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语文课上的运用
2018-09-06冷文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实现语文课教材内容的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优化学习环境,改革教学结构,培养创新精神的理论与实践,对如何将整合的目标、思想、方式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做了有益的探索,还对整合的——“情境一探究”、利用资源一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模式作重组与创新,突出了整合的科学性、实效性、操作性,为用好现有设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探索的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运用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必然地把语文教学带入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个整合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加上语文课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征,使之成为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大新亮点、新链接、新突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创立,把语文教育带进广阔的天地。由于语文课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本质特征,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整合正为深化素质教育中的一新亮点,从教学策略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个必然的链接亮点、突破口,以此达刭对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神圣启蒙,成为一个人格锻造的过程。
一、 有利于激发语文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宗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秋魂》的教学中,文中所描写、歌颂的“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与学生脑海中的秋天是否一样。而大多数文人笔下的秋天的肃杀、凄凉的景象也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而这些光靠教师口头说说,学生是领会不了的。教师收集这些内容的图片或音乐风光片放在自己网站上,再将它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从视觉角度去体会作者笔下“秋”之美。教师只需在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对“秋魂”的理解,了解文章的主旨即可。最后,师生再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二、 有利于激励自主学习
《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诵读——研读一一鉴赏阅读。首先第一个环节——诵读:欣赏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中的朗诵,此课件从网络中搜集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在教师的诵读方法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个环节——研读: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练习在电脑上进行,即时在电脑上判定成绩,即时给出提示,教师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可加以个别指导。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上网搜寻资料、如何展示学习结果)后,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发布学习结果。课后学生饶有兴趣地进一步研读,完善学习结果,将感想发表在论坛,有学生还在课后将结果制成网页,交给教师链接到个人主页上。第三个环节——鉴赏阅读: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鉴赏分析《沁园春·雪》的方法,去鉴赏阅读课件中的“扩展阅读”《沁园春.长沙》,分析它的寫作方法、语言特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同时完成课件中的五个训练题。
三、 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初中语文《枣核》一课用多媒体和网络支撑,把语文搬进网络教室,采用“LwithIT,”方式,即采取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基本模式,创新了课堂教学结构。(1)创设情境:[主页面上以(月之故乡)的音乐为主,穿插表达展现祖国壮美河山的图片]预备铃响后学生进入主页面欣赏。教师提问: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枣核》。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什么?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进入公共讨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在《月之故乡》的音乐声中齐读课文,思考后进人公共讨论区发布,交流大家的答案,将学生在公共讨论区的问题分析整理,发布在小组聊天室的主题上。(2)舍作探究。教师启发: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假如你是老师,在教《枣核》时,你会让学生首先了解什么?请你以老师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老师将大家的问题进行了整合,请大家进入合作探究页面,这里有五(上接第2页)个专题讨论区,请大家结合对文章和背景资料的思考。(3)自主探究。教师简要小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我们来进行深层的自主探究:亲近文学: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则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种。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请通过网络搜集海外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给文中的“友人”写封信,告诉她《除枣核之外……》。
四、 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
我在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下册第四单元文艺表演场面的文学欣赏后我上的一堂网络习作教学《场面描写》,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本校校园网的BBS论坛功能、Enet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教学。首先我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校园网的BBS中设了本班论坛,让班级每个学生都注册了用户,学生可在里面发表文章进行讨论,可互相浏览文章并提出意见,随时进行修改。论坛还有用户等级功能,学生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可以上升一个等级,起到了激励作用。上课时,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可以对学生进行监控、广播、转播,也可以让学生浏览位于服务器上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可以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探究。
作者简介:
冷文安,四川省遂宁市,四川省大英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