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 繁殖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18-09-06付晓彤韩海斌庞保平
贾 冰,谭 瑶,付晓彤,韩海斌,常 静,庞保平
(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昆虫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9; 2.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
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ea),是危害棉花(Gossypiumhirsutum)、苜蓿(Medicagosativa)、豆类、小麦(Triticumaestivum)、玉米(Zeamays)及多种经济作物的主要农业昆虫[1-3]。据文献记载,牧草盲蝽在新疆等地的棉区常年为害,是西北棉区的优势种[4]。有研究报道牧草盲蝽在新疆一年发生4代,3月中下旬出蛰活动,5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若、成虫,主要在杂草上危害;第2代转移至棉田及苜蓿上危害,盛发于6月中下旬;第3代盛发于8月上中旬;第4代盛发于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成虫主要在苜蓿、油菜(Brassicanapus)、杂草、枯枝败叶及土缝内越冬[5]。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启动及奶产业的迅速发展[6],苜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7],植食性害虫牧草盲蝽常与其他种的盲蝽交互发生,严重危害豆科牧草的生产[8-9]。牧草盲蝽在苜蓿的整个生长期都造成危害,成、若虫均可刺吸植株的各个部位,造成叶片穿孔,芽部畸形,分支增多,果实腐坏,种子发育不全等不良现象,发生严重时可大大降低种子质量及草产量[10]。牧草盲蝽还具有多食性及转主危害的特性,可在豆类、玉米、向日葵(Helianthusannuu)、麻类、甜菜(Betavulgaris)、枸杞(Lyciumbarbarum)及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等地方特色经济作物及各类杂草上扩散、危害[11]。目前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牧草盲蝽在局部地区的种群数量动态[2]、生物学特性[12]、对寄主植物偏好特性[13-14]、捕食性[15]、其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16]及化学防治[10-11]等方面。
在不同寄主上转移可能对牧草盲蝽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种群的消长动态。曹娜等[14]报道了新疆阿拉尔市棉田的牧草盲蝽对种植面积较广的多种作物、蔬菜、果树、林木、杂草等具有寄主偏好性,如豆科、菊科、苋科、伞形科等植物。目前,关于牧草盲蝽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偏好、牧草盲蝽对不同寄主间互作关系及作用机理、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适合度等研究相对滞后[13],而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是明确牧草盲蝽种群动态变化、制定科学的预测预报及防控技术、研究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答反应以及探讨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关系的理论基础,既有广泛的经济意义,又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昆虫消化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海藻糖酶及转化酶等[17-18],而消化酶系的改变是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适应的重要表现[19]。昆虫通过取食获得植物中的淀粉,以淀粉酶将其消化为葡萄糖后,再被虫体吸收利用[20]。海藻糖是昆虫血淋巴中主要的糖类及能量物质[21],在海藻糖酶的催化下释放葡萄糖,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并能在逆境条件下大量合成,提高昆虫的生命力,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22-23]。有研究报道,细胞内高含量的海藻糖能保护生物大分子抵御伤害,提高生存能力[24]。本研究通过开展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对牧草盲蝽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能力及成虫淀粉酶、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综合判断牧草盲蝽对不同寄主植物的生理生化适应性,以明确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而为深入研究牧草盲蝽寄主适应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与饲养条件
