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梦幻曲(上)
2018-09-06
岁月匆匆催人进,硕果累累又一秋。读者朋友,我是小e。我们又在甘老师的《硅谷新视野》专栏会面了。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知识就是力量》2017年2月刊中,甘老师介绍了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提出的12项颠覆性技术。其中,排行第三的是物联网。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5年物联网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达2.7万亿~6.2万亿美元。呵呵!只剩6年半,这可有点玄!究竟怎么样,甘老谈一谈。
童话人人爱,自幼常期待。
梦幻在人间,一片新世界。
童话世界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现代童话世界。多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变化之快,如今是否应当改口说“时新周异”了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摸任何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待一周再出门,面对这花花世界,那种“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感叹,一定会油然而生!下面来看两个场景:
[场景1]“主人早安!”清晨,智能助理发出一声问候。接着,悦耳的轻音乐响起,窗帘徐徐拉开,和煦的朝阳与室内的灯光共同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卧室。衣橱自动开启,推出待穿的服饰。这时又听到提示:“主人,早餐已经就绪,是按营养师的安排为您准备的。”用餐时,智能助理报告:“8点半,自驾车在门口等您,它送您到工作地址。”走出家门,坐进车中,说一声:“起程!”自驾车飘然驶去……
[场景2]西安市长安街的草坪上,一个底面积14.4平方米、高3.6米的无人配送站坐落于此。无人机从远处飞来,降落在无人配送站顶部并自动卸下货物。货物在配送站内部自动中转分发后,由配送机器人自动装载,驶出无人配送站并送至指定地点。这是一批来自云南的鲜花,大部分订单是情人节礼物。
[场景1]是综合一些媒体编辑早期勾画的智能家居童话,而[场景2]则是摘自2018年4月17日华为公司发布的《2025年全球产业展望》(Global Industry View,简称GIV2025)白皮书。据称,这份白皮书是华为根据对170个国家的调研结果,以及重要国际组织、著名咨询公司、业界龙头企业的统计数据而写成。在该文件的“前言”一开头,华为的市场战略总裁徐文伟就写上了这样一句警语:
“今天不抓住未来,未来将把我们甩在过去。”
白皮书详细分析了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列出了预测的2025年的数据。应该说,这比麦肯锡于2013年做出的预测要更贴近实际。请看右下列举的数据摘要。
华为白皮书的结论是:万物感知,万物连接,万物智能将为我们呈现超出预想的智能社会形态。
呵呵!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结论:
万物连接是什么?正是本文的主题—物联网!万物怎么能够连接?就需要万物能感知、万物有智能。所以,在这里,万物感知和万物智能是手段,万物连接是目的。那么,万物又为什么要连接呢?当然是为了互通信息、协调工作达到合作共赢,即为我们呈现出一个超出预想的智能社会形态。
一句话:物联网实现之日,就是智能社会来到之时!正是
物物连接,样样智能。
事事舒畅,人人开心。
万物连接这么好!不知是谁来提醒?
就是他们
想当初,20世纪的最后几年,互联网“突然”热现。那年头真是:人人谈“达康”(“.com”的音译),股票也疯狂。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得以顺畅的氛围中时,有几个人却更有远见,想到了物与物也应该信息通畅。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息息相联,那才是换了人间。
正是1999年,有三个人,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1月21日,美國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室验室的尼尔·格申费尔德(Neil Gershenfeld)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当物品开始思考》(When Things Start to Think)。书中讲述了他领导的“物品思考联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有关物联网的概念。他认为:当我们将微芯片限制在桌面上的盒子中时,我们就浪费了微芯片的潜力;当计算机几乎消失在我们周围的墙壁中时,真正的电子革命就会到来。他问道,如果某个制造商可以将数字化原子组织成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或者可以编织成牛仔夹克的音乐键盘呢?
无巧不成书,另外一个尼尔(尼尔·格罗斯Neil Gross)于8月29日在《商业周刊》上登了一篇文章—《地球将会有电子皮肤》。他这样说:“在下个世纪,地球将会穿上电子皮肤。它将使用互联网作为支架并传递其感觉。这种皮肤已经缝合在一起了。它由数百万个嵌入式电子测量设备组成:恒温器、压力表、污染检测器、照相机、麦克风、葡萄糖传感器、心电图仪、脑电图仪……这些将探测和监测城市和濒危物种、大气、我们的船只、高速公路和卡车车队、我们的谈话、我们的身体—甚至是我们的梦想。”
这两个尼尔,都被业界公认为物联网的启蒙人。然而,真正给物联网的大名“一锤定音”的却是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正是他首次用了“Internet of Things”(缩写为IoT,译为物联网)这个词,定义了人类的未来。
发明秘史
凯文·阿什顿是一位怪才。他出生于英国,从小就对计算机着迷,却学了个与理工科毫不沾边的专业—伦敦大学学院斯堪的纳维亚研究。1995年,他毕业后在宝洁公司(P&G;)工作,主要负责以玉兰油品牌命名的化妆品系列的供应链专题。当时玉兰油系列正在流行,他发现公司有货而当地超市却缺货,面对这种矛盾,同事们都认为成千上万商店都在经销他们公司的产品,这种供需脱节自然时有发生,不必大惊小怪。而他则认为这是大事,经过仔细调查,他发现在任何给定时间,居然大约40%的商店都没有他们公司最受欢迎的产品!这位爱动脑筋的计算机迷终于找出了病根:商店的货物信息是靠人工扫描条形码收集,这不可能实时反映现状,因为人不可能不断地输入有关不断变化的所有细节数据。反之,如果让物品自己通过传感器实时地收集自己的信息,并发送到有关平台进行处理,岂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人物想干大事情,如何能引起公司高层的重视呢?他想一定要有一个惊人的标题,这让他绞尽脑汁。某日,他灵光一现:如今(1999年)正是“Internet”(互联网)这个词发热的年份,而“Things”(物品)这个词又已被MIT的尼尔教授的书炒出了名,把这两者加到一起来定义我的主意,那真是妙不可言!于是“Internet of Things”就诞生了!而且,这个主意受到了宝洁公司高层的重视,并决定由他代表公司与MIT合作组成研究小组,深入研究这一课题。这个小组取名为“MIT自动识别中心”(MIT Auto-ID Center)。这在业界可是个十分响亮的牌子,知名赞助商有上百个,后来更名为“MIT自动识别实验室”(MIT Auto-ID Labs)。
功成名就之后,他自创了三家初创公司,都被高价收购;还应邀到各地巡回讲演,名利双收。
2015年,他写了一本书,名为《创造、发明和发现的秘史》,用他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众多发明家的特质,十分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