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研究
2018-09-06危灿晶
摘 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光辉而丰厚的文化典籍,它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不仅在我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有着极高的地位,给予了我国文化极深的内涵。所以,身为教育者,在新时代向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思想政治修养这门课程刚好成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对高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举措有利于其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修课程;融合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是我国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学生树立正確的三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思修》的各个章节中,传统文化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文化是相通的,因此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也是适合的,所以,《思修》这门课包含传统文化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是先进的文化,值得我们学习的文化。利用两者的相通性进行系统性学习,使这门课程更具中国特色,也更有实际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是极为有利的。
一、 新时代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程教学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理念需要我们继承,并将其创造性地转化发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结合新时代思想道德观念,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由此,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必然提高,也更乐于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视角与实现途径。
《思修》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并且只针对大一学生,因为这一时期学生刚脱离简单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是他们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可以借鉴利用好《思修》课程这个平台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文化的力量充实学生的思想,切实培养在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 新时代传统文化在《思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 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渗透于《思修》课教学
具体教授《思修》课程时,要注意结合新时代,联系具体实际,力求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共鸣,从而自发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寻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现在的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决定了社会是能够和谐发展,所以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渗透在《思修》这门课程里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我国有关部门应考虑师资力量、学生现状等实际情况,综合利用上文提到的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选取最优方案在《思修》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新时代思想,在古今中外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能够从古代先贤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更为健康、更加全面的发展,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德育为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 注重挖掘优秀教育资源,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民族性,是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经典。因为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不一样,所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没有交流便会固步自封,也就不能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那部分做以纠正,因此各民族间应该保持交流,并且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文化和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与时俱进,而且在面对世界各国文化时,能够做到博采众长,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才能使自身不断丰富,长盛不衰。而当代大学生也应该秉持这种学习的态度,接受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思想文化,在具备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吸收消化,时刻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传统文化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必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学习传统文化,是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成果表达强烈认同的方式,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在学习其先进文化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切忌顾此失彼,甚至丢弃对我们发展更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文化已然成为瑰宝,值得我们对它深入探索。
(三) 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日前,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对“中国梦”进行阐释,触动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作为五千年文明大国,在近代却被西方的船舰利炮攻破,背负了“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忍辱负重,建国几十年来,中国人在一代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一步步从自强不息“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最终走向复兴“强起来”成为当代中国人最迫切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应该以传统文化丰富人生的内涵,以唐诗宋词的风韵、琴棋书画的修养、宽容仁爱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人的修养和气质,从而奋发作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它注重人伦道德、重视人的思想规范,带有浓重的道德色彩。将传统文化融入《思修》教学中,可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提高《思修》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淑荣,郭旸.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的探索与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7):120-122.
[2]贾春玲.浅论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修课教学[J].戏剧之家,2017(21):145-147.
[3]李苗苗.新时代“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启示[J].文存阅刊,2018(2).
[4]周宗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语文教学刍议——以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为例[J].教育:文摘版:00285-00286.
[5]史晓宇.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理路[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4).
[6]王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6):101-104.
[7]赵莹.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7):35.
作者简介:
危灿晶,重庆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