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姜昆 常贵田 王谦祥 李增瑞 共忆经典相声包袱(下)

2018-09-05

北广人物 2018年31期
关键词:姜昆侯宝林包袱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生活从各个角度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过去,不同年代都有不同年代的热点和社会现象,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王谦祥、李增瑞、常贵田、单连丽,当年说出时代特色的包袱给老百姓带来不少笑声,同时他们也是这40年的亲历者。

改革开放后赶时髦

上世纪90年代与上世纪80年代就有很大不同了,国门打开,新鲜事物蜂拥而至。大家都开始赶时髦了,姜昆有一个作品叫《我有点晕》,里面晕的都是当年潮流的事,现实生活中他也赶这些潮流,是个时髦的青年。姜昆说,他创作相声的时候一直在想,必须要接受新鲜的事物,在新加坡演出时,他看人家都用电脑,也买回来一台268电脑,后来他写相声就用电脑,最开始用的是针式打印机,那时还没有A4纸,现在看起来技术很落后,但那会儿特别的贵,后来随着科技发展,就被淘汰了。

1983年姜昆第一次上“春晚”时,家里还没有电视,爸爸妈妈上人家院子里看电视,19 85年买电视时还纠结是买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后来一狠心买了台12时彩色电视机。”姜昆演过《看电视》的段子,专门批评电视机质量不好:“‘李文华的脑袋是三角的电视机扭的,天线过段时间得上房去举着,现在这个包袱再说出来没有人乐了,因为没有那种情况了,相声演员创作,每一次都要把那个时候的生活场景,就像一个一个的文化符号和时代符号一样,得镶嵌在我们的作品里,回头一望,所走过的道路,不是一个一个脚印,是一个一个作品,他是踏着自己的作品往前走。”

那时流行起洋名

那个时候流行“包装”“名片”。王谦祥、李增瑞的段子《换包装》《名片》也反映的都是上世纪90年代真实的事,作品中印象比较深的是起了个英文名字叫“里根SORRY”,李增瑞回忆,那时开始流行起洋名字,很多人都起洋名字:“它反映的是把传统的改得面目全非也是不对的,比如小剃头店叫美发店,照相馆改名叫影楼,都往大了包装自己。《名片》是说的当时谁都印个名片,广告牌子倒下来,砸到了10个人9个都是经理……”

李增瑞回忆他和王谦祥合说的《方言外语》很受欢迎,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去学校演出,演出结束校长要嘱咐孩子,听完了不要只乐,而要把它当成一堂课,没有正确的发音方法,英语说不好。王谦祥回忆有两次演出特别火:“全国导游会议,我們演出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在地上坐着的,因为导游会外语的不多,用的是这样的语言。还有一次在澳大利亚大使馆演出,我们希望每个大使后面有个翻译,演出结束后很受欢迎,美国大使和我们握手,说每个大使都这样说话,多好玩啊。”

国门大开去美国演出

上世纪80年代,相声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出了国门,中国曲艺说唱团赴美国访问,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曲艺国外正式演出,行期18天。但是在启程之前,大家心里非常没底,中国的相声在美国表演,抖的包袱能响吗?而当时率队的艺术指导正是侯宝林。

常贵田说大家心里打鼓:“侯宝林老师一句话,大家心放平了,根据我的经验,来一定懂,不懂的一定不来。演出那天常宝华老师报幕,他说‘大家好,我本来应该用英文主持,我懂英文而且出了本书,1是ONE,2是TWO,我是I,你是YOU,俩人分手goodhye,挺好挺好verV well,把这搁到一块,一大包袱响了,他这一实验,证明外国人懂中国话,懂中国相声。”1984年的美国演出尽管语言不通、地域不熟悉,但演出很成功。

常贵田回忆,他们刚从美国回来,总结出了写相声的也需要丰富生活阅历才可以写出好的作品来。住在美国的中国领馆附近,发生了很多笑话。“大家都知道纽约是一个水城,都能看到自由女神,有一天休息的时候我们坐船出去观光,侯老就看到擦皮鞋的了,正好我也看到了,我当时就想在这擦皮鞋得多少钱呢,我们当时出去经费很少,我就想和侯老师说,可能会很贵,我用相声演员的专业术语讲“皮鞋”“价格”,和侯老说,他说你说啥专业术语,人家外国人连普通话都听不懂,还说专业术语,后来我和侯老聊,他说咱们过去总受外国人欺负,咱们今天就得让外国人服务服务我们。”

“候先生”存了个绿毛蛋糕

常贵田回忆跟侯宝林老师的故事。“侯老师最大的爱好是打扑克,在他故去后他的灵前放了三样东西,一把扇子、一块醒木,一副扑克牌,我回想明白一个道理,他不只是玩,他玩得特别好。他有个段子叫《打百分》,他告诉我‘如果连甩、带同花都不会,我怎么跟人家说相声,他告诉我们一句话,生活是相声的源泉。”去美国前,在回龙观集中学习排练的时候,候老正好在过生日,回龙观宾馆就送了他一个生日蛋糕,后来剩下一块很大的蛋糕,当时宾馆试暖气,屋里很暖和,候老回屋的时候就把蛋糕放在房间立柜上了,后来候老回家了三天,忘记了蛋糕:“等想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上面部长了很长的绿毛,候老说,‘别扔,千万别扔,带着蛋糕让美国人看看,我侯某人也会做青霉素。”

改革开放的见证者

“相声是我们的根本。”李增瑞回忆那时是创作的高峰期,一个月一个新段子:“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重庆就演了上百场,本来计划演7天,结果推迟了一个月。”王谦祥说巡回演出,不算苦,虽然自己装台,自己带着行李,住在后台。“金斗在山东潍坊演出从剧场的顶子上掉下来,上了救护车,大夫说最轻下肢瘫痪,我们后来去青岛演出回来接上他,去了上海,在那遇见了一个好大夫,一个多月给他捏好了。”相声创作在每一个时代里,不仅是品味艺术,更是品味生活,改革开放40年,这些艺术家不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上世纪90年代,那时互联网兴起,姜昆有一个段子非常有名《笑从网生》,后来他叉创作了《新虎口遐想》,“这次还是我掉老虎山里,但是和《虎口遐想》不一样的地方不是找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报警了,与时俱进了,没人解裤腰带救我,都拿手机拍照发朋友圈,鲜明的生活对比。”

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是科技的飞速进步,现在出门都不用带钱,手机支付,买菜都不用出门,快递送来,打车都不用招手,app约车,很多华侨回国,惊讶祖国的发展。但是打开电视机,那些过去的艺术家的经典段子,还在一直播放,给百姓带去欢乐。

据BTV《记忆》整理

猜你喜欢

姜昆侯宝林包袱
空包袱
姜昆临场“现挂”魔术陷阱
侯宝林巧胜华罗庚
同学,请卸下你的偶像包袱
200年前的一个小“包袱”
侯宝林的幽默
图说天下
Study on Kinetics of Iron Oxide Reduction by Hydrogen*
笑星姜昆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