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校园景观设计
——北华大学艺术楼中庭景观改造设计
2018-09-05武思民北华大学美术学院132013
武思民 (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132013)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多元化的综合体,创造一个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所在。校园整体规划设计在满足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前提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和发展的过程,来保证空间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现代高校校园规划和建设在不断提升景观品质的同时,应力求使之具备更大的吸引力,这不仅需要优美的校园景观和环境,还离不开良好的景观艺术,从而实现校园环境的艺术化、人性化,让师生充分在连续性的时空生活中贴近自然并领略到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资料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师范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而成。
北华大学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位于北华大学东校区。艺术楼作为现代标准化的专业艺术教学大楼连接美术和音乐这两个学院,优美、典雅的教学环境,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深造环境,保证了学生校内教学实践的需要。
2.项目现状
四邻基本现状:北侧为美术学院,南侧为音乐学院,均集教学与行政为一体,东侧为学校公共教学区,西侧为篮球场地。
二、项目现状分析
在对艺术楼中庭景观改造设计之前,根据现场察看和对该方案的总体规划做充分的分析:
1.主要存在的问题:景观未经过系统而详细的设计,规划简单,呈现出功能不足,层次单一,植物配置混乱的现象,没有起到背景烘托整体的作用,而且缺乏文化性、生态性、艺术性,未能将艺术楼的形象与品位等得以展现。
2.功能布局:将艺术楼各使用功能划分为合理的区域,功能分区为教学行政区、休闲区、特色景观区等。
3.交通流线:中庭属于动区域,位于多种用地的交汇处,人流量比较大,尤其是东西方向。
4.总体规划布局:把艺术楼沿用地东南西北侧边界布置,中庭部位为园林景观用地与室外休闲活动用地。整个艺术楼是一个大的院落的围合空间。
三、设计思路与原则
通过对项目现状的分析和总体规划布局的分析,该方案运用现代化设计手法,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的前提下,遵循简约、绿色环保的生态原则,功能与形式相统一的设计原则,同时结合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以植物与水环境造景为主,对整个景观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空间,创造一个艺术生态、富有文化气息和高尚品味的特色中庭景观,尽显自然,回归自然。同时融入校园文化,传承学校、学院文化内核,展现学校、学院的内涵与实力,塑造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形象。
四、设计理念
1.功能分区: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艺术楼分为教学行政区、休闲区、特色景观区等等,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使中庭环境体系进一步趋于完善。
2.校园特色:从艺术楼整体风格进行考虑,建筑物或景观作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在设计中体现合理的有机秩序;同时既要注重立体空间层次变化,形成高低错落、层次鲜明的绿化组团空间,又要充分传承大学及学院文化品味,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反映学校人文风貌以及匠心独具的校园环境。
3.生态环境:以本地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注重绿化和美化相结合,强调四季变化。同时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条件,重构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态系统。
4.可持续发展:注重对场地空间的分析,赋予场地空间情感,力求用别具一格的手法,使建筑与各个景观之间以相互沟通的方式实现有机联系,体现结构多样性与弹性的相互协调适应,对多变未来充分考量的基础上,合理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该景观改造设计中,坚持因势利导,因时利就,因地制宜的思想,艺术地借用该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条件,尊重校园景观特色,认真发掘构成校园景观的共同语言,包括校园空间的形态肌理、园林建筑的风格、色调、质地和导示系统等要素,这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优秀的自然景观环境,还能够展现良好的景观艺术;不仅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也营建了浓厚的艺术空间氛围。绿化设计应以点带线、以轴带面,绿化与各空间环境相匹配,各细节均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性思想。
五、设计语言表达
校园文化是指一切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的校园人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无论人们有无意识到,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都亘古不变地存在并向前发展和变化着,从而对身处校园环境下人的价值观、情感表述乃至信仰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与景观设计相辅相成,校园文化为景观设计提供物质和风格指向,景观设计则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表达。一个好的校园景观设计完成之后能更好地体现校园历史,精神风貌等文化特质,而一个失败的校园景观设计会使得学校完全丧失自己原来的风格文化,可能会使得师生无所适从。因此,在该方案设计中以老师们、学生们的视角规划艺术楼中庭,用设计的语言表达出人性的思想。
