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节奏教学“五步走”

2018-09-06朱莉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节奏教学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摘要:音乐教学必须注重节奏训练,训练中应根据学习能力实施“五步走”,即以趣导学,迈好节奏学习第一步;师生参与,共定节奏名称;图画和节奏结合,理解节奏时间值关系;儿歌和节奏结合记忆各种类型节奏;灵活运用节奏发展学生音乐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音乐教学

根据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要认识一些常用的、简单的音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孩童时期,音乐基础薄弱,理解力差。为了帮助儿童克服困难,尽快建立节奏感觉,并能在音乐课上灵活的运用,我们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指导他们采用“五步走”的学习方法,使其在有序、层进的过程中,带着不断成功的体验和欢愉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加深对节奏的感悟和理解。

一、 以趣导学,迈好节奏学习第一步

兴趣就是指那些旨在认识、研究和获取某种事物、事理的心理特征。兴趣能克服人的惰性,诱人人们参与活动的能动性,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当学生对音乐学习感兴趣时,就会迸发灵感,凸显热情,有时还会极度兴奋,手之、蹈之、足之、舞之,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节奏感的兴趣呢?

(一) 注重引导、初步感受节奏韵律

小学生对节奏的掌握是动态的、形象的,所以,在节奏训练时应尽可能让孩子们动起来。例如听《小松树》这首乐曲,可让学生听两遍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跟着节拍走动、拍手,教师用双响筒伴奏,突出了强弱规律,让学生初步感受XX的韵律,然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节拍韵律,如:拉锯、摘果、呼吸等,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节奏韵律。

(二) 激发学生学习节奏的欲望

音乐教学中,要结合音乐时代特征不断给予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许多课堂上无法接触的节奏知识,从而激发起孩子们对节奏知识的渴求。随着知识面的扩展,他们的音乐学习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对节奏感的把握也就越精准,学习兴趣便会随着浓厚。

二、 师生参与,共定节奏名称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参与。他主张施行音乐教育不宜过多地诉诸理念,通过人体活动才是最佳途径。所以,改革音乐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加活动并能自己动手去做、动耳去听、动口去唱。

低年级学生接触节奏时首先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学习过程中不宜一上来就进行这两个音符概念的直接讲析,可以通过半拍节奏的声音使儿童首先从感性上体验、识别,然后让孩子们动起来,随着四分音符组成的节奏:××|××|走步,随着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跑步。通过学生感受走、跑的节律,师生共同总结出:四分音符标记为×,读作“走”;八分音符标记为××|,读作“跑跑”;十六分音符标记为××××|,读为“快快快快”。

学生感知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后,采用生动形象的日常现象为学生难理解和记忆的几种常见节奏起名称。例如,在带领学生认识“×·×”附点节奏时,我们可先在黑板出示“×·×”,然后说:“现在不告诉你们这个节奏怎么读,但可以告诉你这个节奏的读法非常像一个小动物的叫声。”然后老师在黑板画这个小动物。学生一看到知了,就高兴地“知·了”“知·了”地叫起来。这时,教师总结:“要是你会知了叫,那么这个节奏就会读了,你们相信吧?”这时,教师学一声知了叫,划拍读一声附点节奏,正好吻合,这时孩子们个个都争先试读。这样,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很快学会了读×·×节奏,并且不容易忘记。

三、 图画和节奏结合,理解节奏时间值关系

低年级学生对各音符时值比例很难理解。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智力发展属肖像式再现阶段。我在教学中多采用简单的图画辅助理解。节奏训练中的图画既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线条,还可以是实物简笔画,但不论是哪一种都可以借助多媒体予以快速、直观呈现。例如,在不同音符时值教学中,可根据节奏特点和时值长短出示大小各不相同的动物头像,时值长一些的头像大一些,时值短的头像就小一点。

四、 儿歌和节奏结合记忆各种类型节奏

对于一些难读或較长的节奏,低年级学生难以记忆和掌握。根据低年级学生大都喜欢背记儿歌的特点,我们可采用把节奏和儿歌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边拍,边说,使节奏有生命力。由于动起来了,学生兴趣很浓。例如:教师边拍手边读: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教师刚说完全班学生都能拍出:×××|×××|×××|×××|××××|××××|×××|,并且能边拍边读,课堂气氛很热烈。

学生学会了用儿歌来记忆节奏以后,参与热情高,兴趣很快得到激发,不但能自己把以前会说的儿歌用手拍出并口读,还能把老师写出的节奏编成儿歌,有利于记忆。

五、 灵活运用节奏发展学生音乐思维能力

音乐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学的目标,节奏的再创造,对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有利。节奏的创作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节奏朗读:用不同的节奏说话,朗读诗歌。

(2)节奏填空:自由创造节奏填空,注意每小节的节拍和疏密关系。

(3)节奏问答:按规定节拍组成几小节作问答,可在师生间进行。

(4)为歌曲设计节奏伴奏。下面详细谈一下这种方法:为自己熟悉的歌曲设计相对固定的、简单的节奏,并伴随歌唱,这是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之一。在音乐游戏中穿插节奏练习,使儿童在玩中获得知识。练习时,用手拍或用打击乐器奏固定的节奏型,走路式踏脚做平稳的四分音符固定拍,并伴随歌唱,学生热情很高。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小学音乐教学探索[J].读书文摘志,2017(11):275.

[2]柴嘉中.小学生节奏教学的思考[J].通俗歌曲,2016,22(12):168.

作者简介:

朱莉,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睢城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节奏教学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提高童谣节奏教学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