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
2018-09-06
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严监管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开放本质是取消对外资不必要的限制,严监管是要求不论本土还是外资金融机构都按照一致的标准实施严监管。
8月11日,第二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召开。论坛上,业内多位专家对中国金融业开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郭凯表示,去年以来金融业开放速度明显加快,这一轮开放的起点是2016年10月人民币加入SDR,这是自中国加入WTO后比较大的一轮金融业对外开放,涉及的金融服务业领域较广、力度较大、落实较快。在博鳌论坛宣布的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清单,目前已经完成7条。
郭凯透露,剩下4条还需对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修改,具体包括:取消银行、期货和人身险外資股比限制,相关法规均已公开征求意见,尚未正式发布;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理财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相关法规已公开征求意见,尚未正式发布;取消保险公司两年代表处要求,相关法规已公开征求意见,尚未正式发布;允许外资银行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相关法规仍在修改,尚未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有人担心金融业开放会导致资本外逃。事实上,金融服务业开放和资本项下开放的概念并不一致;金融服务业开放属于贸易范畴,是WTO管辖范围;资本项目自由化属于资本跨境流动,是IMF管辖范围,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金融业开放之所以较贸易开放影响复杂,是因为前者涉及金融市场的开放,而资产价格调整快于商品和劳动力价格调整,因此,顺周期的跨境资本流动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超调。
对于汇率问题,余永定认为,人民银行可以向市场发一个信息——没有任何一个汇率目标要保,“央行应该坚持不进行常态化干预。市场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问题很关注,但我觉得6.9和7没太大区别,执着于某一点位是非理性的,央行应该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明确不会对汇率进行干预。”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表示,从美元主要的供给情况看,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从中期的情况看,美元向全球供给收缩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在未来中期可能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紧的状态。
胡晓炼认为,在扩大金融开放中,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绕不开的一个命题,应该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我们需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便利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需要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我们也需要一个更加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同时需要更加透明稳定基于规则的、专业的、高效的监管。这些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也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指出,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我国还有很多技术层面的工作需要去做。具体而言,他提出四个方面:第一,在法律方面,金融市场业务的安全高效运行离不开稳健、清晰、透明、可执行的法律基础。第二,在会计和审计制度方面,我国还有待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第三,子市场建设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上外汇和衍生产品不丰富,制约了市场开放的进程。第四,税收方面,我国亟待建立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