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018-09-05张文飞

党政干部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儿童

张文飞

[摘  要]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影响下,媒体为迎合大众口味而制造的娱乐刺激和低级趣味,使人们置身于商业广告、暴力、色情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包围之中。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大众传媒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中首当其冲。减轻大众传媒暴力对儿童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熏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密切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传媒暴力;儿童;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2-0071-05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众传媒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推动着大众传媒的快速演变发展,使其充斥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其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在现代?熏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熏以及目前正逐渐成为传媒主力的互联网络。其中?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当属报纸、电视、广播与网络这四种。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能够接触的媒介有15种之多,包括网络、电视、电影、书刊、广播、报纸、电子游戏等,其中占比重最大的当属电视和网络,其次是书刊,包括教材、漫画等。大众传媒正全方位地影响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对利益的狂热追求,媒体的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发展趋势。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影响下,媒体为迎合大众需求,使人们置身于商业广告、暴力、色情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包围之中。大众传媒日渐倡导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而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大众传媒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中首当其冲。儿童模仿电视剧情节自缢身亡,儿童模仿某动漫形象从楼顶跃下……这一类的新闻似乎已屡见不鲜,这一件件血淋淋的案例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传媒中的暴力、色情等镜头的频繁出现而产生不良影响进行审视和批判,而其中对传媒暴力的批判尤其显著。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所起到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的。

二、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产生的影响

(一)语言模仿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当儿童在受到各种暴力画面刺激的时候,会进行观察学习,进而形成自身的暴力行为。处于儿童期学习能力较强,尤其对新事物保持着较强的好奇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对这种暴力行为的模仿表现在两个方面,包括语言模仿和行为模仿,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语言进行模仿。在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访谈和实地观察,这些儿童在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流中会说出一些比较流行的用语。其中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网络流行的骂人字眼,这些用语主要出现在与同学的日常交流用语上,甚至在课堂上会用来顶撞老师以表达自己的不满。第二类为电视节目、卡通动画用语,其中还包括很多电视、电影、漫画中出现的武功招式。

动画片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动画片不仅仅是儿童娱乐的方法,其中还应承载着教育的功能,但是随着传媒的商业化发展,动画片变得越来越成人化,其中掺杂着各种暴力的镜头。虽然在有些动画片中当播放暴力镜头时会在旁边标注“情节需要,请勿模仿”等警示语,但是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在观看动画片时并不会注意标注的字,他们关注的多是画面内容,成人在儿童观看动画时往往会因为“太幼稚,没耐心,太忙”等原因做其他的事情,更不能帮助儿童将这些暴力情节过滤掉,从而使儿童过多的接触这些暴力镜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媒中暴力镜头的影响。

(二)行为模仿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校园中儿童打闹的现象很常见,打架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在打闹过程中孩子常常加入各种电视剧中出现的高深武功的名称。在与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该学校曾经发生过一名一年级学生在课间玩耍时,为表演自己在电视中看到的气功用砖头砸到頭部,导致头部受伤。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代,家家户户都配置了电脑,网络媒体因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承载量而被人们所认可和依赖,但是由于各类网络资源鱼龙混杂,管理困难,导致各类暴力、色情镜头充斥其中。在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时发现现代儿童对网络的接触不在少数,尤其是男生接触最多,各类网络游戏在男生中最受欢迎,而这些网络游戏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射击、枪战、打斗等暴力手段吸引人们的眼球,游戏的参与者并不限制年龄,老少皆宜。儿童的自制力很差,在接触这些网络游戏后很容易上瘾,继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习得暴力行为。

(三)行为激发

儿童在看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时,暴力镜头会将儿童心底潜藏的暴力意识激发出来,从而增加儿童的暴力行为。心理学家的实验证实,当反复观看暴力场面之后,人的暴力意识会得到明显的激发和强化。2003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随机调查的100名在押未成年犯中,经常看含暴力内容的音像制品并受影响的占75%。在传媒暴力镜头的刺激下,儿童潜藏的暴力意识被激发从而产生暴力行为。

三、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产生影响的原因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属于早期社会化,是社会化的开始,进行的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感觉和模仿来认识世界的,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等。

然而,大众传媒作为影响儿童社会化其中一个重要的主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正是由于社会、家庭以及儿童自身都未能正确认识到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这种影响越来越严重。

