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同整合促进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文化框架转换的解释

2018-09-06李虹王茹婧倪士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流动儿童

李虹 王茹婧 倪士光

摘要 采用2(认同身份启动,城市身份和农村身份)×2(认同整合,高认同整合和低认同整合)的被试问实验设计,通过行为实验法对来自北京、威海的108名流动儿童进行测试,考察其对于城市他人和农村他人的评价,进一步分析认同整合促进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与低认同整合者相比较,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成绩的评价更积极,表现出同化效应。揭示了文化框架转换是认同整合促进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认同整合,文化框架转换,流动儿童,文化适应。

分类号 B844.1

1问题提出

西方双文化研究者将跨语言跨文化的移民群体(如亚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国人等)界定为双文化个体(bicultural individuals),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就是个体在多元文化群体之中寻找与获取认同的过程。双文化研究的两个基础,一个是双文化认同整合(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BII)概念的构建,一个是文化框架转换(culturalframe-switching,CFS)机制的发现。双文化认同整合即双文化个体知觉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认同之间是相融和谐还是对立距离的程度,包括文化冲突和文化距离两个维度。文化冲突指两个认同身份之间互相抵制,文化距离指两身份之间的离散程度。高BII的个体认定他们的两种认同身份是“流畅和互补的”(fluid and complementary),而低BII的个体认为他们的两种认同身份是“冲突和分离的”(conflicting and disparate)(Haritatos&Benet-Martinez;,2002;Schwartz et a1.,2015)。

在多元文化情境中的文化适应,包括适应、整合个体所在群体所隶属的一个或多个文化框架(cultural framework),在不同文化框架之间的切换被称为文化框架转换,即个体转换社会认知知觉图式(social-cognitive perceptual schemas)的能力(Bacallao&Smokowski;,2005;van Oudenhoven&Benet-Martinez;,2015)。文化框架转换作为双文化个体在两种文化与匹配行为之间的转换能力(Benet-Martinez,Leu,Lee,&Morris;,2002),反应了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的网络。文化框架转换通过促进个体依据具体的情境线索,做出与其匹配的行为反应,从而促进了文化适应。

1.1文化框架转换与认同整合

双文化个体会依据社会学习的经验和当前情境的认知线索做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Luna,Ringberg和Peracchio(2008)指出,个体的文化经验越丰富,越可以依据文化线索从文化的特定框架中获取匹配的行为。例如,Devos(2006)检验了墨西哥裔和亚裔美国学生的BII,发现在内隐和外显层面,认同整合水平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对两种文化的认同和积极反应。如果个体隶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那么他将会形成不同的社会认同身份。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下,相应认同身份的相对重要地位可以影响双文化个体的思维、情绪和行为(Hong,Morris,Chiu,&Benet-Martinez;,2000)。认同身份界定了具体的文化框架,进而决定了环境线索如何被感知和理解(sacharin,Lee,&Gonzalez;,2009),也即情境线索“启动”了个体与情境相关联的认同身份(Giessner,Horton,&Humborstad;,2016)。

然而,认同身份的启动不是环境线索的直接结果,即环境线索没有直接引发认同身份,而是个体如何在两种文化身份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做出对社会环境线索的反应,这一认知过程受到认同整合水平的调节。双文化个体对两种文化均有认同,但其在整合文化认同的能力上有所不同(Oudenhoven&Benet-Martinez;,2015),高认同整合个体会出现同化效应(Benet-Martinez et a1.,2002),即行为与身份启动的情境相一致的倾向。例如,高BII的华裔美国人在暴露于美国文化时行为“更像美国人”,而在面对中国文化时“更像中国人”。然而,低BII的个体表现出了对比效应,即行为与身份启动的情境不一致的倾向,他们在中国文化启动时更像“美国人行为”,而在美国文化启动时更像“中国人行为”(Benet-Martinez eta1.,2002)。可见,文化框架转换初步解释了认同整合在双文化个体的心理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即高认同整合水平的双文化个体,能够做出与情境线索相匹配的行为,从而保持了认同身份的—致。

認同整合的个体差异与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有关系,例如情境线索、因果归因与群际知觉(Benet-Martinez,Lee,&Leu;,2006)。低B11个体,体验到了更高频率的压力、歧视、文化隔离与较低的幸福感(Downie,Koestner,E1Geledi,&Cree;,2004);对2个文化身份高度认同个体的认同整合更高,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水平会更高。Weinreich,Luk和Bond(1996)的研究发现,留学香港的大陆学生如果只认同诸如大陆留学生等单一的文化群体,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身份相对稳定,无法面对不同的文化情境表现出灵活的适应行为,他们的自尊相对较低,心理适应和健康水平也较低。可见,文化框架转换为我们理解认同整合的心理适应机制初步打下了理论基础。

