是具有人类共通情感的人。怀这样的初心,无论走多远,都不用担心会迷路。■

猜你喜欢

专情个体性魔术师
论邓·司各脱个体性概念的形成
辩证的“个体性”
魔术师
一切无关劈腿
寻找魔术师
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
魔术师
唯此专情留付卿
论个体化社会中社区教育服务居民个体性学习的策略和途径
魔术师会选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