2016年4月下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县沙尔沁乡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苜蓿种植基地扫网捕获牧草盲蝽,带回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昆虫实验室,用新鲜四季豆(Phaseolusvulgaris)在PGX-350C人工气候箱(宁波海曙赛福实验仪器厂)中连续饲养两代。饲养条件:温度(25±1) ℃,相对湿度(50%±10%),光暗比L∶D=16 h∶8 h。
1.2 供试寄主植物
8种供试寄主植物分别为绿豆(Vignaradiate)、赤小豆(Vignaumbellate)、大豆(Glycinemax)、黑豆(Glycinemax)、棉花、四季豆、苜蓿及玉米。绿豆(中绿2号)、赤小豆、黑豆(宝黑豆2号)、大豆(711)、苜蓿(亮苜2号)及棉花种子(冀棉169)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植物医院公司购买。
种植前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 min,自来水反复冲洗。将绿豆、赤小豆、大豆、黑豆、棉花及苜蓿种植在灭菌后的蛭石土中,每盆播种5粒(花盆直径×高度为10 cm×10 cm),苜蓿播种10粒,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培育[培养条件:温度(25±1) ℃,相对湿度(50%±10%),光暗比L∶D=16 h∶8 h],记录出苗日期。待植株生长至十叶期后,从顶部3 cm处剪下长约10 cm的嫩枝、嫩叶置于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中(塑料杯直径×高度为4 cm×10 cm),作为待取食的寄主植物。四季豆、玉米(西蒙6号)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前不塔气村种植,分别于四季豆开花结荚、玉米乳熟期采摘,饲喂前用小苏打水浸泡10 min,自来水反复冲洗,晾干后用水果刀切成5 cm长的小段,置于一次性塑料杯中。试验中用四季豆连续饲养两代,至第3代起,将初孵幼虫接种于8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饲养。
1.3 试验方法
1.3.1牧草盲蝽若虫发育期、存活率、雌雄比测定 选取刚孵化的一龄若虫,每杯接入1头单独饲养,用纱网、皮套罩住杯口。每种寄主植物接入100头。每天固定时间观察,记录若虫存活情况、进入下一龄期的时间及各龄历期,直至全部羽化后统计不同性别的成虫,计算若虫发育期、存活率、雌雄比。
1.3.2牧草盲蝽成虫发育期、产卵量、产卵期测定 挑取同一天孵化的雌雄成虫,接入塑料杯中配对饲养,每种寄主植物接入10~15对。杯底垫一块硫酸纸,每日固定时间取出硫酸纸及寄主植物枝叶,在显微镜下观察产卵情况,统计产卵量、产卵前期及产卵期,并记录雌、雄成虫的发育历期,直至试虫全部死亡。
1.3.3牧草盲蝽若、成虫体重测定 测定在四季豆上饲养的牧草盲蝽若、成虫体重。若虫测定:挑选蜕皮1 d的牧草盲蝽若虫10头接入离心管内在BSA124S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称量后,再对空管称重,差值除以10得到单头若虫体重,每次重复测定3~5组。成虫测定:选取同一天羽化的雌、雄成虫至少10头,装入离心管中称重,随后对空管称重,差值即为单头成虫体重。
1.4 淀粉酶与海藻糖酶活性测定
在每种寄主植物上收集从若虫期饲养至羽化第3天的牧草盲蝽成虫,投入液氮中并即刻转入-80 ℃冰箱中保存,以备制取酶液使用。
1.4.1淀粉酶活性测定 每10头10日龄牧草盲蝽成虫加入500 μL的0~4 ℃预冷的0.02 mol·L-1pH为7.5的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中充分匀浆后,将匀浆液置于高速冷冻离心机中(0~4 ℃,12 000 r·min-1)离心10 min,所得上清液即为酶液。酶活力单位为μg·(min·mg)-1,具体步骤参考白燕等[25]的方法。
1.4.2海藻糖酶活性测定 海藻糖酶活性的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26],并将试验条件加以改进。每5头10日龄牧草盲蝽成虫加入1 mL的0~4 ℃预冷的0.02 mol·L-1pH为5.8的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中充分匀浆后,置于高速冷冻离心机中(0~4 ℃,12 000 r·min-1)离心15 min,所得上清液即为酶液。
标准曲线制作:配制20 mmol·L-1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10 mL(取葡萄糖0.036 02 g加蒸馏水定容至10 mL,测定时分别取标准液10、20、30、40、50、60、70 μL加蒸馏水分别配置成0.2、0.4、0.6、0.8、1.0、1.2、1.4 mmol·L-1的葡萄糖溶液)。
测定前分别取上述溶液225 μL加入225 μL显色剂于90 ℃加热5 min后冰浴,冷却后加入40%的四水合酒石酸钾钠水溶液75 μL,测定OD550值,从而确定OD550值与葡萄糖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海藻糖酶活性测定:取酶液75 μL,加入130 μL海藻糖标准溶液,在37 ℃下水浴30 min,沸水浴3 min后终止反应。冰浴冷却后加入225 μL显色剂,于90 ℃加热5 min,冰浴后加入四水合酒石酸钾钠水溶液75 μL,测定海藻糖酶作用下生成的葡萄糖含量。
吸光度值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3900,日本Hitachi High-Tech Science Co. Ltd)进行测定。
1.4.3蛋白质含量测定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Bradford[27]的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1.5 数据处理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分析法,多重比较采用Turkey-H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生命参数的影响
