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检察这些年
2018-09-06姜丽媛
姜丽媛
2004年从华政毕业进入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已有14年,虽然依稀记得刚入松检为新人时的感受,但当听到身边一群朝气蓬勃的80、90后开始尊称我为“姜老师”的时候,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然是一名“老”师了。
在松检这些年,先后在办公室、公诉科、政治部工作过,担任过办公室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检察改革后又回归业务部门,如今是刑事诉讼监督部入额检察官。经过多岗位锻炼,我也算是“复合型”老师了,于是经常会面对如下提问,在此借“公诉人札记”这一栏目一一作答。
问题一: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你更喜欢哪一个?
这个问题还真挺难回答。成为检察队伍中的一员是自己无悔的选择,根据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这是检察职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每一项新的工作,我都以挑战自我的心态去面对,始于陌生,终于热爱,间或倦怠,偶尔畏难,个中酸甜苦辣,工作久了都会尝尽。既然选择无悔,又何俱风雨呢?沒有更喜欢哪一个,不管到哪个岗位都要热爱,这样工作起来才更轻松、更有效。
问题二:如何写好文稿?
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还真说不透,每个写过的人都有一肚子的心得,但有一点经验倒是相通的,那就是要“用心”。写文稿是一件很心累的事,写多了会有严重脱发问题。当你看到一个写手对着电脑屏幕保持沉默、目光呆滞的时候,千万别去打扰他,此时他为写好一篇文稿所经历的内心苦痛挣扎只有写过的人才最懂。当年从写信息到写简报,再到人代会报告,这个过程历时数年,由“豆腐块”写到“大部头”非一日之功。用心了解各部门工作、用心收集资料、用心构思、用心反思被修改后的文稿前后差异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积累。另外,参加市院条线和我院开展的公文写作培训是必需的,每个写作“小白”都是前辈们手把手带出来的,当然那些天赋异禀提笔成章的除外。本领学到了是自己的,可以随身携带。如今身在业务部门,最常写的是案件审查报告和法律文书,以前练就的公文写作功力仍有用武之地,偶尔领导布置写个经验总结之类的并不会犯怵。
问题三:公诉办案要具备哪些素能?
对这个问题,之前下发的《检察人员通用素能应知应会手册》有更权威、更明确的解答。检察改革对检察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诉人更需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能。自己虽有几年的公诉工作经验,但毫不谦虚地说那真的只是入门级。要学的东西太多,法学理论、法律法规、出庭实务、讯问技巧、释法说理等等,学习永远在路上,稍有懈怠就跟不上节奏。做好公诉工作不仅需要有好脑力,也需要有好体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公诉必备素能之一,提审、出庭、写报告,用脑是一定的,同时也是个体力活。没有好体力,提审时左手电脑右手打印机,再加一摞案卷,你可能真的提不动;没有好体力,法庭上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运转,直接晕倒在公诉席上也不是不可能;没有好体力,动辄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审查报告,光打字就会让你浑身无力。所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公诉人们请尽量抽点时间锻炼好身体。
问题四:刑事诉讼监督部都做些啥?
作为新成立部门的新成员,经常会面对这样的提问。去年8月我院作为全市首批刑事诉讼监督改革试点单位,率先成立刑事诉讼监督部、制定试点方案、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实测、开展调查核实、探索构建业务应用系统专门办案平台、根据改革实际对职能设定进行调整,总之,做了一系列改革试点单位该做的事。这期间,我深切地感受到,做好监督工作不仅要知实体,还要懂程序;不仅要会阅卷,还要能调查;不仅要勇于发现问题,更要擅于处理问题。没有过硬本领,监督没底气,更不会让被监督者信服。当前刑事诉讼监督部何去何从、具体工作怎么开展还未尘埃落定,但刑事诉讼监督大有可为这一点毋庸置疑,监督工作将更加专业化也是大势所趋,相应地对监督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作为一名检察官只有不断夯实法律功底、练就过硬本领,方能不负昭华、不辱使命。
回顾检察职业生涯前半程虽然有些经验积累,但面对检察工作日益增长的高要求与个人能力有待提高之间的矛盾,更觉职业生涯后半程任重而道远,仍需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编辑:杨皓 156182109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