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09-06张燕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做好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帮助。文章先对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进行分析,之后对小学语文课堂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予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
一、 前言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新鲜事物是所产生的质疑、探究主动性,这是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进步的重要措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予以科学设计,来实现对问题情境的创设,然后让学生在引导下产生问题意识,并将这些问题意识转化成为知识探究动力,以此来提高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主动性,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二、 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
(一)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生对于知识的不了解而产生问题,这本身就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变化。与此同时,在问题的引导和支撑下,学生愿意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断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这能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对自己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从而让自己具备更强的思维水平,从而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所以说做好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
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是培养学生求职能力的重要方式。因为,知识的学习本身就起源于问题,正是因为学生缺少对于知识的认知,才会产生问题。教师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给予他们更为主观的动力去让学生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究,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为他们的全面素质发展带来帮助。
三、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 导入阶段的情境设疑,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阶段,其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环节,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就需要在课堂导入阶段多下功夫,来完成具有引导性、针对性的导入情境设计,以此来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例如在进行《四个太阳》的课文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入阶段先与学生进行语言互动,问他们“世界上有几个太阳?”,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引入课文标题,“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名称叫《四个太阳》,可生活中明明只有一个太阳,那这四个太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一探究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会随着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并通过四个太阳与一个太阳之间的差别,来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对四个太阳产生疑问,并希望通过探究来解决自己的疑问,以此来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实现带来帮助。
(二) 教学阶段的思维引导,促动学生提出学习问题
课堂教学阶段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阶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来促动学生产生疑问,提出学习问题,在实现对他们问题意识培养的同时,实现课堂教学效果进步。例如在进行《两小儿辩日》的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进行站队,然后将班级学生分成“早上的太阳离我们更远”“中午的太阳离我们更远”两个队伍,让他们进行辩论,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锻炼。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个小孩会说孔子:“孰为汝多知乎?”孔子的行为教给了我们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来进行思考,最终得出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优秀品质。
(三) 作业阶段的问题布置,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动力
作业阶段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布置作业的环节中,设计一些具有引导性、针对性的内容,来完成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调动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支持。例如在完成《火烧云》的课文学习后,教师就要求学生在最近一周都要回家观察傍晚是否会有火烧云,并完成对“火烧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有的时候有火烧云,有的时候没有说少云?”等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的研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的认知能力,并促进他们对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僅可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进步,还能够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带来帮助。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设计能够对学生产生启发作用,实现对他们问题意识的调动,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需求的研究,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来实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带给他们足够的探究动力,从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带来帮助,也为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牛婷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N].发展导报,2017-11-28(029).
[2]史慧荣.学患无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05):31-34.
作者简介:
张燕,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龙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