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桀骜不驯的自传性长序

2018-09-06余张飞

牡丹 2018年18期
关键词:顾先生古史自序

余张飞

在一次课堂中,教师举例余英时写的《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教师精彩的分析与评论使笔者对顾颉刚先生产生了兴趣。而另一位教师的课程也提顾先生《〈古史辨〉自序》,这让笔者神经一度兴奋,产生了想去了解顾先生的念头。课后,笔者仔细阅读了顾先生《〈古史辨〉自序》,有一些感悟。

一、关于“疑古”

“疑古”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是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顾先生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幼时读书就喜欢在经文和注文上做很多的批注。如幼时所读的《四书》中《离娄下篇》《逢蒙学射章》:“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顾先生就怀疑“羿”与“宜”可能因为是同音混淆而致误,就批注:宜,当作羿。诸如此例顾先生举了很多。顾先生的疑古精神是笔者从小学到中学所没有的,那时笔者一向相信教师、相信书本、相信权威。如笔者上小学时,教师不小心写了错别字,很多学生也会跟着写错别字,有旁人指出来,并找出了证据,学生还是坚信教师写的正确。

二、什么是历史

对于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哲学家和史学家已经进行了许多的讨论,但到现在为止,“什么是历史”仍然有很多的争议。

那么顾先生对“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什么?顾先生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提出一种考察分析中国传说古史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即“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也称为层累造成说,顾先生认为传说中的古史有三个特点。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例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期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例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为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为一个孝子的模范。第三,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实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最早的状况。例如,人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但可以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顾先生的这一观点观点,首先,笔者刚读到这个观点时,觉得耳目一新。无论是在本科学习阶段,还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笔者对于传中的古史知之甚少,只晓得简单的尧、舜、禹、夏、商、周。其次,对于这一观点,笔者的理解有两层:第一,顾先生认为历史史实具有不确定性;第二,这一观点仅是顾先生对有关中国上古史知识本身的见解。顾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本来目的是提倡一种考察分析中国传说古史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但它也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历史观念,是由传统的旧史观念向现代的新史观念的过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才说顾先生是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奠基人。

三、关于读书

有关于读书的问题,顾先生也在自序提到多次。

(一)读书环境

自序中提到顾先生家是一个很老的读书人家,顾先生还在襁褓中就已经认识很多字了,六七岁就能读一些唱本和简明小说,在十一岁时就已经读了《论语》《孟子》《左传》等各类古书。顾先生从小做学问的氛围是非常好的,这可能是当今非常流行的“有闲、有钱才能做好学问”论断依据来源之一。但真的只有“有闲”“有钱”才能做好学问吗?笔者认为是的。笔者孩提时代的一个梦想:“希望读书能读到二十岁”,这个梦想萌芽于笔者小学四年级时面临的一次辍学,那时同伴们都去上学了,也不知什么原因,父母不讓笔者去了。于是每天早晨和下午,笔者不自觉地背着背篓去上学要经过的小路上割“猪草”,看着其他人上学、放学,羡慕地看着他们背着书包欢快地从笔者视野里跑过。笔者当时想:“如果能让我读到20岁就好了。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割草、结婚、生娃了吗?”儿时环境如此,且不说读多少书了。不忘初心,笔者更应该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在。

(二)对于读书的方法

顾先生幼时读书坚持认为“宁可不精,不可不博”。顾先生读书随着欣赏的趣味走,“拿到一部书想读下去时,不由得不牵引到第二部上去,以至于第三、四部。读第二、三部书时,又要牵引到别的书上去了”,在读书的时候发现问题,随着问题去读相关书籍,在读这本相关的书籍时有发现新问题,又跟着新问题去读了下一本书。这种方法可称为“好读书,不求甚解”。如此,虽然看书的数量很多,但每本书的阅读质量就会低下。在这一方面,笔者的读书方法和顾先生恰恰相反,笔者拿到一本书,一般都会细细品味,所以读书的量一直跟不上。如笔者读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讲到二次北伐中的“济南事件”,由于讲得不详细,笔者去网上搜了整个事件原委看了一遍,但仍觉得不够详细,就看到网页上有推荐一本张汉儒写的《蔡公时殉难始末记》,就想要去看一下这本书,但笔者心想要把《我的前半生》认真地看完再看《蔡公时殉难始末记》。可如今也没有看过这本书,且对这书的兴趣已然全无。读书注重数量或质量,各有各的长处。增加读书量,知识面就会很广,可谓“博通”,有利于史料搜集,防止在论文编辑中犯低级错误,达到“会通”。而彻底吃透一本书,可谓“精通”,有利于理解某一人或者某一学派的观点,更精深地领会这本书之外的深层含义。

(三)关于“读书无用论”

21世纪“读书无用论”盛行,顾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就用一句最精辟话来解答:“学问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很多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读书也是为了赚钱的一种投资,所以只要能赚钱可以不用读书。起先笔者也持这种想法,但后来遇到了一个人,笔者改变了这种想法。在2018年的一个同学小聚会,一位来自农村初中辍学的女同学,现在成都二环有房、有车、有存款,自己还开了公司、开茶楼,在聚会的过程中一直向笔者表达对笔者的羡慕,说:“真羡慕读书人,连说话都不一样。”聚会过后,她私下还向笔者请教很多问题。在一群“读书无用论”的同学中间,开公司、开店的有钱人对笔者是最尊重的。他们尊重的不是笔者,他们尊重的是知识,这不是说笔者水平有多高,而是在他们看来,笔者是知识分子。

(四)做学问的“野心”

顾先生在自序中写道:“我对于学问上的野心的收不住,自幼就是这般。十二岁时曾作一册自述,题为《恨不能》:‘恨不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第二篇是‘恨不能游尽天下名山大川,其三便是‘恨不能读尽天下图书。”顾先生的“野心”使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每天到书店游逛,恨不得把所有学问都装进肚子里,又对历史“兴味极浓重”,“喜欢把一件事情考证地明明白白,看出它的来踪与去迹”。像这种桀骜不驯、“打破沙锅问到底”性格都是笔者不具备的。笔者有很大的野心,想要横扫图书馆,但付诸的努力很少;笔者也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也会为此读书,但仍对许多问题一知半解,由于某一小点原因就放弃,比如在对“济南事件”感兴趣时,笔者心情极其兴奋,想要看张汉儒写的《蔡公时殉难始末记》,但因为图书馆没有这本书,而笔者不想看电子版的书,也舍不得花钱去打印电子版,就立刻放弃了看这本书的念头。而二十出头的顾先生就经历了丧妻、祖母去世之痛,还经历着国内的战火纷飞,顾先生的桀骜不驯、“恨不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性格,使其在这些外在和内心的困苦面前,还坚持读书学习和研究。

以上就是笔者对顾颉刚先生《〈古史辨〉自序》的感想,笔者很感谢教师介绍此书,这本书使笔者收获良多。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顾先生古史自序
男子冒充“美女”诈骗登徒子
顾先生的孤独简史
岂曰无缘?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顾颉刚与中华书局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説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
可以听,可以读,可以弹——舒泽池自序
“视角转换与史实重建——第二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再版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