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的诗与酒的关系

2018-09-06周军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万古愁将进酒千金

摘要: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流传千古,许多诗被后人视为典范。尤其是他关于写酒的诗,更是倾注了他的内心情感。他通过酒来抒发感慨、抒写人生、表达意愿。由此,我们可以注意到,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与酒就难解难分。

关键词:李白;诗;酒

诗与酒,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孪生兄弟,在盛唐时期,中国更是诗酒结合的狂热时期。酒因其口感热辣,味道醇厚,令人迷狂的特征而成为一代诗人的兴奋剂,因此,也催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酒诗。李白则更将酒与诗的关系演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诗风也因酒的参与而显得更为豪放、悲壮和飘逸。

一、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首府伏龙芝市北楚河南岸伊斯阔家附近,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但是,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一个谜。李白一生创了许多诗作,今共存诗1035首,有《太白诗集注》。李白生平事迹详见李冰阳《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纪两《唐书》本传。

二、 李白与酒的故事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己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醉中趣,勿为酒者传。”(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二),一开始六句中连用了六个酒字,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酒,酒,酒,酒,酒,酒,也许只有李白才有资格给酒赋予如此神圣的价值。因此,李白被称为“酒星魂”,“酒圣”,“酒仙”。

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陈臣是酒中仙。”历来被认为是传神之笔。大概没有哪个文人与酒的关系之密切和嗜酒的名气能够和李白相提并论了。只要翻看李白的诗集,就不难发现他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酒。在月下,在舟中,在花间,在亭阁,在显达得意时,在困厄郁闷之际,李白无处不在饮酒,无时不在深醉。

正如郭沫若所说:“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关于李白的死,还有种种传说,大概都与酒有关。其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情调的是说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死。

李白是说不尽的,单单是酒的话题酒足以出专著了。

三、 李白同诗、酒的不解之缘

唐代是诗歌繁盛的年代,诗人多,嗜酒者也多。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海量,贺知章、王之涣、元稹个个好酒,并且都是饮酒而诗兴大发。

王安石评李白诗,道:“十句九句妇人、酒耳”。其实,经专家考证,李白的诗除了《乐府诗》外,言妇人的少,言酒的多。他一生写饮酒的诗就达一百七十首,著名的酒诗有《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客中作》《南陵别儿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襄阳歌》等。由此可见,诗、酒自古是一体的,他们同李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后面的论述中,我将随意捡取几首典型的诗欣赏。

酒可以麻醉人,酒也可以释放真。李白的《将进酒》应该算是人生、诗与酒三者的最好阐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将进酒》这个题目原本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的旧题,主要是表达喝酒放歌时的情感。李白将之运用到诗歌中来,表达了他喝酒时的愁绪。在这里,酒也酒成了李白抒发人生感慨的媒介。

《将进酒》全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可以这样说,用李白的这首《将进酒》来描述李白的人生、诗歌、酒三者关系再恰好不过了。人高兴时要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激愤时要喝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人排遣寂寞时要喝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人郁闷时也要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把酒问月》全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李白是精神上的游子。在他的一生中,始终陪伴他左右的,不是妻子儿女,也不是诗人朋友,而是手中那壶酒和天上那轮明月。

那壶美酒是离别的酒,在金陵柳絮飘飞的酒肆里,在妖娆无姬的劝酒声中频频举杯。然后是放荡不羁的酒,先在长安市痛饮,斗酒百篇,尽情享受得意的喜悦;又在梁、宋豪饮,但愿长醉不复醒,共话沧桑,陶然忘机;又在江南山水里面独酌,对落花,步溪月,不知不觉到黄昏。

酒给了中国文人们快乐,给了文人灵感。而文人付酒于生命,付酒于文化,付酒于情思,他们饮的酒也早已随体内升腾的血液,溶化成他们生命中瑰丽的诗篇。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隋唐五代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3]勾承益.唐诗感悟[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1月第1版.

[4]纪准.李白詩赏读[M].线装书局,2007年4月第1版.

[5]黄益庸.唐宋诗词八大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6]王步高.唐诗鉴赏[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周军,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猜你喜欢

万古愁将进酒千金
破产千金倒追落魄甲方:所有的好,不如刚好
赏玉兰
游睢县北湖(新韵)(外一首)
“千金”原来指男儿身
寒江帖
冬日读易安词有感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千金醉琴
“第一千金”切尔西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