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评剧青衣表演人物分析

2018-09-06王丹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评剧分析

摘要:评剧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北京、天津、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市。青衣是评剧的重要行当之一。表演艺术又是评剧青衣的核心与生命,没有表演艺术,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评剧青衣。因此,研究评剧青衣的表演艺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评剧青衣的表演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辨,对评剧青衣的表演艺术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以与评剧青衣同行共同切磋讨论。

关键词:评剧;青衣表演人物;分析

一、 评剧发展历程

(一) 唐山落子时期(1912年~1923年)

1912年,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与评剧男旦月明珠挑头,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受到当地群众,特别是煤矿工人的欢迎。此时期评剧旦角演员有月明珠、张凤楼、金开芳等人,这三人中除金开芳专工评剧花旦以外,另外两位均青衣、花旦兼擅。

(二) 奉天落子时期(1923年~1931年)

1923年前后,“唐山落子”进军东北,以沈阳(旧称“奉天”)为演出中心,故称“奉天落子”。此时期出现了评剧第一批女性旦角演员,其中主要有李金顺、花玉兰、花莲舫、喜彩春等。这些女演员仍然兼演青衣、花旦两行,不过有的已开始有所侧重,或以青衣为主花旦为辅、或以花旦为主青衣为辅,呈现分工的趋势,当然,也有人仍然二者并重,不分主次。花莲舫是评剧第一位女演员,她幼年学过河北梆子和梅花调,并于10岁时在上海“大世界”演唱曲艺。后改唱评剧,以唱腔朴素大方著称于世,在继承月明珠、金开芳等人唱法的基础上,糅进了梆子和梅花调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以青衣为主、花旦为辅,代表剧目有《打狗劝夫》(青衣)、《杜十娘》(青衣)、《马寡妇开店》(花旦)等。后来的著名演员白玉霜、刘翠霞、新凤霞等人都向她学过戏,所以她是评剧旦行承上启下的人物。

鲜灵霞、韩少云也专工青衣,她们的代表剧目分别为《包公三勘蝴蝶梦》和《小女婿》。鲜嗓音高亢洪亮、唱腔大方,尤擅唱“搭调”与“甩腔”:韩唱腔圆润醇厚,“疙瘩音”运用尤佳。

新凤霞青衣、花旦皆精,唱腔优美动听,嗓音甜润清脆、婉转传神,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新派”,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音”著称。代表作品《刘巧儿》《花为媒》《祥林嫂》《杨三姐告状》等。

二、 评剧青衣扮演的人物

同所有的戏曲行当的表演艺术一样,评剧青衣首先也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其表演艺术的“最高任务”,行当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前辈大师们总结出的艺术经验“演人不演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很好地塑造评剧青衣的人物形象,首先就必须了解并把握评剧青衣所扮演的人物类型。

评剧青衣同所有戏曲行当的青衣一样,多扮演庄重的中青年妇女。原称“正旦”,因其常穿青色褶子,后来便常称为“青衣”。

作为“生旦戏”的评剧,青衣常与小生成为评剧最为主要的两大行当,而以青衣为主演的评剧剧目,更是不胜枚举。例如《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牛郎织女》中的织女、《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小女婿》中的杨香草、《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等。

三、 评剧青衣表演的特点

评剧青衣表演艺术,同所有戏曲行当的表演艺术的共同特点是:以“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为重要艺术手段。

而评剧青衣表演艺术的个性特点则是:以唱功为主。也就是说,评剧青衣必须具备过硬的唱功,没有唱功,演不好评剧青衣。

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著名评剧青衣表演艺术家白玉霜,在其代表剧目《珍珠衫》中所扮演的王三巧、《玉堂春》中扮演的苏三、《西厢记》中扮演的崔莺莺等等,无一不以唱功为主。这也成为“白派”艺术的核心。

当然,评剧青衣的唱腔艺术,既有评剧剧种的共性特点——通俗、婉转、流畅、动人,又有不同演员的不同个性特点——流派特点。

四、 评剧青衣表演的流派

评剧青衣表演艺术的灵魂,是具有不同艺术流派的不同个性特点。

所谓“流派”,是“艺术流派”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流派艺术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一大显著特点,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几乎所有的戏曲剧种,都有各自的艺术流派。例如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豫剧的“五朵金花”(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崔兰田、阎立品)。各流派既有创始人,又有代表剧目,并有传承人。而各流派又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主要标志。

同样,评剧青衣也拥有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可谓精彩纷呈,各放其辉。

例如白玉霜创造的“白派”艺术,就以唱腔的低回婉转、情感深厚的個性特点而闻名于世,赢得“评剧皇后”的美称。“白派”的第二代传人小白玉霜(李再雯),又以代表剧目《秦香莲》《杜十娘》《家》《苦菜花》等,发展了“白派”艺术,形成了圆润优美、韵味醇厚的个性特点。“白派”的第三代传人刘萍、王冠丽等,又继续传承发展了“白派”艺术。

又如新凤霞创造的“新派”艺术,也以唱腔的嗓音甜润清脆、优美动听、婉转传神,特别是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其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祥林嫂》《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等。“新派”的第二代传人谷文月、戴月琴、刘秀荣、刘淑琴、王向阳等,也都各显千秋。

再如韩少云创造的“韩派”,同样以唱腔的圆润醇厚、吐字清晰,腭(疙瘩)音运用尤佳自成一派。“擅演剧目有《小女婿》《小姑贤》《江姐》《杜鹃山》等。《小姑贤》已摄成影片。”

五、 结语

由此可见,流派艺术乃是评剧青衣表演艺术的重中之重,凡艺术成熟的评剧青衣演员,必须归于某一艺术流派,方能有所成就。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段游.议评剧的唱腔与表演[J].剧作家,2009(06).

[4]韩立民.论评剧音乐结构形式发展的历史趋向[J].戏剧文学,2010(05).

作者简介:

王丹,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艺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评剧分析
评剧产业的特色文化版块发展模式探析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评剧《良宵》海报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
马惠民:很有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