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2018-09-05朱源琳

读天下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内涵重要性策略

摘 要:目前我国对于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推进,对于小学各科教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代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将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其中。文本首先介绍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其次阐述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及建议,为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内涵;重要性;策略

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是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也不是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它可以被理解为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应该达到的综合能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的反映,具有整体性、持久性以及综合性等特性。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空间概念、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几何直观、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运算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它强调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完整。《数学教育评价》中对数学素养的定义是“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公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作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素养是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认知、理解和处理事物的品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的策略。这里的问题既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以是其他可以用数学思维思考、解决的问题。

二、 数学教学中关键素质的重要性

(一) 利于开展情景互动

实现数学素质应增加学生学习乐趣,让其在教学中体会魅力。开展互动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结合实际授课。小学阶段学生对课堂关注度较低,精神无法集中,教师应在实践中分析原因并解决。在授课中加入现实元素,学生兴趣提升,接受知识快速且记忆准确。如学习认识时间一课。教师授课结束后拿出石英钟向学生提问知识。從整点开始到分钟、秒钟,让其全面理解知识点。其后便可拿出不同国家时间的教学模具,让其再次巩固知识。认知时亦可让学生计算两国时差,利于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师课堂提问。教师授课时针对所讲知识对学生提问。短时间内提问学生课程内容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若学生答对教师给予鼓励,增加其自信心,若答错不要责骂,及时纠正并告知其正确思维。师生在提问中对话沟通,增进双方情谊。

(二) 利于丰富教学形式

数学素养需全方面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开展多种授课方式。

学生角色变换。传统授课中教师作为主角在台上讲解内容,学生被动听讲。此种方式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亦不佳,应转变方式。教师认为所学知识难度较小,学生能够自我独立完成,便可让学生作为教师上台授课。学生在预习课程时,能够独立自我思考,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把握能力提高,自我分析水平提升,学生能够自己理解数学价值,对其转变以往观念。

划分小组探讨。教师在授课中适时加入小组探讨。预留问题让学生解决,遇到分歧时,便会陈述自身观点,利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亦强化自我表达能力,对知识点印象深刻且记忆牢固。

(三) 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转变思想后,必将应用新型教学模式,从过程中教师自我分析与思考,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授课体系。学习效率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亦会提高。

转变教师评价态度。部分教师给予学生评价较少,而且多为官方话语,如“继续努力”等词汇。学生缺少教师的鼓励,积极性无法提升,其数学素养亦无法形成。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让其具备相关能力,提升对数学素养的认知。从教师自身开始端正态度转变思想,提高对学生的重视度,着重培养其个人能力,让其转变对数学的认知,更为主动的学习知识。

三、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 借助生活元素,培养学生素养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的十分紧密的学科,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设计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其自主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主体地位的实现。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分一分与除法》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中秋节,妈妈从盒子里拿出了6块月饼,要保证公平,那么爸爸、妈妈和你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块?”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都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升。

(二)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多思、多问,才能真正地将所学的内容理解透彻,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懒于动脑思考,等着教师带领他们分析学习,这样的现象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数学教师也要引起注意,在数学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物体的运动是十分普遍的,如周一升国旗,推教室门,风扇的转动等,那么这些运动的方式相同吗?我们可以怎样演示这些物体的运动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认真地思考问题,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主动学习探索的意识,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

(三) 开展数学活动,增强数学意识

寓教于乐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在轻松愉快分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提升,他们在数学活动中也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出诊”,让学生扮演医生,为计算式找到“病根”,并“治疗”,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教学的趣味。

四、 总结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逐步形成的时期。此时应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并提升对事物的理解水平。此阶段完善学生数学关键素质,形成良好思维定式,锻炼其解决问题的水平,达到准确理解数学素质的目的。教师应把握素养的含义,体会其重要性,在授课中着重培养学生认知数学素质,为日后深层次学习打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小学数学教师,2015(11).

[2]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09).

[3]阙岭,王海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

作者简介:

朱源琳,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第二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内涵重要性策略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Passage Four
木木相册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