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教学设计

2018-09-05殷大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洗衣粉淀粉酶试管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高中生物学实验创新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7]GHB2255)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152-02

一、教材分析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一个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加深对酶的“专一性”的理解,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索性实验的设计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第一章已经学习并做了“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只要引导得当、悉心指导,学生就能完成探究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加深对酶“专一性”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可溶性还原糖鉴定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沮丧,养成严谨的探索科学和大胆质疑的精神;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四、实验重点

初步学会探索酶的“专一性”的方法。

五、实验难点

让学生学会探索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探索方法。

六、实验准备

1.摆放器材

2.配制溶液(配制α-淀粉酶、淀粉、蔗糖、葡萄糖、0.1g/mlNaOH、0.05g/mlCuSO4溶液)

3.开水

4.加酶洗衣粉和没有加酶的洗衣粉各一袋

5.给学生印发导学案

6.安排学生预习实验

七、设计思路

本着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通过课前预习,做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生活中常见的加酶洗衣粉为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熟悉实验方法步骤;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实验现象发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最后通过知识迁移,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控好课堂节奏,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左右手展示加酶洗衣粉和没有加酶的洗衣粉,提问:“哪种洗衣粉洗衣效果好?”学生答:“加酶洗衣粉。”教师说明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然后设疑:“蛋白酶能催化所有物质分解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洗衣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提出问题,阅读教材

要求学生带着下面问题,阅读教材。

(1)在已知淀粉酶能够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下,本实验设置2号试管(加蔗糖溶液)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2)为什么要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右的热水中?

(3)婓林试剂如何使用,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学生在思考中阅读,这样既熟悉了教材,也让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体验对照实验。

3.分组实验,交流结果

(1)分组实验:要求学生按教材中方法步骤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规范操作,发现问题,并根据学生实验进度适时提示如下:①步骤2中水温要保持在60℃左右,②婓林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入婓林试剂后溶液为蓝色、原因,③注意观察步骤4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交流结果:各小组间相互参观、交流,有利于弥补不足、发现问题。

4.发现问题,讨论交流

(1)发现问题:加淀粉溶液的试管都出现砖红色;加蔗糖溶液的试管大多数小组仍为蓝色,个别小组出现砖红色。

(2)讨论交流:

问题1:加淀粉溶液的试管都出现砖红色,原因是什么?

问题2:加蔗糖溶液的试管仍为蓝色,原因是什么?

问题3:加蔗糖溶液的试管也出现砖红色,原因又是什么?

要求学生以实验组为小组讨论上述问题,之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解释原因、发表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发散性思维。

5.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1)实验探究:对加蔗糖溶液的试管出现砖红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向含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婓林试剂,震荡混合后,水浴加热2分钟,没有出现砖红色,说明淀粉溶液中没有还原糖。

②向含有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婓林试剂,震荡混合后,水浴加热2分钟。如果溶液仍为蓝色,则说明蔗糖溶液中没有还原糖;如果出现砖红色,则说明蔗糖溶中有还原糖。

(2)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对上述两个问题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①由α-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分解,能催化淀粉分解成還原糖,说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②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做实验时要做到如下几点:A试管、量筒要清洗干净,防止上个班做完实验试管没清洗干净残留还原糖。B滴管不能交互使用。C蔗糖要纯净,不能混有还原糖。D蔗糖溶液要新鲜,要用新配制的,防止放置时间太长,蔗糖溶液被溶液中的微生物分解成还原糖。

设计意图:根据实验事实,设计台阶式提问,让问题引领学生一步步自主探究,逐步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初步掌握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由α-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分解,能催化淀粉分解成还原糖,可以推测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分解,能催化蔗糖分解成还原糖。学生上讲台把课前做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蔗糖酶最适PH值为4.2~4.5,最适温度60℃)

设计意图:丰富实验内容,使实验更有说服力;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酶“专一性”的理解。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重点是学生分组实验,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规范操作,很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之后,在小组间交流时,发现加蔗糖溶液的试管有的小组仍为蓝色,有的小组变成了砖红色,发现了问题,紧接着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实验探究,这是这节课的亮点,学生兴趣浓厚,讨论激烈,课堂气氛活跃。本实验设计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动手操作速度慢,设计的问题较多,导致时间紧张,讨论不够充分。

作者简介:

殷大文,男,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职称。

猜你喜欢

洗衣粉淀粉酶试管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试管难题
对发展我国浓缩洗衣粉的几点看法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α-淀粉酶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Bacillus subtilis ZJF-1A5产中温α-淀粉酶发酵工艺优化
自制粉末香精及其在洗衣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