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9-05顾小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智能制造

顾小华

摘 要:实施“智能制造”不断推进我国制造业智能升级,导致新兴职业岗位的出现和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企业面临“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局面。人才培养单位特色专业建设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考虑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制造业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能够适应智能制造业的新要求。

关键词:智能制造 技能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

《中国制造2025》自2015年5月8日正式颁布以来,已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是我国继德国提出“工业4.0”后提出的中国版“工业4.0”,它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为主线,围绕强化工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发展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专业、培养人才。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11月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并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现狀,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创新创业理论融合创业实践的原则,提出构建基于智能制造实训平台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业压力进一步缓解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一、智能制造背景下特色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及主要问题

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内涵是在建设专业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专业的资源和优势,对接岗位职业标准,突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教性、针对性、发展性,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在制造业朝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时代,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传统意义上的特色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智能制造业的人才要求脱节,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2]

1.特色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

面对“智能制造”发展新趋势,需要培养懂得互联网操作,熟悉产业链,集创新、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调研,或分析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变化深度不够,造成毕业生不具备新兴产业的工作岗位能力,特别是无法满足企业工艺更新、技术改造以及技术换代等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要求。

2.教育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相脱节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紧随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求、产业需求、企业发展需求相对接,并且要在满足岗位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超前发展。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节奏整体滞后于产业的升级和社会的发展,没有做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准备,“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新信息化技术体系没有融入到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培养企业当下急需的人才,但是几年后学生毕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的供给落后于企业岗位的需求,人才的培养缺乏前瞻性。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智能制造业是制造产业在应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进步成果基础上转型升级的制造模式,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职业教育知识的传授内容和传播方式。当前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在教学模式上,“授课”形同“授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师资组成结构上,“双师型教师”偏少,专业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教学,实训教师的基础理论薄弱而不能讲授专业课;在教学环境上,校内没有“理实一体化”、校外没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教师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滞后,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

1.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匹配人才层次高移

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一定的产业结构又要求有一定的人才结构相对应,因此,人才结构是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依据。由于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标准日趋丰富多元,人才结构在层次上不断高移,这就要求必须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使之与人才结构的要求相适应。[3]

2.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复合职业人才

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固然重要,但企业的深度介入同样必不可少。通过学校职业教育,学生可以获取较为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但如果这种知识无法在具体情境中加以运用,那么其就会沦为普通的理论知识,无法为设计和决策的工作活动服务。机器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同样需要依赖智能化的生产环境,而智能化生产系统十分复杂,设备也非常昂贵,学校职业教育很难拥有这些硬件条件,智能制造的工作情境只能依靠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生产的企业来提供,因此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可以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

3.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渗透职业核心素养

在智能制造时代,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并接管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工作,但一线劳动者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随着机器与人类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向规划者、决策者的角色定位转变。人类在与机器的协作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能力适应新型的工作情境,运用以知识为基础的逻辑推理应对复杂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一线劳动者在智能化工作环境下,不仅在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岗位能力方面需要通过复合达到精深的程度,而且还要掌握可迁移的软技能和更高阶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当以职业核心素养为逻辑起点,重视学生软技能的培育并渗透相关的职业素养,而不是仅仅拘囿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当然,渗透职业核心素养并非机械地脱离工作任务,而是通过挖掘职业领域核心素养的深层内涵,并以此为逻辑主线开发课程,为学生适应高速变化的智能化工作环境服务。

结语

总之,全球制造业正处在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制造业不断推进智能升级,导致新兴职业岗位的出现和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应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创新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与之相配套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17).

[2]路甬祥.“智能制造新特点,全球合作新机遇”[R].2016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北京),2016-05-12.

[3]彭琪波.高职特色专业内涵建设实践与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智能制造
“产业计划”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