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方式探寻
2018-09-06包悦
摘 要: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要以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为标准,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为教育教学任务。本文笔者就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出发,探讨如何做好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新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管理质量都是同等重要,更是相辅相成的,小到班级管理,大到学校管理,其管理的质量都能够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以管理促教育。笔者在本文主要从如下几点进行解析。
一、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與发展。因此,有学者就将此归纳为一句话: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换言之则是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转变思想观念,学会用心关爱学生,真正迈向新课程教学管理之路。
每个孩子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需要我们当老师的去认真解读,你理解了孩子,就会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就会对他们心中的困惑及时进行疏导;我们要做教育领域里的环保主义者,要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不仅爱孩子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不仅爱那些各方面都优异的学生,更爱那些有“瑕疵”的学生。这种爱是对所有学生的广博而深沉的爱。因为只有生活在爱的环境中的孩子,才能领悟爱的价值,才能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自己将来的事业。当然这种爱不是纵容和迁就学生,是通过爱让学生接受“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就是育人。
二、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
根据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来讲,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主要体现在:(1)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管理。(2)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测试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
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管理还要求我们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比如,在校内充分利用在职进修,常见的有讲座、教研会、老带新、个别性的指导等。对于教师的评价方面,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教师评价体系,还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促使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
三、 营造和谐的人文化教学管理氛围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充分发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多一个信条;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四、 家校共促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校协同教育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目的是营造互动、沟通、协调、一致的家校和谐关系,形成同向、同步的教育合力作用,以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诸方面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还需要采取家校合作的方法,使教学管理更符合新课改要求,同时也使之更加行之有效。比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开展家长会、建立班级家校网络联系卡、建立“家校沟通卡、通讯录”等等。真正采取切实可行的家校合作方式来共同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
五、 结语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为此,教育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造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有效教学管理机制,坚持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创新教学管理氛围,让教师愉快地工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面向实践的教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关鸿羽.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易丽.中小学管理改革丛书·文化生成:营造学校发展“新生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包悦,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