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实施高中数学高效教学
2018-09-06陈艳菊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至此,在实践教学中,身为一名数学教师,也应积极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等,致力于高效教学的实现,促使教学活动得以有效、顺利地实施下去。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其的实现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教学;创新研究
一、 前言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紧密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诸多的困难,难以使最终的學习效果达到预期。至此,高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意识到这一现状,并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效用,对教学模式加以丰富、创新等,从而进一步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一个激趣的效果,实现寓教于乐,将数学学科的本质及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 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落后、陈旧,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单一、死板,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很难提起学习兴趣,难以保障学习任务的完成。而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就可以使这一困境得以突破,使教学活动的生动性、象形性、趣味性得以全方位地强化,使学生们的学习体验得以增强,使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秘、价值,并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 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始终地占据着主导位置,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使其在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学得枯燥、乏味,使其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而在创新教学模式之后,就可以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善,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到更多的感染力、新颖感、体验感,使其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学好数学,为后续的深入性学习打下基础。
(三) 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构建起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所追寻的目标,而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也是同样如此。至此,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就可以使这一目标得以真正地实现,并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使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以将数学教学的作用、内涵、效用等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三、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 引导自主学习,增强教学实效
高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果之外,也应对其的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加以注重,应帮助其找寻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其的学习能力,使其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新课改为导向,引导其实现自主学习,使其逐步地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使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显著性的增强。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模式的创新性,进一步地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有效教学得以实现。比如,在这其中,教师可以将橡皮泥引入进来,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依次地塑造出六面体、五面体、四面体等,并对创作成果加以分析、记录,找寻到多面体的定点数、棱数等,以逐渐地判断出它们的关系,得出公式、概念,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在此模式下,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的启发性,使学生们动起手来,使其的参与性、能动性得以进一步地强化,保障高效课堂的实现。另外,借助于这一方式,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能强化学生的多项能力,为其的综合发展而助力。
(二) 注重情境创设,提升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氛围的好坏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其将对学生们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增强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将情境创设这一模式引入进来,借助于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等,保障教学活动得以持续、稳定地开展下去。
例如,在讲解“对数函数”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进来,以视频为载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利用描点法,来理解函数图像的视频,引导其观看;在观看过后,教师就可以促使学生思考、讨论,使其互相探讨函数图像的区别及性质等,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掌握、熟悉知识,使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性的增强。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增强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使教师的角色定位得以转变,使师生关系得以增进,也能够进一步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在观看、讨论、实践、听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强化能力,保障学习任务得以一一完成。
(三) 善用提问艺术,构建高效课堂
为了使高效课堂得以真正的实现,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应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从而进一步地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其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但是,在这其中,教师也应明确好,问题设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其摆脱被动学习的位置,使其的解题能力得以强化,使高效课堂得以构建。
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设置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利用暑假时间打工,老板在第一天时给了他100元钱,以后的每天小明都要退还给老板1、2、4、8元……,假如老板要小明打10天工的话,小明能同意吗?”在引入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情景预演的方式,来找寻、解答问题,既活跃了教学氛围,也使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保障。
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下,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使其在求知欲、好奇心的驱动下,深入到知识的海洋中,以获取到更高水平的进步与发展。
四、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创新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于此,不仅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使其发掘数学知识的趣味、精妙所在,达到一个一举数得的学习效果。但是,在这其中,教师也应注意,应将教学需求、学生学情等作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戴裕明.对高中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的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4):87.
[2]贾灵柯.从数学天才和数学人才的角度浅析互联网时代数学教育的发展与新[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12):101-102.
作者简介:
陈艳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