1.2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

流动儿童指跟随父母从农村进人城市生活,并接受了半年以上义务教育的儿童青少年(倪士光,李虹,2014b),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经历农村、城市两种文化,亦属于双文化个体,同样面临着文化适应的挑战。同时,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生活压力较大,是经济发展社会中典型的不利群体,流动儿童于处境不利情境下的健康发展已引发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身份的积极发展一般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通过与城市群体的交往来学习城市身份,建立相对稳定的城市人际交往;对城市身份有着相对积极的态度。具体而言,是否有时机与城市人士特别是同龄伙伴之间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将会影响他们的认同整合和心理适应的过程。Bandura(1997)认为依照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获取高价值的标准或原则的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两个渠道,从而有效预测心理健康。Mok和Morris(2012)认为,认同一个群体将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学习成绩。Brannon,Markus和Taylor(2015)的研究亦证实了这一点,即双文化认同融合所带来的双重意识会促进学生的学业表现,这不仅体现在学业任务的完成质量上,还存在于对学业任务的坚持性中。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其展示个人能力,获得认可的重要方式。周颖和刘俊生(2014)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甚至可以作为一种缓冲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儿童免受不良同伴关系的侵害。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其人际关系和学业表现是其人格特质的重要表征,流动儿童对这两方面的评价代表了对该群体文化个体的态度,如果流动儿童对该文化适应程度更高,则会对这一群体更为认同,同时表现为对其典型人际关系和成绩的评价会趋向于积极。因此,我们将选择学生的生活主题人际关系和学业表现作为指标进行测量,评估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农村儿童这两方面的评价,作为流动儿心理适应的指标。

我们认为认同整合在文化框架转换中即流动儿童对认同线索的反应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转换认同框架与环境线索相一致,表现为同化效应;相反,低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激活的认同身份与外界环境的要求是不一致的,表现为对比效应。假设:(1)框架转换能力解释了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2)与低认同整合者相比较,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成绩的评价更积极,表现出同化效应。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北京、威海的2所学校进行调研,对校内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儿童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流动儿童126人,他们3岁后在农村生活超过半年,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并接受了半年以上的教育,最终有效数据为108人。平均年龄为12.97(SD=1.76)岁,随父母来城市流动时间为7.57(SD=4.92)年。其中男生69人,女生39人;六年级59人,七年级20人,八年级14人,高一15人。所有被试智力正常,听说读写正常,均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步骤。

2.2研究工具

2.2.1启动材料

启动范式使用双文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书籍封皮图片任务(Mok&Morris;,2011),以往研究表明其启动效果明显(Chen,Benet-Martinez,Wu,Lam,&Bond;,2012)。使用4张具有广泛文化标识度、典型代表性的书籍封皮,审视图片后分别写出2条由封皮图片所引发的想法。研究者结合专家评判、豆瓣书评以及农村和城市的文化特征等三方面的意见,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书籍封面图片。之后请5名大学生(其中3名心理学专业,2名材料学专业)进行初评后,就封面图片与城市、农村文化相关的程度进行1(典型城市文化)~7(典型农村文化)分的7点评分,及其积极、消极效价的1(非常积极)~7(非常消极)分的7点评分。最终选择了8张具有明显身份标识度的书籍封皮作为启动材料(图1),其评分均分如表1所示。

2.2.2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流动儿童版(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scale-migrant children, BIIS-C)

BIIS-C反映了流动儿童对农村人和城市人两种身份认同的组织过程,有认同和谐和认同距离2个维度,每个维度4个项目,共计8个项目;Likert五点计分,要求被试在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之间做选择,其中1、2、5、7题反向计分(倪士光,李虹,2014a)。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认同和谐与认同距离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6和0.81。量表的总分越高,表明认同整合的水平越高。

2.2.3人格评价问卷

为了获取他评的维度,以国内流动儿童视野之中的农村人和城市人的积极、消极文化特征进行描述,在研究结果(崔丽娟,丁沁南,程亮,2009;雷鹏,陈旭,刘妍洁,彭丽娟,2012;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2008)的基础上形成了人际交往、学习等2个方面的“高频词汇表”,初测于威海32名初二流动儿童,选择了前4位的高频词汇(如表2所示)。农村人和城市人的8个评价维度的Cronbach α分别为0.71和0.75。使用5级评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將4个消极维度的评分反向计分后与积极维度的评分相加之后求平均分,分数越高表明评价越积极。这些人际关系和学习领域的形容词词库,形成了人格评价问卷。

