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帮扶路 路长情更长
2018-09-06何清华
何清华
干溪村、铁山村、尖场坝村……八年多来,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和《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的帮扶干部们,几乎踏遍了通江县最贫困的地方,完善了一个个村委会阵地,使其功能齐全;落地了一批批产业项目,让它开花结果;帮扶了一户户贫困群众,尽力解放思想……
2016年,我被调整到通江县工作,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因为扶贫,结缘了《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一批又一批“党刊人”,得知他们的动人往事,我深刻感受到那份大爱无言、心系民生的扶贫情结,摘要聊叙,只因心念感恩。
奔康路上的尽心竭力
村委会阵地上空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紧挨着的村小学传出琅琅读书声,通村道路宽阔平坦,沿线茶园连片,老百姓就在家门口就业,还住上了“小洋房”……时任村支书的陈邦宏介绍,烟溪乡苏家坪村是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来通江扶贫的第一站。8年前,这里山高坡陡、阵地陈旧、村道不畅,沿途大部分村民还住的土坯房,没有支柱产业,更没有经济来源,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当初,与10多户特困户交流,一方面能感觉到他们的淳朴和热情,但更多是经济上的困难和生活上的无奈。我唯一的念头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点什么。”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办公室主任马高均,当年兼任烟溪乡党委副书记和苏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
在智力扶贫上,他们积极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讲座,赠予农业科普读本,给贫困学生资金扶持。在基础建设上,维修村委会阵地,添置办公设备,完善村小学配套,硬化村组道路。在产业扶持上,他们加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以此增强“造血功能”。在民生工程上,帮助解决全村1000多户人畜饮水困难,结对帮扶10户特困户……四川党建期刊集团的倾情付出,不仅成效显著,更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许。
如今,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已先后派出十余名帮扶干部,投入100多万帮扶资金,携手毛浴镇干溪村、广纳镇铁山村、董溪乡尖场坝村等5个乡镇5个贫困村的老百姓一起走過了8个春秋。8年来,帮助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余家,辐射带动6000多名贫困群众参与发展、携手致富。
为基层干部厚植成长的沃土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坚持读党报党刊补思想之“钙”是我每天不可或缺的一课。我特别喜欢《四川党的建设》中关注、论坛等栏目,因为从中可领略各级领导干部的施政理念,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在咀嚼真理、品味经典、启迪思想的同时,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日常学习中,我常常将摘录的精髓推荐给身边每一位组工干部,希望大家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行动。并把《四川党的建设》作为“两学一做”“组工大讲堂”、农民夜校、干部学院等常备教材,积极组织全县1300多个基层党组织、2.5万余名党员全覆盖订阅。
2015年,《四川党的建设》在沿袭纸媒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畅通了现代化的教育、传播手段,打造了“两刊两网、四微一端”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为提升基层干部媒介素养和理论水平,丰富现代化思想教育手段,自2016年起,通江先后选派10余名年轻干部,前往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挂职学习。3年来,一批又一批上派干部在集团党委的关怀和培养下茁壮成长。时光似流水缓缓流淌,不曾停息,我与“党刊人”的交集和记忆也在慢慢累积。值此《四川党的建设》60岁生日之际,谨以此寄希望受助的通江儿女在感恩中奋进,也祝福她青春永葆,韶华常在。(作者系中共通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编: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