2.1.1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若虫发育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在赤小豆上饲养,一龄牧草盲蝽发育期最长,为9.94 d,显著高于其他寄主植物,用棉花和苜蓿饲养一龄发育期最短(表1)。饲养在棉花上二龄和三龄若虫发育期最长,分别为5.92和3.54 d;而用苜蓿饲喂,二龄及三龄若虫发育期最短;但用黑豆饲养,牧草盲蝽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在进入三龄前种群全部死亡。用赤小豆饲喂,牧草盲蝽的四龄期最长,为4.19 d;而用苜蓿饲喂,四龄期最短,为2.29 d。牧草盲蝽取食大豆,五龄期最长,为2.83 d,而在四季豆上取食最短。对于整个若虫期,牧草盲蝽饲养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由长到短依次为赤小豆>玉米>棉花>绿豆>四季豆>大豆>苜蓿,其发育天数分别为27.29、20.59、20.38、19.87、17.25、17.24及14.27 d。说明供试的8种寄主植物中,苜蓿对牧草盲蝽若虫的生长发育最有利,而黑豆则不利于牧草盲蝽的生长发育。
表1 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若虫各龄发育期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n development period of every nymph instar of Lygus pratensis when fed on different host plants d
*表示5组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同列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寄主植物间差异显著 (P<0.05)。下表同。
* Values are shown as means ± SE of five replicates.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within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0.05 level; similarly for the following tables.
在玉米和苜蓿上饲养,牧草盲蝽的若虫存活率超过60%;在四季豆、大豆及绿豆上饲养,牧草盲蝽若虫的存活率介于40%到60%;在赤小豆和棉花上饲养,牧草盲蝽若虫的存活率在20%左右;而用黑豆饲喂时,若虫无法完成发育(图1)。牧草盲蝽饲养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若虫存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苜蓿>玉米>四季豆>绿豆>大豆>赤小豆>棉花>黑豆,存活率分别为71%、61%、55%、53%、45%、22%、20%及0。
2.1.2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成虫寿命、产卵及雌雄比的影响 除苜蓿外,牧草盲蝽饲养在不同寄主植物上雌成虫寿命均长于雄成虫。在四季豆及苜蓿上饲养的雌成虫寿命最长,均为29.40 d;而在其他几种寄主植物上饲养,雌成虫寿命逐渐缩短且赤小豆、大豆、棉花上雌成虫寿命缩短显著(F103=9.90,P<0.05)。同时在四季豆及苜蓿上饲养的雄成虫寿命也最长,分别为28.87和30.00 d,显著长于其他几种寄主植物上饲养的雄成虫寿命(F101=15.51,P<0.05);饲养在赤小豆上,雌、雄成虫寿命均最短(表2)。
四季豆饲养牧草盲蝽,平均单雌产卵量达到最高,约为177粒,显著高于其他植物上饲养的平均产卵量;在大豆和玉米上饲养,单雌产卵量约为120粒;而在棉花、绿豆及赤小豆饲养,单雌产卵量均低于100粒,分别为74.80、55.67及44.25粒(F86=15.46,P<0.05)(表2)。
图1 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若虫存活率的影响Fig. 1 Effect of different host plants on nymph survival rate of Lygus pratensis
寄主植物Host plant雌成虫寿命Female longevity/d雄成虫寿命Male longevity/d雌雄比Female-male ratio平均产卵量Mean fecundity产卵期Oviposition period/d绿豆V. radiata21.92±2.02ab18.08±2.22bc1.2155.67±8.55c13.92±2.15bc赤小豆V. umbellata15.50±1.96b11.25±1.70c1.4444.25±9.93c8.25±1.88c大豆G. max 18.00±1.90b16.33±1.57bc1.14120.08±17.49b13.00±1.84bc棉花Gossypium hirsutum15.90±2.30b14.30±1.74c0.8374.80±16.92bc8.90±1.71bc玉米Z. mays24.77±1.99a24.00±1.68ab1.18120.31±12.42b17.00±1.85ab苜蓿M. sativa29.40±0.87a30.00±1.42a0.82//四季豆P. vulgaris29.40±1.73a28.87±1.98a0.91177.07±9.76a22.53±1.98aF9.9015.51-15.467.57df103101-8686P<0.05<0.05-<0.05<0.05
/代表未统计。
/: no counting.
