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胎毒,须谨慎
2018-09-05张帆
流言:胎毒是一种民间说法,老一辈的人认为孕妇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则宝宝生出来后就容易有胎毒,皮肤容易长疮、长红疹等。
孕妇去胎毒,是南方非常流行的做法,一般老人家都认为,南方的气候很湿热,孕妇在分娩前都要清胎毒,否则生出来的孩子就会有胎毒。
不久前,湖南省儿童醫院新生儿四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宝宝。这名小患儿出生时生命体征稳定,生后因转氨酶和心肌酶异常升高,超过正常水平1000倍而住院。这对于新生儿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医生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排除了感染、先天性遗传代谢、肝脏自身等因素后,最后发现患儿的妈妈为了预防腹中胎儿产生“胎毒”,在产前1周左右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在家自行口服了清热的中药。最终,医生考虑是药物性损伤造成了宝宝严重的肝功能及心肌受损,危及到宝宝的生命。幸好,这位妈妈只服用了1剂中药,加之医院积极治疗,宝宝恢复较快,住院十天就康复出院了。
“胎毒学说”是中医儿科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古人有儿科疾病“外不过六淫,内不过饮食、胎毒”之说,将胎毒作为儿科病症的三大原因之一。儿科中近80%的新生儿疾病都以胎毒为病因,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相关病症、概念、治法、方剂与药物,成为中医儿科的一大特色。胎毒学说体现了古人对于新生儿疾病的认识,包含孕期调理、围产期保健、小儿初生养护等丰富内容,是儿科临床治疗的第一步。
小儿体内带有胎毒,出生后就容易发生疾病。比如麻疹、水痘、皮肤的其他疮疹、湿疹、丹毒、痈疖、结核、鹅口疮、口疮、胎黄、胎热、重舌木舌(即舌体肿大),以及初生时期的不乳(不吃奶)、腹泻、呕吐等等,范围相当广泛。因此,古代医家对胎毒十分重视。由此产生了在产前胎孕之时,给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或在小儿初生后采取初生拭口和服用各种去胎毒药物的方法,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胎毒引起的疾病的目的。
中医胎毒学说将婴儿很多病症的病因追溯至出生前,因此非常强调亲代的身体调理,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鲜明体现,也为中医胎养胎教学说的形成提供了依据。正如《格致余论》中所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父母体质,孕期饮食、情绪、环境等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系统地提出了从孕前父母体质的调理、受孕时机的选择到妊娠期养胎护胎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饮食方面,孕妇的饮食宜清淡,不可多食肥甘味厚、辛辣炙爝、生冷之物,以免助湿生热,于胎儿不利。饮食要适量,不可过饥或过饱,否则都会引起身体不适,进而影响胎儿发育。
情绪调理方面,孕妇要保持平和的心境,不可大悲大喜。七情过度易导致腑脏功能紊乱,使孕妇气血失调,必然危害胎儿健康。生活起居上,孕妇在妊娠期间抗病能力较低,身体自我调节较差,应特别注意外界环境变化,避免外邪入侵,产生疾病或传给胎儿,致出生后即发疾病。生活不可过劳过逸,更需注意房事有节。孕妇用药方面,尤需谨慎。因为孕妇与胎儿是一体的,休戚相关,而胎儿发育未成熟,对药物敏感性高,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无辜伤害。
在现代,这种观念依然有不小的影响。在一些著名的母婴论坛,很多准妈妈都会向医生询问怀孕期间祛胎毒的问题。而这方面的药物,除了中医书籍中可查到的药方,还有一些民间偏方也广为流传。例如,陈艾叶煮鹅蛋、白莲须煲鸡蛋、玉米连须煲水、莲蓬煮鸡蛋、猪肚炖青果、菊花金银花煲水等,在怀孕后期服食,可以避免小儿出生后患湿疹,更能改善婴儿肤质。
当然,无论是中医药方还是民间偏方,在服用时都需注意适量,而一些寒凉、 清热降火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患者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勿私自乱服药物,尊重科学,才能达到其真正的效用。而且,中医有明确的个体差异性,望闻问切,缺一不可,一个药方不能适用于所有体质人群,无论是在孕前双方体质的调理,还是孕期妊母的调养,抑或初生后疾病的治疗,都是建立在对胎儿或新生儿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之上,将其视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的,并通过由此及彼达到使新生儿健康的目的。总之,中医祛胎毒,须科学谨慎。
张帆,主治医生,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主任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包括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重症感染、围术期新生儿管理、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等救治,并参与危重新生儿的院前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