(一)社会层面

随着媒体对利润的不断追逐,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发展俨然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为了满足大众对于视觉效果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暴力、色情等镜头通过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避之不及。面对这种媒体暴力的冲击,儿童最先受到伤害。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发展趋势是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然而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媒体暴力充斥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影分级是为满足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观看需求而实行的制度,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预防传媒暴力、色情等镜头对儿童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这种分级制度确实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观看需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青少年对传媒暴力镜头的接触机会,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我国一直未实行电影、电视节目分级制度,我国对电影的审查实际上是通过对电影中某些镜头的删减以达到让所有年龄阶段的观众都可以观赏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却使得电影电视节目变得平淡无味。虽然对电影电视节目的分级制度并未实行,但是至今也并未找到合适的审查制度来控制暴力镜头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儿童所带来的危害。

在中国,盗版行业的发展相当火爆,为了谋求暴利,各种碟片、电影、书籍都被翻刻印刷,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色情暴力镜头的传播。近年来网络游戏的流行,不仅为成人提供了娱乐方法,也使得一些儿童青少年通过网络接触到这些网络游戏,而这些网络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暴力,如枪战、虚拟杀人游戏等。导致越来越多的暴力镜头充斥人们的视野,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些现象的存在有关监督管理部门难辞其咎。

儿童从家庭中走出来接触社会,最早接触的是学校。除了家庭之外,学校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的重要作用是无法低估的,因为人的成长与发展注定是要与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环境的好坏对孩子自身性格的塑造和行为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学校生活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关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认知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欠缺,他们对他人和社会还不能形成独立的看法。因此,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还很强,这种依赖性往往会演化成盲目的崇拜和信奉。但是,随着近几年教学事故的频繁发生,教师师德的高低开始被社会怀疑,师德考核只是通过一张试卷进行评定,老师不仅不能及时矫正儿童在各种暴力镜头中习得的各种坏习惯,还会将自身所习得的言语行为施加到儿童身上,这很难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同龄群体的互相影响也会使儿童在传媒暴力镜头中习得的不良行为得到传播和扩大。

(二)家庭层面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会伴随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和决定性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对孩子的溺爱成为众多城市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孩子提供一切,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行为不加限制,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恣意妄为。长时间、无节制的网上冲浪,观看各类不健康的电影、电视节目、漫画、书籍,在这种传媒暴力充斥的环境中,对陌生事物存在好奇心的儿童更容易接触到各种暴力情节,从而观察模仿这些暴力情节。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一个独特现象而备受关注,缺乏父母关爱,家庭教育缺失,更容易导致孩子在传媒暴力横行的环境中迷失自我。

父母在儿童接触传媒的过程中对暴力镜头起到过滤的作用,父母可以帮助儿童辨别哪些情节是适合儿童观看的,哪些情节是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因为成人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儿童来说是成熟的。但是传媒暴力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在城市中,独生子女溺爱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儿童从小接触网络,对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了如指掌,他们也有了更多接触传媒暴力镜头的机会。在农村,父母学历普遍较低,不仅不能认识到传媒暴力镜头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对儿童也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同时对儿童的教育方法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三)儿童自身层面

儿童时期是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其可塑性非常大。在这一时期儿童对外界信息有很强的好奇心,然而,自身辨别能力低,还没有对是非形成最基本的判断能力。由于传媒暴力存在的普遍性,家庭、学校对这种来自外界的影响又避之不及,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容易受到传媒暴力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当儿童过多地处于这些传媒暴力的影响中会导致儿童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中对这些暴力行为司空见惯,从而导致儿童开始接受暴力行为,并推崇暴力行为,认为暴力行为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从而导致暴力犯罪。

四、应对措施

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传媒暴力几乎遍布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传媒暴力成为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熏减轻其对儿童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熏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想快速有效地避免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产生影响,可以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个层面去共同努力。

(一)从社会层面

1.提高媒体素养,整治传播根源。作为暴力镜头传播的根源,媒体的素养也急需提高,大众传媒对社会的责任感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和祖国的未来,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对利益的追求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因此政府的调控是解决媒体责任感缺失的重要手段,政府的调控是最有力度的,能通过强制手段来对制造和传播暴力镜头的媒体施加影响,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为儿童的成長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造成的众多不利影响已显而易见,在制度和法律上提供支持是保证执行力度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对健康向上的电影、电视、书刊、游戏等的传播应给予扶持优惠的政策,对于传播低俗、色情、暴力的各类电影、电视节目、书刊等给予严厉打击。国家对媒体的有力监督也能减少传媒中暴力镜头的出现,从而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宣传教育。在对儿童的教育方面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由社区工作者组织人员对传媒中的暴力镜头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进行宣传,提高家长对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产生影响的关注程度。在社区中举行亲子活动,开展系列讲座,一方面通过宣传提高家长对问题的关注程度,采取措施减少媒体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小组活动或个案工作帮助矫正儿童在传媒暴力镜头中习得的不良习惯以及在传媒暴力镜头影响下出现的越轨行为。