四季豆饲养牧草盲蝽雌成虫的产卵期最长,为22.53 d,与绿豆、赤小豆、大豆、棉花饲养组相比差异显著。其次用玉米饲养,雌成虫产卵期为17.00 d;而用赤小豆和棉花饲养,产卵期短于10 d(F86=7.57,P<0.05)(表2)。
牧草盲蝽在不同寄主植物上饲养,对种群雌雄比有明显的影响。在四季豆上,牧草盲蝽雌雄比为0.91,在棉花和苜蓿上,种群雌雄比为0.83和0.82,而在绿豆、赤小豆、大豆及玉米上,牧草盲蝽的雌雄比分别为1.21、1.44、1.14及1.18(表2)。
2.1.3四季豆饲养的牧草盲蝽若、成虫体重 四季豆饲喂的牧草盲蝽不同龄期若虫及不同日龄成虫的体重变化情况(图2)显示,牧草盲蝽若虫从一龄到五龄随龄期递增,平均单头体重显著增长(P<0.05),分别为0.09、0.52、1.38、4.12及5.98 mg。羽化第1天至25天,不同日龄雌雄成虫的体重总体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图3),平均雌成虫体重高于雄成虫,10日龄前雌、雄成虫体重均逐渐增加,20日龄后雌、雄成虫体重均有所下降。
图2 四季豆饲养牧草盲蝽各龄若虫的体重Fig. 2 Body weight of L. pratensis nymphs fed on kidney beans
不同字母表示不同龄期差异显著(P<0.05)。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nymphal instars at the 0.05 level.
图3 四季豆饲养牧草盲蝽的雌雄成虫体重Fig. 3 Body weight of L. pratensis adults fed on kidney beans
2.1.4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若、成虫体重的影响 饲养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牧草盲蝽五龄若虫和10日龄雌雄成虫体重变化如图4所示。其中,绿豆上饲养牧草盲蝽五龄若虫平均体重最低,为3.66 mg,而在棉花、玉米、苜蓿和四季豆上饲养五龄若虫平均体重均在5 mg以上(F26=100.19,P<0.05)。赤小豆上饲养牧草盲蝽雌、雄成虫平均体重最低,而棉花、玉米、苜蓿和四季豆上饲养雌成虫平均体重均在6 mg以上(F20=39.52,P<0.05),四季豆上饲养雄成虫平均体重均在6 mg以上(F20=26.07,P<0.05)。方差分析表明,不同供试寄主植物上的五龄若虫、10日龄雌、雄成虫平均体重的差异显著,在四季豆上饲养五龄若虫、雌、雄成虫的体重均达最高。
2.2 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淀粉酶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2.2.1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成虫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棉花和苜蓿上饲养的牧草盲蝽种群,其成虫体内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分别为1 041.67和815.42 μg·(mg·min)-1。在玉米、四季豆及大豆上饲养,淀粉酶活性分别为687.82、635.67和535.15 μg·(mg·min)-1,而在绿豆和赤小豆上饲养,淀粉酶活很低,特别是赤小豆,降低至107.22 μg·(mg·min)-1,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F20=30.48,P<0.05)(表3)。
2.2.2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成虫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持续用四季豆饲养的牧草盲蝽海藻糖酶活性为9.17 μmol·(L·mg·min)-1,其他几组不同处理牧草盲蝽成虫的海藻糖酶活性均有被诱导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F20=0.72,P=0.6391)(表3)。
图4 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五龄若虫和雌雄成虫体重的影响Fig. 4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s on the body weight of 5th instars, and female and male adults of L. pratensis nymphs
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寄主植物之间差异(P<0.05)。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host plants at the 0.05 level.
表3 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成虫淀粉酶、海藻糖酶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n amylase and trehalase activities of L. pratensis adults when fed on different host plants
2.3 不同寄主植物饲养牧草盲蝽的生命参数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以上述研究结果得到的不同寄主植物饲养的牧草盲蝽种群的若虫期(X1)、若虫存活率(X2)、雌成虫寿命(X3)、单雌产卵量(X4)、产卵期(X5)和雌成虫体重(X6)共6组生命参数作为一组变量,将淀粉酶活性(Y1)及海藻糖酶活性(Y2)作为另一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4)。牧草盲蝽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发育的若虫期与存活率、雌成虫寿命、产卵量、雌成虫体重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与两种消化酶活性也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雌成虫寿命与单雌产卵量及产卵期均呈正相关关系,且与产卵期显著相关(P<0.05),即雌成虫寿命越长,产卵量越大、产卵期越长。此外,海藻糖酶活性与6项生命参数指标均无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淀粉酶与海藻糖酶活性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P>0.05)。
表4 不同寄主植物饲养牧草盲蝽的生命参数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Table 4 Correlation index between life parameters,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of L. pratensis fed on different host plants
*表示显著相关(P<0.05)。
* indicat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0.05 level.
