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俯卧撑类难度动作的积极影响及意义
——以文森俯卧撑为例
2018-09-06曾玲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00
□ 曾玲(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竞技健美操俯卧撑类难度动作为研究对象,以文森俯卧撑为例,结合抗阻力量训练,分析其力量训练方法对俯卧撑类难度动作的积极影响。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知网,查阅大量的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方法、难度动作的分析研究以及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相关资料,为本文的实验测量与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2)数理统计法。
通过实验收集到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实验后的各项力量与身体控制指标数据,运用Spss系统软件的独立样本检验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实验法。
实验对象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健美操提高班女生40名,平均身高1.65±0.1m,平均体重50±5kg,40名女生均没有健美操学习与大强度体育运动基础。实验阶段训练正常,无伤病情况。按照文华学院体育部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健美操提高班两个,每周各两次课,从周一、三上课的班级抽取20名女生,为实验组A组,采用抗阻力量训练方式;在周二、四上课的班级中抽取20名女生,为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专项力量训练的方式。实验周期为3个月,分别为两组学生制定针对文森俯卧撑难度动作的训练计划。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过程与设计
在本次实验中采取抗阻力量训练法中的动力性力量训练法,以提高学生绝对力量(最大力量)为目标,为完成难度动作奠定力量基础。测试方法:测试肱三头肌力量为哑铃颈后臂屈伸,测试三角肌力量动作为屈臂侧平举,测试胸肌力量动作为平板卧推,身体控制能力通过平板支撑的时间长短来体现。
详细训练方案见表1、2。
在表1中,训练中采用等张力量训练法与等动力量训练法,这两种力量训练法都能够快速有效地发展动力性力量,同时提高肌肉收缩速度,使目标肌群工作最大用功。
表1 训练安排
表2 力量训练计划
表3 传统专项力量训练计划
在文森俯卧撑动作的上升与下降阶段,上肢力量直接决定该动作是否能快速标准完成。根据运动力学分析,将文森俯卧撑动作分解为三个阶段,并对所需要的上肢力量进行分析。
(1)准备阶段:双手俯撑,一腿外展并搭在同侧手臂上方,控住直至俯卧撑下降;
(2)俯卧撑控制阶段:俯卧撑下降至上升的时间区间,在此区间内,身体下降后胸部与地面的距离≤10cm,同时外展的腿的膝关节保持伸直,体现髋关节良好的柔韧性;
(3)结束阶段:俯卧撑上升,架起的腿往回收着地,还原成静态支撑姿势。
在这三个阶段中,各肌群需要快速制动发力,这对力量素质的要求更高,上升与下降阶段时刻要求上肢及胸部力量支撑,同时在控制阶段腰腹、躯干力量要足以使身体处于平稳状态,不可摇晃。动作幅度的大小对动作是否能达到完美的技术效果有直接性影响,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的柔韧性,本次实验研究重点是抗阻力量训练对俯卧撑类难度动作的影响,通过何种训练方式能更快提高学生力量素质,用于指导当下训练实践。
2.2、实验结果
表4 A、B组实验前后数据
表5 两种训练方式实验后数据对比
对比两种力量训练方式,抗阻力量训练更为系统丰富,文华学院健美操提高班学生都处于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初级阶段,在三个月的实验周期中,训练安排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负荷由逐渐增大,从而提高训练水平及效果。运用独立样本检验法得到分析数据,从数据平均值中可以看出,实验组A组的各实验指标数据均大于对照组B组,说说明抗阻力量训练比传统专项力量训练效果更为显著,且差异较为明显。
在三角肌方面,实验A组均值高于B组0.875,差别不大,主要原因是三角肌属于小肌群,分为前、中、后束,在训练过程中较为复杂且易疲劳,因此抗阻力量训练与传统专项力量训练差异不大,但通过实验数据能分析出抗阻力量训练仍比传统专项力量训练更为有效。
在胸肌方面,实验A组均值水平高于B组1.000,胸肌是人体的主要大肌群之一,只有负重并且不断加大负荷,胸肌力量才会有所增长,通过抗阻力量训练与传统专项力量训练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负重抗阻比传统的俯卧撑对胸肌力量的增长更有利。
在自身控制能力方面,A组也均高于B组,同时标准差较大说明整个组的水平略有分别,样本个体存在差异性,通过训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力量素质不可能处在同一个水平,实验后力量素质稍微强一点的学生已经能标准完成一个文森俯卧撑,但总体上能反映出抗阻力量训练在提升学生的绝对力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在力量训练等其他训练中要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运动负荷及强度,因材施教。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难、新、美、稳是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了难度动作、操化动作以及过渡动作,力量素质作为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关键,一直是训练的重点,在俯卧撑类难度动作中必须采用负重抗阻力量训练以提高训练水平;
(2)在竞技运动中,人体各部分肌群和力量都应得到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技术是基础,还需要动作完成质量、柔韧、弹跳、耐力等要素。抗阻力量训练能促进身体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不仅对力量素质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运动表现力,获得自信心;
(3)在抗阻力量训练中选择正确的训练方法是首要问题,俯卧撑类难度动作需要的各肌群力量训练要遵循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高效训练才是提高竞技水平的唯一途径。
3.2、建议
(1)对于处在初级阶段的运动员,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要从一般训练向专项训练过度,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提高训练质量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2)不管是采用抗阻力量训练还是传统力量训练,教师在安排训练内容和手段时,都应注意全面并且有重点地发展身体肌群和身体各素质,促进学生在竞技健美操技战术、身体运动肌群的全面发展;
(3)在教学与训练中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结合专项理念,针对难度动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且在进行抗阻力量训练时要强调动作的规范性,避免因动作不正确而引起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