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2018-09-04杨国双
杨国双
【摘 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让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生活教育;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211-01
一、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动态生成教学目标
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是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通过互相交流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样就达到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动态生成教学目标。
二、以学生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实施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
三、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2]。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这足以看出品德课已经不再是理论和说教了,而是贴近学生的思想以及走进生活中,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最佳效果。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们对于课堂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自身行为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利用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一)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学生在《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品德,如果不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进行实践和巩固,往往会造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知行不统一。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教师要积极捕捉学校有益于学生实践的机会,把道德实践与学校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二)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为了延伸课堂教学功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尤其重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应有人正确的引导,才能进行有效的道德实践。而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及精力,因此应取得家长的配合,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三)与社区实践相结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堂应从教室拓展到家庭、社区和儿童的其余生活空间。”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了解、参与和体验社会的能力,教师教学后,应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区实践,体验和感受社区生活,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品德。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一方面从兒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现象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1] 田利霞.如何让思想品德课融入学生生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4).
[2] 李雪涛.谈谈如何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融入学生生活[J].速读(下旬),2017(3).