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8-09-05张杰
张杰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 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因为“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受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兴趣 互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何为自主学习能力呢?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的能力。可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 “辅”和“导”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可见,精彩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运用并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从而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一课教学中,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一周,创设了一个 “小蚂蚁赛跑”的教学情境 :课件播放两只小蚂蚁同时从树叶叶柄处出发赛跑,蚂蚁A没有沿树叶边线跑很快到达起点,蚂蚁B沿边线跑但没回到起点。这时教师大声说:“我宣布, 蚂蚁A获胜,请同学们为它鼓掌吧!”少顷,有同学喊到:“不公平!” “不公平?”教师随即质疑:“为什么不公平呢?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在学生表述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件演示的直观情境,通过讨论的形式认识到终点即起点,跑完一圈必须沿边线跑,还要跑回起点,从而加深了对“一周”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上课伊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了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比赛情境,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加深对“一周”含义的理解,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加强师生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指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指导学生提出科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研究;指导学生确立研究目标,让学生自主创造。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课教学中,教师在“依形思数”探究规律的过程中,播放课件:依次出示1、3、5、7个小正方形,让学生分别说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用数字几来表示?数的算式?师生互动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此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的方法很多,但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来计算的,根本总结不出运算规律。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当小正方形数量的不断增多,不能一眼看出总个数时,“数”使“形”这样的繁琐问题变简单了。但当由等号右边的规律不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1+3+5+7+9+11+13+15+17=?”时,我们还可以转换思考角度,另寻思维方式。
从而引出“化数为形”。引导让学生利用学具先把“1+3”摆成一个学过的图形(正方形),让学生说出是数的还是算的?哪个快?接下来用课件演“1+3+5+……+17”的摆正方形的过程,不断用“几个加数了?边长是几?总个数是几的平方?”这几个问题刺激学生,在一问一答当中让学生慢慢发现规律:加数的个数等于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完善“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完成模型的建构,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了“1+3+5+……+17”的问题。
三、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說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最为深刻的体会莫过于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知识,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比一比、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等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在创设唐僧师徒二人分饼的情境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代替这块饼折一折,分一分,在充分动手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产生知识冲突,进而提出如何将月饼的“一半”用一个数表示出来呢?从而引出对分数的认识。当学生对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动手操作,请学生拿出手中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折一折、画一画,标出它的,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动手操作的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的?再次深化对含义的理解。当学生充分理解含义之后,进行知识迁移,教师请学生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它的,看谁的折法最多。教师巡视指导,并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展示。随后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创造分数的环节,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其他图形和毛线绳,创造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的分数。纵观整节课,知识点环环相扣,教师一直在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等,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因为“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