2.3研究程序

采用2(认同身份启动,城市身份和农村身份)×2(认同整合,高认同整合和低认同整合)的被试问实验设计。将被试随机分为2组,依据实验目的,启动不同的认同身份,认同整合的水平在后测中按照研究通常做法以理论中值为标准划分为高认同整合和低认同整合两个水平。因变量是流动儿童对他人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的特征评价,指标分别为农村人他评和城市人他评分数,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对其持越积极的评价。

主试为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正式施测之前均进行了正式培训和模拟实验,包括研究程序与注意事项、指导语的熟悉和预实验。整个实验总长度为15-25分钟。首先主试进入教室,指导语导入后正式开始实验。被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城市身份启动,一组为农村身份启动;启动方式使用书籍封皮图片,被试依次阅读4张图片,分别写下看到每个图片而引发的2个想法。之后进行人格评价任务。被试在纸上写下“我最欣赏的城市同学”的名字,分别进行人格评价任务(5分钟)。再进行BIIS—c问卷的评价,填写基本信息表。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实验结束。

2.4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事后对照比较等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初步分析

表3为城市他评、农村他评的描述性信息。性别、年级、流动时间对城市他评主效应均不显著(F=0.93,p>0.05;F=2.39,p>0.05;F=2.01,p>0.05),性别、年级、流动时间对农村他评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0.19,p>0.05;F=2.07,p>0.05;F=0.82,p>0.05),因此后继统计分析不需要对人口学变量进行统计控制。

3.2不同水平的认同整合和认同身份启动对城市他人评价的影响

对城市他人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进行了人格特征评估(简称城市他人评估,城市他评),其分数进行2x2的被试间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4。认同整合的主效应显著(F=8.3 2,p<0.01,η2=0.17);认同身份的主效应不显著(F=0.61,p>0.05,η2=0.02)。认同整合×身份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F=7.01,p<0.01,η2=0.15)。图2描述了交互作用的效果。

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城市身份启动组(4.02±1.17)与农村身份启动组(3.73±1.12)的差异不显著(t=1.78,p>0.05);而高认同整合组(4.12±1.09)与低认同整合组(3.53±1.24)的差异显著(t=7.51,p<0.01),高认同整合组的城市他人评价显著高于低认同整合组的评价分数。进一步分析可知,呈现不同的文化线索时,高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基于文化线索做出与文化情境想适应的行为,流动儿童在城市身份启动条件下,对于城市人的评价分数是最高的;即使在农村身份启动条件下,其对于城市人的评价分数与城市身份启动条件下也没有明显差异(t=0.7 7,p>0.05),表现出了“同化效应”,即在城市身份启动条件下对城市他评的分数最高;低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在农村身份启动条件下,对于城市人的评价分数显著性高于城市身份启动条件下的得分(t=2.18,p<0.01),表现出了“对比效应”,即在农村身份启动条件下反而对城市他评的分数高(图2)。

4讨论

本研究使用实验法初步验证了文化框架转换是认同整合促进文化适应的心理机制,拓展了双文化个体的认同整合及文化框架转换相关研究的效度。

4.1文化框架转换机制

身份认同的情境理论指出(Cldment,Noels,&Deneault;,2001),文化身份具有可塑性,个体依照情境的变化而随时的变换与之匹配的文化身份;变换能力的个体差异影响了不同个体的心理适应水平。本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验证了高认同整合水平个体心理适应更好的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文化框架转换的机制。对于高BII的流动儿童对文化线索相应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适应水平更高;而低BII的流动儿童对文化线索相反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表现了较弱的适应能力。对于低认同整合个体所表现出的对比效应,以下两个理论可能能够对此作出解释:认知资源有限论和认同动机论。

认知资源有限论认为,低认同整合个体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认知资源,用于协调两个认同身份的关系。这一认知加工过程需要付出努力和深思熟虑,为了避免启动“错误”的认同身份,反而导致了对“不期望”认同身份的过度激活(overactivation),进而表现为相反的启动效应对比现象(Glaser&Banaii;,1999)。而认同动机论认为不同水平的认同整合个体拥有不同的认同动机机制(motivational mechanism),例如,保持一种认同而抵制外部情境影响的需要(Mok,Cheng,&Morris;,2010)。Zou,Morris和Benet-Martinez(2008)發现,低认同整合个体更容易去认同(disidentification),这种去认同与该身份线索的相反反应一致,去认同涉及了避免符合外部线索期望的需要。认同动机论认为对比反应类似于阻抗行为(Butler,Chapman,Forman,&Beck;,2006)。