(二)从学校层面

1.加强师德考核和评估。学校是儿童习得社会行为重要场所的场所,学校对儿童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材图书、学校环境。儿童在进入学校后将对父母的依赖转化为对教师的依赖,教师对儿童产生榜样的力量,因此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行为,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规范自身行为,避免将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传授给学生,而应该给学生树立榜样。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师德考核和评估,而不是只通过一张试卷来衡量老师的道德水平。

2.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学生通过教材图书习得知识,因此应该严格筛选教材图书,对于书中存在的暴力画面给予儿童及时的解释和纠正,避免儿童对画面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儿童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不良习惯也容易在此阶段养成。外部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生活在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中的孩子其心态必然是阳光开朗的,而生活环境中充斥着各种消极情绪,对孩子个性的养成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学校应积极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班级中张贴健康向上的标语,绘画板报,在校园中建立文化长廊,张贴符合阳光校园建设的文章、绘画等,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3.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在一些国家开始实行,成为降低传媒暴力对儿童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的重要措施。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众正确地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使儿童充分了解媒介和认识媒介,正确处理大众传媒传播的各类信息,辨别是非,充分利用传媒,以促进自身发展。在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开设一些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题课程。

(三)从家庭层面

家庭是儿童接触最密切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最大。父母是与儿童联系最紧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有积极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养成有深刻影响。

在家庭教育上想要避免传媒暴力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首先,父母应该为儿童树立榜样,尽量不看暴力画面,避免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在家庭中的出现。在观看暴力电影、电视、书刊的时候避开孩子,使儿童尽可能不接触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其次,在为孩子选择观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游戏的时候严格把关。可以通过了解网络上的网友评论,电视剧书刊的评论及内容介绍,向身边的亲戚朋友,预先了解剧情,在确定没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情节后再购买或带儿童进行观看。家长对出现的暴力镜头给予儿童及时的纠正和解释。家长陪孩子观看电影、电视节目、读书,在遇到暴力镜头时与孩子进行必要的沟通,使孩子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暴力情节,父母有意地将自己正面的、积极的评论传输给孩子,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最后,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结语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推进大众传媒有了飞快的发展,全方位的占据着我们的生活,几乎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大众传媒无时无刻的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媒体的商业化运作,导致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发展趋势。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影响下,媒体为迎合大众口味而制造的娱乐刺激和低级趣味,使人们置身于商业广告、暴力、色情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包围之中。大众传媒所倡导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被开始人们接受。而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大众传媒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中首当其冲。对于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不可能做到预防,而只能通过各种措施减少这些暴力镜头对儿童带来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密切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由政府出台政策规定制度,在根源上减少暴力镜头的传播,由学校提供教育和管理,由父母为儿童把关,其目的在于在最大限度减少儿童对传媒中暴力镜头的接触,为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兰霞.传媒时代我们如何做父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曹华,王雅春.试析电视暴力对青年的消极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

[4]秋风.电影分级,不用等政府[N].南方周末,2007-11-14.

[5]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米尔腾伯格尔.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许惠英.环境与青少年人格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02).

[10]孙世昌.大众传播与青少年的社会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88,(06).

[11]刘复唐,贾思.略论教育时空观的演变—从传播媒介的发展看大教育观[J].江西教育科研,1992,(01).

[12]陈飞.正确运用大众传媒搞教育[N].解放军报,2000-06-27(7).

[13]李愛琴.传媒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J].河海大学?押当代青年研究,2002,(04).

[14]李爱芹.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2,(02).

[15]陈舒平.电视节目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浅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穴11?雪.

[16]许健.传媒暴力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对策[J].犯罪研究,2010,(04).

[17]吕刚.传媒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J].当代青年研究,2000,(06).

[18]高雪玉.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改进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04).

[19]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张小莉

猜你喜欢

社会化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法治路径
留守儿童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社会化阅读:读者阅读需求的解决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