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018-09-06杨莉
摘要: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品质。有些学生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而有些却相反,其实他们之间也不是智力上有差距,而是学习习惯的好坏有区别。文章针对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身心特点,就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途径
要培养跨世纪的合格接班人,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首先从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几个方面抓起,并教会学生学会审美。教会学生做人,必须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人、成才有利。许多事实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却贻害无穷。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可以主宰人生。”小学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有些人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而有些人却相反。其实他们之间也不是智力上有差距,而是学习习惯好坏有区别,所以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得从小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小学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首先在读书背书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另外,学生的课前准备也很关键,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举手发言,与同桌共同交流。在平时做作业时要让学生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慢慢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应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我校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所以我利用第一周的早读和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其次,通过民主讨论增补制定各班的班规。具体班规制定后,为使班规不流于形式,发挥其实际功效,还制定一套评价制度,使养成教育得以进一步落实。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必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了常规宣传教育之后,我制定了“自评—生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利用此评价制度每日对学生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在德育里加一分。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纪律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促,学生在学校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 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教师应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
(三) 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的启发、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
(四)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多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要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就要教給学生怎样抓重点、记难点等记笔记的方法;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可把比较科学的读书步骤编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下来,切实照着做。“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五) 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学生与同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及能力、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同学的学习习惯,既能发现同学不良的习惯,又能及时提醒、督促同学纠正不良习惯。如发现同学修改作业不认真,随心所欲,有同伴给他指出比老师指出其接受性要好得多。互相纠正时,学生如果把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措施等进行反思,又便于更有效地改正不良习惯,巩固和提高良好习惯。总之,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他的债务。而小学阶段优势各种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期,让我们抓住这个黄金期,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
参考文献:
[1]张亚宁.抓住课堂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内蒙古教育,2015(14).
[2]赵曼.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杨莉,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渠江镇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