3 讨论
昆虫与植物长期以来因密切的营养、繁殖、保护、防卫等诸多关系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响应及协同进化的关系[28-29]。昆虫的寄主植物由于营养物质构成及形态特征不同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19]。植食性昆虫种群的增殖与寄主植物营养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昆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种群雌雄比、体重等方面[30]。
本研究选取了8种不同的寄主植物,分别研究其对牧草盲蝽若、成虫发育及繁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苜蓿饲养牧草盲蝽,若虫的发育期最短,存活率最高;除玉米外,在其他7种寄主植物上饲养,若虫发育期越长,存活率越低。另外,牧草盲蝽不能在黑豆苗上顺利发育,说明黑豆无法提供牧草盲蝽生长发育所需的必要营养成分。本研究结果表明,牧草盲蝽若虫的生长发育对几种供试寄主材料存在差异,甚至有偏好性。另外肖留斌等[19]也有报道,将绿盲蝽由四季豆转移到豇豆(Vignaunguiculata)、绿豆及棉花上,都能完成种群生长发育,但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在四季豆、苜蓿和玉米上饲养牧草盲蝽,成虫的寿命最长;在四季豆、大豆和玉米上饲养成虫的产卵量较高;在四季豆和玉米上饲养,成虫产卵期最长,说明苜蓿和四季豆对牧草盲蝽种群的适合度比较高。郭小奇等[31]研究表明,四季豆也最适合中黑盲蝽(Adelphocorissuturalis)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本研究中由于苜蓿苗茎秆纤细,落卵分散、不均一,无法精确统计在苜蓿上的落卵情况,所以并未计入该数据。
本研究所选择的棉花为冀棉169,是一种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在该棉花品种上饲养,牧草盲蝽若虫发育期长,存活率低,成虫产卵期较短,产卵量及雌雄比较低。据付晓伟等[32]报道,非转基因棉对中黑盲蝽种群的不选择性和抗性均高于两个供试的转基因棉;而肖留斌等[19]和Li等[33]通过生命表试验得到相反的结论:用非转基因与转基因棉花饲养绿盲蝽(Apolyguslucorum)、中黑盲蝽,对成虫寿命、产卵量及种群密度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尚未涉及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棉花品种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
本研究中牧草盲蝽的雌性成虫个体平均体重均大于雄性个体;在1日到10日龄内,单头体重逐渐增加,到达高峰后又缓慢降低,这可能与产卵有关。四季豆饲养的牧草盲蝽种群,雌、雄成虫的体重均高于其他寄主植物饲养的牧草盲蝽,说明四季豆饲养较其他几种寄主植物好,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昆虫体内酶的活性与取食有密切关系,包括消化酶、解毒酶及保护酶等,它们在昆虫取食寄主植物后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营养物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酶活性的高低也是测定昆虫对不同寄主适合度的重要指标[34-36]。本研究表明,与四季豆上饲养活性相比,牧草盲蝽在苜蓿及棉花上饲养,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而在玉米上饲养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海藻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生命参数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尽管生命参数与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大多未达到显著水平,但还是能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变化。昆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除本研究涉及的两种消化酶外,还涉及解毒酶及保护酶等其他酶类,而寄主植物的含水量及营养成分等相关因素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及酶活性均有影响,这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本研究选取的8种寄主植物中,黑豆非牧草盲蝽的嗜食植物,而苜蓿和四季豆为其嗜食植物。用四季豆和玉米饲养,成虫寿命及产卵期最长,产卵量最高,说明四季豆和玉米对牧草盲蝽的适合度较高。四季豆饲养的牧草盲蝽成虫体重均高于其他寄主植物,说明四季豆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苜蓿和棉花饲养会使牧草盲蝽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同时,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酶与海藻糖酶活性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牧草盲蝽取食同一寄主对淀粉酶和海藻糖酶的需求程度不同。综上所述,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繁殖及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对海藻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