4.2文化框架转换是否是唯一的心理机制

面对不同文化线索的情境,双文化个体表现出同化或对比效应取决于认同整合的水平。高B11个体的同化效应与低B11个体的对比效应诠释了认同整合的框架转换效应,从而解释了认同整合影响社会适应的机制。低认同整合个体,感觉文化认同之间是冲突的,无法适应不同的文化线索所带来的不同角色,无法突破文化身份的限制,所以抗拒与文化线索保持一致而出现过度补偿的结果。

但是Verkuyten和Pouliasi(2006)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文化框架效应不是文化的影响而很可能是语言的影响。依照Hong,Benet-Martinez,Chiu和Morris(2003)的研究,文化图标和语言启动了不同的文化框架(Li,Wang,Jin,&Wu;,2016)。不过有研究进一步发现,文化影响了分类加工,与测验语言无关。因此效应与文化框架没有关系是不可能的(Fudali-Czy2 et a1.,2016)。

但文化框架转换是否是唯一的心理机制也不能够确定,Mok和Morris(2010)曾指出框架转换的解释可能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有研究认为,将一个刺激的觉醒(awareness)作为启动可能引发对其影响的过度矫正,从而导致了对比效应(Wheeler,DeMarree,&Petty;,2007)。第二,被试对于实验操作的觉醒可能引发阻抗行为(reactance),低B11个体可能对文化认同反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拥有高度的行为警觉性(Benet-Martinez&Haritatos;,2005),那么对启动刺激的高敏感可能解释了对比效应。第三,一些启动任务可能引发被试的评估焦虑(evaluation apprehension)。低B11个体可能有着更多的负性文化适应经历,那么可能会过分担心负性评价任务(Benet-Martinez&Haritatos;,2005)。

4.3启动材料

双文化研究中经常使用图片启动,如Hong等人(2000)以亚裔美国的双文化个体为研究对象,在美国文化线索启动条件下(自由女神或白宫等图片)被试表现出更多的特质性归因,而在亚洲文化线索下(如长城或中国龙等图片)时,被试作出情境性归因,从而验证了文化框架转换。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这些文化图片本身就是著名的、积极意义的文化符合,使用这些图片的文化启动过程可能带来文化本身的混淆效应,从而降低了效度(杨晓莉,刘力,张笑笑,2010)。因此,本研究选用了普通的、中性的文化属性图片作为启动线索,类似于Mok和Morris(2009)使用的书籍封面的图片,启动效果也达到了预期。因此,在这种启动条件下流动儿童的行为表现相对符合预期。

4.4研究不足及展望

首先,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neuroticism)等人格变量的影响(Galinha,Garcia-Martin,Oishi,Wirtz,&Esteves;,2016)。流动儿童可能遭受与城市儿童的交流困难、歧视等压力,这些特殊的压力表现为社会焦虑从而进一步影响心理适应,而保持情绪稳定性的人格特质可能起着保护作用。

其次,集体效能的可能影响。流动儿童的班级相对固定,班级同学的变化相对较少,流动儿童具有班级的归属与认同感。班级情境是学生看重的社交环境,集体效能是大多数班级同学对班级能力的普适性态度,这种群体常模标准的规范影响了学生个体的行为(Lee,2016)。

此外,文化适应研究的启动方式十分多样,我们仅采用了书籍封面的图片进行启动,未来可以尝试使用更为丰富的启动方式进行进一步验证。

未来研究仍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1)对比效应及同化效应的认知机制。低认同整合个体抵抗了文化规范,从而保护其他的文化认同免受威胁或忽视的影响(Mok&Morris;,2009)。正如认知资源有限论和认同动机论所言,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比效应背后的认知机制。同时,正如研究所显示高认同整合个體可以更好的同时存取(accessing)多个认同身份,能够依照情境线索而自由地转换认同身份框架,进而促进了心理适应(Cheng et a1.,2011)。文化对行为有着动态的影响(Fu,Chiu,Morris,&Young;,2007)。双文化个体可以转换两个文化框架,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获得了参与两种文化的的不同意义网络(Honget a1.,2000),而文化线索提高了文化框架的通达性(Gawronski&Bodenhausen;,2005)。

(2)文化框架转换机制的解释效度。Chen,Benet-Martinez和Bond(2008)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语言压力(societal and linguistic pressures)可能会消极影响个体框架转换。这种压力可能以歧视的形式成为整合多元认同过程的压力源(Gil,Vega,&Dimas;,1994)。因此,在压力情境下探讨文化框架转换的解释效度,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5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认同整合个体可以更好的同时存取两个认同身份和认同身份相关的知识,依照情境线索而自由地转换认同身份框架,做出适应性行为。(2)文化框架转换解释了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流动儿童
走出边缘:阳江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群重构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