1.设计元素与手法:运用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元素,平衡、对称的设计手法,按照艺术广场设计行为模式,灵活运用绿植、水景等破开了规矩的空间,同时加入独特的线条,简洁的色彩,使其艺术肌理感十足。合理分配各个功能分区以及外部环境与内部设施的完善,加大了艺术楼与人的感情互动性与渲染力。
2.色彩:以淡冷色为基调,在此基础上,适当选取木色、淡黄、淡蓝等亮色。
3.材质:将木材、大理石、玻璃幕、金属钢架等材料进行重组,采用叠加、排列、变异等形式,充分表现艺术氛围浓厚的艺术楼中庭空间。
4.在空间处理上,以直线结构为主,同时配以方形的造型,使人感到空间的严谨和沉稳,再配以异形,使整个空间充满活力与动感,还极具装饰性、美观性、地域性。整个空间开合有致,有绿植衬托空间感,也预留了适合沟通谈洽的小空间。中庭地面的硬质铺装可有效疏导密集的人流,并可为少数人群提供停留休憩点。在界面处理上,运用平衡对称的形式美、意境美法则,凸显中庭的整体简洁但又不失互动性与艺术感;运用不落窠臼的设计手法,描绘出饱含时代气息和文化意味而又风格别致的校园环境。
5.选景:步移景移
景观设计本质不应拘泥于形式,也绝不能教条化地认为校园景观就应该是自然式或规则式,或简单地就用直线与曲线来代替。该艺术楼中庭的景观布局根据实际功能进行确定,包括使用性质,使用人群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入设计了各区域内的植物搭配与小品,考虑到远中近景层次分明,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等。
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由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围合形成的艺术楼中庭空间,其面积约为1253m2,包括休闲区、第二休闲区、景观树、景观水、造型墙与绿植等(图1)。深入分析学院的文化背景与定位,结合艺术楼自身的功能以及“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通过对空间中材质的重组、线条的拆分与组合和植物色彩的互相搭配,经过各种形式和色彩的变换将美术与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巧妙地利用此处的自然地形条件和自然环境及人文条件,创造出充满功能美、生态美、艺术美的景观空间。
图1 中庭平面布置图
艺术楼中庭景观环境品质的不断提升,可以通过对景观、建筑的一体化规划来实现,所以建筑外观也尤为重要。艺术楼东侧行政区玻璃幕墙的设计,在增加整体采光与亮度的同时兼具了保温作用,从而在寒冷的东北增添了浓浓的暖意,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西侧阳光露台的设计使得休闲区泾渭分明,凹凸有致,搭配遮阳伞给人一种身处热带海边的独特风情,人们坐在露台上可观赏不同的景观,同时人在中庭空间中的活动可尽收眼底,构成了生动的空间景观。地面青石板的铺装,使之与艺术楼周边环境相融合,以突显地域特色。矗立的造型墙挺拔高耸,与随风摇曳的景观树动静结合,生动有趣。特色景观树的合理种植,在丰富景观空间的同时也体现学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中庭入口处景观石的堆砌自然随意,而不失整体美感,在避免单调的同时为学习生活增添了情趣,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精致用心。景观水呈自然放坡式,形成自然和谐的地形过渡,从而为师生提供一个以休闲游憩为主的水环境景观空间,潺潺的水流与对侧的恬静水面交相呼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淙淙的水声犹如清脆的鸟鸣,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体现了生态之美,韵律之美,中庭的活力与动感跃然纸上。
中庭区域人群活动较为活跃,设计中重点考虑了人为活动空间的打造。通过对视线走向与景观空间打造的分析,合理利用东侧楼体连接区域,设计了第二休闲区这个重要节点。第二休闲区位于中庭的东侧,该区域在合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了人的隐私性,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景观木栈道的铺设,既能充当台阶,又能自成一景,具有亲水性。栈道、静水与卵石三者自然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悠悠禅意,时时刻刻荡涤人的心灵。四扇雕花木门并排罗列,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兼蓄道、释,温文秀雅,超凡脱俗,充分展示了设计者高雅的审美观念。碗型石刻雕塑配以方形底座,体现方圆之美,符合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
北侧下沉空间在充分考虑原有建筑景观及地形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改造,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与美观性,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亮点,丰富了美的体验。钢构的应用不仅增加了结构的稳固性,而且丰富了整体空间材料的多样性;晨起,钢构的三角形倒影带给人们些许几何之美;柔美的波浪形天花线条与造型墙的棱角分明对比充分地展现。水体中三株景观树的种植,辅以其他低矮植物的适当点缀,既增加景观空间层次效果,又突出该区域特色。水幕瀑布的设计新颖出奇,落落大方,在造型墙间的安排恰到好处,凸显景观山水画般的韵律之美,增强了建筑的可识别性。多边形的造型墙,在充满独特个性的同时又不失美观大方,丰富的线条带给空间以灵动之美,形似起伏的山峦美不胜收。
植物配置方面,在保留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以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的本土植物为主。通过种植地面植物,水边依次片植低矮水生植物,最终形成长势优良、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空间,在突显地域性的同时,也丰富了整个景观空间。
七、结语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社会形态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作为师生们进行文化知识传授、科研活动、信息交互等的场所,理应塑造良好的景观形象,这不仅体现出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办学理念,还展示出学校的软实力和内涵,更是大学文化精魂传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作为媒介体的艺术楼,其景观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学院形象的塑造,还影响到整个学校形象的打造。因此,我们通过改造艺术楼中庭景观环境来提升学院的整体形象,推动北华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