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8-09-06李梦航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在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教师要提升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方式,建设与学校、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程,需要被加以重视,要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加以探析,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象,并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小学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小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需要了解当前国家的教育形势,根据教育方针政策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修改与完善,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知识理念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开拓创新,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一、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 教师对于情感方面较为重视,轻视课堂的技能目标

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但是也要与当前的学校办学理念以及社会价值观相互融合,即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三维”的目标。在其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对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教师具有一定的困惑,也为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在目标中,并没有加以详细说明,进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部分教师布不知从何处入手。“三维”目标较大,具有较多的发展方向,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情感方面加以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忽视了对于文本的解读与解析,导致学生对于文章中的内容不能进行理解。这种现状的原因为教师对课堂的人文性加以重视,但是对于课堂的文化知识学习有一定的忽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二) 对教学的方法与过程比较重视,轻视学生的能力与情感

在新课程理念中,主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地位加以转换,并使用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自主学习。这种角色转化式教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误区,认为在新理念中,应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内容主要由学生自身的兴趣来定,教学形式主要针对学生的喜好,这就导致教学由学生来决定。某些教师认为这种是正确的,但是其实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主要由于学生自身经验不足,自制力较差、学习水平低,如果教学内容由学生决定会导致教师丧失自己的作用,也导致教学改革出现误差。

(三) 重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轻视文本解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为小学教学设定了教学内容及形式,要建设开放自由的语文教学课堂。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堂作业,例如:查资料、准备语文课堂道具等,让学生通过汇报或者表演的方式对自己的唱过加以展示。课程结束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或艺术作品加以阅读。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教学会出现边缘化,将重点的知识加以忽略,导致课堂变成资料汇报或者交流,使语文教学丧失了自己原本的特性,进而导致教学的成果较差,学生对知识掌握不足等。

二、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加以整合,形成“三维”式教学目标,在整合过程中,并不是简单为将知识链接在一起,而是以学生知识及能力为主线,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个步骤及环节加以关注,要注意课堂的目标培养。

(二) 教师要落实教学的核心目标

学生要对文字加以认知,并能够进行很好的运用,这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学生要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加以掌握,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具有基础的文字功底,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开展。

(三) 教師要落实教学的年度目标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识字、读字、写字、记字进行培养,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形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将本年度的教学目标加以明确,才能够对年度的重点加以讲解,进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进而能够在学生基础的掌握上开展进一步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落实教学的文体目标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文体教学目标的设立也应是不同的。新课程标准主要将阅读分为阅读叙事性作品、阅读说明性作品以及诗歌。阅读叙述作品主要是了解文章讲的大概事件,对文章的故事段落加以概括,读者对阅读文章的体会加以分享。阅读说明性作品主要是在文章中对某一事件抓住重点,对事物加以说明。诗歌主要是让学生对于诗歌的主要大意进行了解,掌握诗歌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与表达方式。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是当前小学教师的共同目标,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研究与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加以分析,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以教育带动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文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6.

[2]戴滢.漳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3]刘先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114-115.

[4]严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D].浙江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李梦航,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朝阳学校。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