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2018-09-06陆文崔
摘要: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巧妙的问题设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他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单调的知识灌输方式,而且还促使学生在适当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实现了自我探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启发,从而使数学课程的教学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和体现,为学生自身数学素养的形成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出有意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化;高效课堂
所谓的“问题化”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上通过对教学重点、难点等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问题化设置,让学生通过对此类问题的交流、探究,进而能够自主地掌握和理解课堂所教学的基本内容知识。问题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兴趣的支配和驱动下,独立自主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获得高效、良好的进步和发展。
一、 生活问题的创设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终将服务于生活,早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共识。所以,在问题化的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相应的生活场景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打破以往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性,而且,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地积极思考和分析,帮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进而确保数学课堂教学顺利、高效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关内容时,我便创设了以下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相关数学知识的探究和思考:
某天学校组织我们小学二年级同学去博物馆进行参观,此时,二一班有35个学生,二二班有32个学生,同时每个班级里都有2名老师进行带队。同学们,你们能算出二一班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吗?以及这两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位学生呢?
上述情境锻炼的是学生们对不进位加法的认识和运算能力,我引导学生们在这样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预设里,正确计算出上述两个问题中的不同人数,然后再利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人数概念的惯有思维逻辑为导引,对相应的加法运算技巧进行了讲解,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后,既加强了我在课堂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次数,也让学生们通过一定的自主思考过程,加深了他们对今天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数学的高效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实践问题的创设
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化数学教学课堂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对于动手实践操作问题的构建,是实现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应用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相关实践活动的进行和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时,由于本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相关位置,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方格纸上自己亲手绘制了某电影院内的座位图,然后提问学生们,如何在这一座位图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位置?学生们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时,仅凭描述和想象是无法清晰地进行正确表述的,于是我便引导学生们自己动手在图中对自己的位置进行标注,从而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让学生们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对”的真正含义,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 探究问题的创设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对问题的探究活动是课堂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探究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解题能力的思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在构建问题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精心设置,让问题一经提出,就可以引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热烈讨论和探究,进而使学生们可以自主地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地应用,为课堂的教学活动提供顺利开展的良好契机。
例如:在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一节的有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教會学生对同种物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整理,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相关知识,因此对本节进行教学时,我则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自主的对本节内容进行探究和讨论的模式。所以,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红色、青色、偏圆形、偏长方形等颜色和形状各部相同的苹果,然后我问学生们,这些苹果大家一共可以将他们分成几类进行整理呢?学生们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探究,有的以形状将苹果进行了分类,有的以颜色进行整理,有的学生竟然还以苹果的大小也进行了归类,充分展现了自主探究下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对高效的课堂教育带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在问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应当首先立足于教材内容,其次在通过各种巧妙而合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和锻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正确学习习惯和良好学习思维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随晓晓.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对策分析[N].科学导报,2017-10-20(C02).
[2]卢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N].科学导报,2011-12-18(010).
作者简介:
陆文崔,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肥东县杨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